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开云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上段食管癌两种三切口术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三切口术式在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行三切口中上段食管癌切除共93例。其中更换体位的三切口经胸骨后隧道的消化道重建术48例(A组),不更换体位的三切口经食管床消化道重建术45例(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随访率90.32%(84/93)。[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A组3.5h~4.5h(平均4h)。B组3.0h~4.2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A组平均420ml,B组平均380ml。淋巴结清除:A组平均22个,B组平均14个。关胸时间:A组平均1.8h,B组平均3.2h。心肺并发症:A组5/48(10.4%),B组13/45(28.9%)。吻合口瘘:A组4例,B组5例。胸胃症状:A组无,B组13例。反流性食管炎:A组8例,B组7例。[结论]更换体位的三切口中上段食管癌切除经胸骨后隧道消化道重建术是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尤其是关胸时间、心肺并发症、淋巴结清除及胸腔胃不适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不更换体位的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切除经食管床消化道重建术。
- 潘开云张文山郭银枞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0年
- 陈敏华潘开云陈培臻
- 关键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外科手术
- 残胃食管癌30例外科治疗体会
- 2009年
- 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30例残胃食管癌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 潘开云戴益智张文山
- 关键词:残胃食管癌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 腹膜后巨大去分化脂肪肉瘤一例报告
- 2004年
- 患者男性63岁,以腹部肿块闷痛不适1年余于2003年6月18日入院.查体:腹部较膨胀.可触及巨大肿块.上界于剑突及肋弓下.下界达耻骨上方,两侧达腋前线.以左侧腹为主,肿块质地比较柔软,部分隆起呈大结节状且质地比较硬,无明显边界,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
- 潘开云郭银枞杨乐艺
- 关键词: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腹股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方艺聪张文山潘开云郭银丛王希平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CMF方案CAF方案临床疗效
- 甲状腺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癌32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潘开云张文山方艺聪郭银枞
-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回顾性分析二次手术诊治方法诊断率
- 小儿烧伤肺部并发症96例分析
- <正>本文报告1989-1996年小儿烧伤肺部并发症96例,占同期小儿烧伤总病例数(936例) 的10.2%,死亡14例,占肺部并发症的14.5%。本文对小儿烧伤肺部并发症的致病因素,临床
- 潘开云陈敏华陈培臻
- 文献传递
- 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年龄≥70岁14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术后肺部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6.0%。术前有长期吸烟史(P=0.013),术前有合并症(P=0.046),术前(FEV1/FVC)<70%(P=0.031),术中喉返神经损伤(P=0.029)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积极改善基础状况,术中尽量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积极镇痛协助有效排痰均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 张文山蔡志仕林涌潘开云
-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肺部感染
- 十二指肠破裂处理失误及其教训分析
- 1994年
- 十二指肠破裂处理失误及其教训分析潘开云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车祸后3小时入院,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弥漫性腹膜炎、休克,急症剖腹探查。腹腔内血性液体约200ml,右侧腹膜后大片积气、血肿,十二指肠第三段侧后壁破裂2.5cm×2cm,周边不整齐,有胆...
- 潘开云
- 关键词:十二指肠破裂误治
- 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重建食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其中以管状胃重建食管162例(A组),以全胃重建食管118例(B组),对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优劣。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胸胃扩张:A组7例(4.3%),B组16例(13.6%);颈部吻合口瘘:A组9例(5.6%),B组12例(10.2%);反流性食管炎:A组42例(25.9%),B组46例(39.0%);肺部并发症:A组28例(17.3%),B组31例(26.3%);胸胃综合征:A组6例(3.7%),B组26例(22.0%);以上术后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吻合口狭窄:A组16例(9.8%),B组10例(8.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后行管状胃重建食管可明显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 潘开云张文山黄荣智林涌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重建术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