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
  • 2篇乳突
  • 2篇脓肿
  • 2篇耳源性
  • 1篇单极电刀
  • 1篇电刀
  • 1篇血量
  • 1篇早期声门型喉...
  • 1篇造袋术
  • 1篇症状
  • 1篇支撑喉镜
  • 1篇支气管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乳突炎
  • 1篇入路
  • 1篇深部脓肿
  • 1篇声门
  • 1篇声门型
  • 1篇声门型喉癌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洪斌
  • 6篇李兆生
  • 5篇许振跃
  • 3篇黄前进
  • 2篇蒲伟民
  • 1篇洪燕丽
  • 1篇方铭达
  • 1篇林金成
  • 1篇许海波
  • 1篇沈伟林
  • 1篇陈瑞坤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耳源性小脑脓肿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耳源性小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耳源性小脑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有慢性耳流脓史,中耳胆脂瘤,入院时表情淡漠,无中枢神经系统体征。患者一在乳突根治后经乳突入路行小脑脓肿穿刺抽脓而治愈;患者二先行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脑脓肿切除,半个月后再行改良乳突根治而治愈。随访3~6年,均无复发。结论耳源性小脑脓肿并不多见,容易漏诊,处理不当易致死亡,诊断主要依据增强CT及MRI检查。治疗应首选在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防止颅内压增高,尽早行根治性乳突病灶清除,确保术腔引流通畅,同时尽可能行经乳突入路穿刺抽脓;若患者病情危急,可先行钻颅抽脓,同时行乳突切开引流以提高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若多发脓肿者,应先行开颅脓肿切除或与乳突根治同期手术。抗生素敏感、脓肿较小者,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加强抗感染下先行乳突病灶根治,MRI定期检查随访。彻底清除乳突病灶及选择敏感抗生素是减少耳源性小脑脓肿复发的两个关键因素。
李兆生洪斌黄前进蒲伟民许振跃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提高对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结果两患者中耳炎病史均较长,MRI检查均显示颈部病灶与中耳乳突内异常信号相连,均行乳突病灶清除及颈部脓肿乳突腔引流而治愈。结论耳源性颈深部脓肿与其他颈深部脓肿在病因、发病机制、细菌学及治疗上等各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颈部MRI检查在病灶性质、软组织分辨及与乳突病变的关联上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首选;只要及时行乳突手术,无须颈侧切开引流;在颈部脓肿彻底治愈前,保持乳突尖的通畅引流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术后要加强乳突换药。
李兆生洪斌陈瑞坤黄庆文林金成蒲伟民
关键词:乳突炎脓肿
揭盖造袋技术在鼻前庭囊肿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的广泛使用,揭盖造袋技术在腔镜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开展,特别是对一些开放性腔道表浅囊肿的治疗。在耳鼻咽喉科,揭盖造袋技术较早应用于鼻窦黏液囊肿[1]、会厌囊肿和咽囊囊肿等治疗。
洪斌李兆生许振跃黄前进
以鼻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鼻腔Rosai—Dorfman病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17岁。以反复右鼻出血3个月为主诉于我院就诊,起初每次出血量约3ml,鲜红色,从鼻腔流tl出,以后出血增多,每次约20ml,且反复出血。
许振跃洪斌林金成蒲伟民
关键词:鼻出血鼻腔症状反复出血出血量后出血
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6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33例接受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入对照组;33例接受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入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相当,但研究组并发症较少,住院天数较短,且喉功能总保留率较高(P<0.05)。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效果确切,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但并发症少,喉功能保留好,住院费用少。
洪斌李兆生黄前进许海波
关键词:喉癌支撑喉镜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单极电刀切除治疗扁桃体病变12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许振跃沈伟林方铭达洪斌李兆生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电刀开口器
复杂气管、支气管异物4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提高复杂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科诊治的4例复杂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因异物嵌顿需二次手术,但避免了开胸手术;1例双侧支气管异物因术中即时发现而避免了二次手术,1例上叶支气管异物予部分取出后1个月,自行咳出残余物。结论术前要有充分的准备;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应用于3岁以上儿童为宜;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是否常规进行CT检查,仍值得探讨;在明确异物情况下,可用力钳取;易脆异物,要注意多发性可能;急诊室应常规备有鳄鱼钳等简单器械,以利迅速取出嵌顿于声门的异物。
李兆生洪燕丽许振跃洪斌陈瑞坤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