樊青俐
- 作品数:3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氧化应激与颅内动脉瘤相关性的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的治疗策略包括影像学随访和外科手术或者血管内介入治疗[1],尚无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及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风险的药物治疗[2]。
- 何爱潇(综述)吴世政樊青俐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氧化应激抗氧化剂炎症
- 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评价NSE与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0例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血清NSE的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的相应水平。将发病第1天血浆NSE的含量与脑损伤的程度、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血清NS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1天与第2天、第3天的血清NSE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第2天、第3天的血清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②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血清NSE含量的峰值出现在发病后第1天;③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血清NSE与脑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临床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5)。结论:NSE是判断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预测临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樊青俐吴世政王莉胡全忠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
- 高海拔地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高原地区缺血性卒中呈逐年上升趋势,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高海拔地区低氧、低压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高原世居人群为了更好适应高原环境而发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肠道微生物生态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等适应性改变,但也带来了血液黏稠度增加、代谢障碍及血管受损的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此外,高原人群高脂、少蔬果等饮食习惯进一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刘著樊青俐吴世政
- 关键词:低氧
- 青海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2年预后不良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2年预后不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青海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43例,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09例与预后不良组34例。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入院时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梗死部位、梗死体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入院1h内溶栓治疗。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中随访2年,预后不良患者34例,发生率为23.7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文化程度、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梗死部位及入院1 h内溶栓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梗死体积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4、8.895、10.839、13.537、11.664,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梗死体积和GCS评分为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危险因素(OR=1.684、3.013、2.547、2.091、3.897,P <0.05)。结论青海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2年预后不良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梗死体积和GCS评分为其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林存山侯倩樊青俐杨晓莉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
- 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 <正>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评价NSE与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0例高海拔地区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第2...
- 樊青俐吴世政王莉胡全忠
- 文献传递
- 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S-100蛋白的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S-100蛋白)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5例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3天血浆S-100蛋白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变化。将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的含量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第3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与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5)。3S-100蛋白的浓度超过1.0μg/L提示预后不良。结论:S-100蛋白可作为判断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预测临床预后的指标。
- 樊青俐吴世政
-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血液
- 高海拔地区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BDNF治疗大鼠脑梗塞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莉陈晓娟肖宗宇侯倩才鼎王进鹏周有婷于永才樊青俐郝贵生张蓉唐莉雷延成
- 该研究拟培养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改良,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备前,将大鼠置于模拟5500米海拔的低压氧舱进行低压氧处理。成功制备模型后第3天,经立体定向颅内联合移植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S...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
- qEEG-ADR联合TCD-Lindegaard ratio指导aSAH患者预防性抗癫痫治疗的应用
- <正>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中部分患者出现癫痫惊厥性发作,如何早期甄别、启动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尚未知晓,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定量脑电图(qEEG)中ADR ratio联合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TCD)...
- 李沛樊青俐马维忆蒋冬梅才鼎吴芬香李娜张豪
- 文献传递
- 不同海拔地区正常人脑血管反应性及血浆NO、eNOS含量研究
- 张淑坤吴世政胡全忠侯倩蒋冬梅高雁青张慧才鼎樊青俐王进鹏郝贵生杨晓丽
- 该研究选取青海果洛健康藏族、青海果洛健康汉族、青海西宁健康汉族和四川广汉健康汉族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仪检测脑血管反应性。结果显示,三个海拔地区健康汉族随着海拔增高,脑血管反应性、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血浆内皮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血浆一氧化氮含量不同海拔地区
- 青海地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侯倩吴世政张蕾胡全忠王梅英张慧才鼎樊青俐张蓉杨晓莉王进鹏郝贵生翟海英巨晓明
- 通过测定血浆ox-LDL水平,探讨ox-LDL与缺血性卒中的内在联系及发病机制,了解青海高原地区藏汉不同民族健康人群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x-LDL含量变化与脑卒中病情轻重的关系。研究发现:青海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