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羽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应用视网膜原位基因编辑制作非人灵长类动物先天性黑矇模型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视网膜原位基因编辑制作非人灵长类动物先天性黑矇模型的方法,包括:敲除非人灵长类动物先天性黑矇的相关致病基因,模拟先天性黑矇致病基因突变导致的视杆细胞凋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先天性黑矇模型,一...
- 滕羽菲李杨张晓慧
-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各层病理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
- 滕岩崔浩滕羽菲宋晗杨明明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5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和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有5053名调查对象进行检测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5053名调查对象接受检查,受检率为91.8%.诊断DR有56例(112眼),患病率为1.108%(95%CI:0.819%~1.397%).其中非增生性49例(87.50%),增生性7例(12.50%);玻璃体积血7眼(6.25%),黄斑水肿9眼(8.04%).DR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每10岁分组,以60~69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45).56例DR的112眼中,低视力34眼(30.4%),盲6眼(5.4%).空腹血糖>11.1 mmol/L和增生性DR患者其低视力和盲的比例高于空腹血糖<11.1 mmol/L和非增生性DR患者(P=0.000);空腹血糖>11.1 mmol/L和病程>5年的患者,患增生性DR的比例高于空腹血糖<11.1 mmol/L和短病程者(P=0.015,0.006).56例有38例(67.9%)未经任何治疗,在药物治疗者中应用胰岛素或坚持规律用药者仅8例(14.3%),而针对DR的治疗者仅1例(1.8%).调查问卷表明,DR患者对该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较差.结论 病程长、高血糖是影响DR患者视力及眼底病变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农村人群对DR防治知识匮乏.
- 滕岩崔浩张庆生滕羽菲苏颖杨明明于旭辉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
- 葛根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葛根素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分别于1,3,5个月处死各组大鼠,通过H...
- 滕岩郑轶许博孟庆丰滕羽菲
-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特征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8例(8只眼)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视野、B超、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CT、时域和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情况,分析患者发生出血的可能机制.结果 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眼底表现为视乳头倾斜,鼻侧或上方盘沿隆起,视乳头小;鼻侧视乳头边缘和(或)视杯出血可直达玻璃体和(或)蔓延至视乳头表面、视网膜浅层;视网膜下出血均位于视乳头鼻侧和上、下方.OCT检查显示神经组织隆起,视乳头鼻侧和上方抬高,视乳头鼻侧视网膜下间隙增宽,后巩膜孔鼻侧上下方边缘锐利,颞侧钝圆.CT检查显示视神经增粗.结论 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下出血患者具有典型的眼底出血特征.出血可能系睫状后短动脉穿过巩膜窗鼻侧的Elschnig边缘组织时所致.
- 滕岩于旭辉董丽滕羽菲苏颖
- 关键词:视网膜出血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玻璃体出血
- 灵长类动物自发性年龄相关眼病动物模型的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筛查老年猴群中自然产生的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通过对比灵长类动物眼底疾病改变与人类眼底疾病改变,探讨在老年猴群中建立年龄相关性眼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39只食蟹猴,平均年龄(11.9±2.05)岁,最小9岁,最大17岁和13只猕猴,平均年龄(15.5±5.2)岁,最小7岁,最大24岁,进行空腹血糖和2 h糖耐量检测。应用裂隙灯、眼底相机、眼压计初步筛查眼病和眼压值,疑似病例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对视网膜病变进行确诊。结果血糖筛查中发现4例食蟹猴,3例猕猴血糖升高,眼底未发现类似人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病理改变。13只食蟹猴和6只猕猴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食蟹猴眼压均值为右眼(15.98±3.315)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15.82±4.021)mm Hg;猕猴眼压右眼(14.9±3.867)mm Hg,左眼(14.7±3.329)mm Hg。1例食蟹猴出现高眼压,眼底有早期青光眼改变。眼底图像筛查中,发现2例食蟹猴眼底出现散在玻璃膜疣分布于视网膜周围部。1例食蟹猴单眼出现地图样脉络膜病变。结论在老年猴筛查中发现了自发形成的晶状体混浊、视网膜玻璃膜疣以及脉络膜萎缩等年龄相关性眼病,证实了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同时未见与人类相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因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结构改变与人类不同,或糖尿病尚未产生视网膜病变,为年龄相关性眼病灵长类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 滕羽菲刘希瑶彭晓燕张敬学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眼病
-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及OCT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及OCT影像学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9-201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AMN患者5例5眼。方法回顾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眼底像、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检查的结果。主要指标眼底表现,SD-OCT图像特征。结果 5例患者中4例为年轻女性,骤然出现视力下降或暗点。1例患者患病前1周有感冒发热史。3眼后极部圆形暗红色病变;1眼黄斑中心偏颞下方暗红色分叶状病变。SD-OCT显示4眼黄斑区局灶性椭圆体带和嵌合带缺失。2例外核层外侧一高反射病变。1例外核层变薄,内、外丛状层增厚。1例陈旧病变,外界膜缺失断端与色素上皮层相连,外核层变薄,内、外丛状层增厚。视野、ERG未见明显异常,FFA未见特异性改变。结论 AMN患者多为年轻女性,急性发病。眼底表现多为黄斑区暗红色病灶。SD-OCT表现多为黄斑区局灶性椭圆体带和嵌合带缺失,早期可伴有光感受器层高反射,晚期为椭圆体带和嵌合带的缺失、破坏。
- 滕羽菲郑轶于旭辉滕岩
-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
- 葛根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 滕岩郑轶许博孟庆丰滕羽菲
- 全视网膜光凝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的动态观察
- 滕岩滕羽菲刘英伟杨明明苏颖于旭辉
- 影响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因素
- 2008年
- 目的: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等因素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188例189眼的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视力与视网膜脱离眼的fERG和mfERG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影响RD眼fERG和mfERG的主要因素是脱离面积、黄斑脱离和视力。以|γ|>0.4,且P≤0.05判定为有相关性。脱离面积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波数和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fERG暗适应最大反应b波幅值(γ=-0.704)。黄斑脱离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30Hz闪烁光ERG幅值负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γ=-0.584)。视力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子波数和幅值正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30Hz闪烁光ERG幅值(γ=0.597)。RD眼的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异常率为71.3%,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P1波幅值,异常率为85.3%。结论:影响RD患者视网膜功能的重要因素是脱离面积和黄斑脱离情况。RD眼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mfERG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敏感性高于fERG。
- 滕岩杨明明滕羽菲苏颖郑建秋
- 关键词:视网膜电描记术视网膜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