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宗超
- 作品数:2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面向东盟的北部湾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研究——以广西沿海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北部湾经济区在企业落户的推进时期,在企业文化形成的初始阶段,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遇和挑战同在,要坚持以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特色打造为重点,以尊重文化差异,重视文化认同为策略,以健全制度机制为保障,以舆论传播为手段,以理论创新、战略创新为方向,竭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北部湾企业文化队伍。
- 任才茂江宗超
- 学习型政党建设背景下的“原理”课教学与实践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在学习型政党的构建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学习型政党构建提出的新任务———"学以致用"的要求,"原理"课教学迫切要求教师一方面抓住教材主线,做到"要精",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要管用"。
- 江宗超
-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以致用
- 管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广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2011年
-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广西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但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要充分彰显合作社在促进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的多功能化为目标,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以推进合作社的组建为轴心,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结合点,以信息化作为发展的"助推器"。
- 江宗超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民增收
- 学习型政党建设背景下《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面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让教学紧密贴近学生,充分贴近实际,全面贴近生活,保证"入座率",提高"思考率",扩大"参与面",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 江宗超
-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公平分配观被引量:1
- 2008年
- 邓小平的公平分配观是他对马克思中国化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基础上,在打破平均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打破平均主义确立按劳分配原则,走部分先富的路径;在坚持大多数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原则下强调共同富裕是公平分配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贯穿并体现于整个公平分配观之中。
- 江宗超
- 关键词:公平分配生产力按劳分配共同富裕
- 略论当前农村经济改革面临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开放30年的农村经济改革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展型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民主体地位问题、农民利益表达问题、农村经济体制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面临的几个主要深层次问题,并提出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农民经济组织化水平、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现实路径,希冀能够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某些启发性的考量。
- 赵恩朋江宗超
-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农民
- 利用地本资源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以广西沿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应当充分发掘整合本地区自然地理、生态人文、名人英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就等地本德育资源,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方向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开发原则,以增强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江宗超莫绍深
-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精准扶贫视域下思想贫困状况及对策分析——以钦州市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思想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题中之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两个建成"的必然要求。钦州市贫困户风险意识较差,信息意识滞后,市场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的利己思想。因此要注重思想扶贫,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重视宣传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产业融合,发挥"文化+"带动作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弘扬先进文化,提升农民素养;畅通对外交流渠道,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动员利用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 江宗超
- 德育模式之关联性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15年
- 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德育模式展开了多维度探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分析、德育策略和实施系统。这些德育模式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和相融性,同时呈现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相辅相成,情境与体验相结合,一元性与多维性辩证统一,整体性和开放性相得益彰等发展趋势。
- 江宗超
- 关键词:德育模式
- 浅论制度的监督功用对“村两委”关系的影响
- 2007年
- 当下"村两委"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村民自治发展的瓶颈。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制度的监督功用的强弱对"村两委"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功用才是真正的治标之本,还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及深化村民自治精神等制度环境建设。只有循此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实践才能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 江宗超赵恩朋
- 关键词:村两委村民自治基层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