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 作品数:26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与方法探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感”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了语感是对语言内涵的感受与体验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然后从多角度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性。最后阐述并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 沈娟王星辉
- 关键词:语感语言环境
-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辅助学生学习语言能力、增强学习效率等方面远远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文章从实践出发,与大学生英语网络教学改革相结合,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 侯斌沈娟史月云
- 关键词:网络大学英语
-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有效植入被引量:1
- 2011年
- 任务型教学的自身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显示出一定弊端。本文尝试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时如何有效规避任务型教学的不足,并提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有效植入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原则。
- 刘娲路沈娟张彩贞
-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课程
- 语块理论与语言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语言学领域已经认识到了语块的重要性,已有学者提出语素、词、语三级词汇教学单位。语言教材和教学都应把语块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加强语块的研究和教学能大大提高普及语言的效率。
- 沈娟王冬梅
- 关键词:语块语言表达
- 试析“首因效应”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1年
- 文章首先介绍了"首因效应"的定义和学习动机的概念、实质及其作用,然后试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探讨了教师如何基于"首因效应"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利用各种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提升。
- 吴春磊沈娟
- 关键词:首因效应学习动机教师角色
- 跨文化视角下解读《查理·罗斯访谈录》采访马云
- 2013年
- 《查理·罗斯访谈录》是美国著名主播查理·罗斯(CharlieRose)从1991年开始主持的同名访谈节目,也是美国公共电视里很值得看的议题节目。马云以阿里巴巴CEO的身份做客《查理·罗斯访谈录》,节目中他用流利的英文畅谈关于技术、企业哲学、文化与价值观等话题,展示了他的睿智、自信与幽默以及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意识。在美国电视节目平台上他表现出快速适应文化语境的能力,得益于大学时代攻读外国语专业打下的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与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他们的对话几乎毫无交流障碍与文化隔膜。
- 沈娟
-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访谈节目企业哲学语言功底金钱观公共电视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法的策略与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该文首先对建构主义理论与合作学习法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剖析合作学习法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法这一学习策略,以及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外语交际能力。然后介绍了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拟达到的效果。最后详述研究实施的具体过程,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法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 高丽梅沈娟李辉刘艳增朱晓娜
-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法
- 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理据被引量:2
- 2013年
- 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图形背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指出该理论在句法研究中应继续深化,即转向探讨图形-背景理论的理据研究。图形背景理论要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语义、语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该理论的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深化。
- 陈海君王丽娟沈娟
- 关键词:语义
-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析论被引量:2
- 2013年
-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性策略,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改革思路。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元认知理论与策略,在提高自身元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与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能力,以此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自控性,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 沈娟黄玫李辉
-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 认知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语法化是识解词项语法意义的过程,坚持意义就是坚持概念化。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下探讨认知语法化,应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进而概括出当今语法化研究的特点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 陈海君王丽娟沈娟
- 关键词: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