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立俊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加气混凝土板材专用修补剂研究与应用
- 2017年
- 在石膏砂浆中掺入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缓凝剂,制备加气混凝土板材专用修补剂,研究了原材料掺量对其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压剪粘结强度、保水性和膨胀率等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修补剂凝结时间适中,具有良好的黏结强度、体积稳定性和保水性,修补后与基材基本无色差,观感良好。
- 张峻峰李勇萍毕立俊孙晓娜赵菲菲
- 关键词:修补剂加气混凝土板材
-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用裂缝检测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用裂缝检测尺,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用裂缝检测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刻度线,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二滑槽...
- 聂根良程晓红唐延东张健奎毕立俊董星宇曾郑磊
- 滤布滤池强化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滤布滤池对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强化除磷中试研究,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试验选用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强化滤布滤池除磷效果的混凝剂。当不投加混凝剂时,滤布滤池对TP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28.76%和50%,且对TP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当投加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与聚合氯化铝强化滤布滤池时,滤布滤池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58%、60.13%和66.94%,对TP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小,对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8%、67.6%和79%。
- 孙士权杨静毕立俊洪俊明张金松
- 关键词:滤布滤池二级出水除磷中水回用
-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座和防护架,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调节箱,所述防护架滑动设置于调节箱内,且在所述调节箱内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防护架高度的第一顶升机构;所述防护架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内滑动设...
- 聂根良程晓红蒋明慧曾令俊唐延东毕立俊
- 硅藻土强化混凝——滤布滤池工艺处理洗浴废水
- 本文针对洗浴废水水质特点,利用代表性的水质评价指标,系统地进行了包括常规混凝、硅藻土强化混凝、滤布滤池工艺以及硅藻土强化混凝-滤布滤池工艺处理洗浴废水试验研究。
通过常规混凝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
- 毕立俊
- 关键词:硅藻土强化混凝滤布滤池洗浴废水
- 硅藻土精强化混凝可持续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主要采用烧杯试验进行硅藻土精及复配硅藻土精强化混凝技术去除模拟洗浴废水中磷、氮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强化聚合氯化铝(PAC)后能够提高废水中的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的去除率。当PAC投加量为150 mg/L时,通过混凝工艺对TP、TN、NH3-N去除率分别是91%、6%、21%,采用硅藻土强化PAC混凝工艺对TP、TN、NH3-N去除率分别为95%、58%、26%;复配硅藻土强化PAC混凝工艺对TP、TN、NH3-N去除率分别为95%、42%、64%。采用硅藻土精及复配硅藻土精强化混凝技术较生物技术脱氮除磷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量少。
- 王旭东谭万春孙士权毕立俊周谦吴方同聂小保
- 关键词:硅藻土除磷脱氮低碳技术
- 高职院校《建筑设备》课程应用BIM技术教学探讨
- 2018年
-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设备基础知识模块、识图模块和施工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BIM 技术为建筑设备教学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 毕立俊刘红露赵菲菲张慧峰李春寒
-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备教学探讨
- 德阳地区再生水资源利用方案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德阳地区水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再生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德阳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探讨再生水资源利用方案,探索实现再生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刘红露孙璐艳毕立俊赵菲菲李春寒
- 关键词:再生水资源
- 基于造价控制方向的BIM课程应用道路
- 2017年
- BIM教学应用于工程造价专业,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BIM,即建筑信息化模型及其各种扩展应用,。如何全方位而高效的进行BIM应用使其贯穿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我国现有国情及运用层次上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对于BIM的应用在建筑的各个生命周期还是零散而独立的。从立项、设计、到招投标、施工、结算,乃至于后期运维,BIM渗透进了各个过程,甚至在某些环节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但尚没有一套应用或者一个公司能够把BIM这套体系完整地应用于全过程使其有效的连接。所以在我们进行BIM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 李亚楠唐延东毕立俊徐萍
- 关键词:BIM造价控制课程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模型全寿命周期
- 《建筑设备》课程模块建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建筑设备》课程特征分析,建构其课程模块,形成课程体系研究表明,课程模块的建构应:充分分析课程的特征,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导向,“精”、“简”教学;研究教学方法,贮备丰富的教辅资料,采用多样、多元教学;注重动手能力,设置精要练习;把握学习状况,现场解决困难,及时优化教学计划。达到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效果。
- 毕立俊孙士权杨静
- 关键词:建筑设备课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