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昕倩 作品数:12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Ti/PbO2-La电极处理硝基苯废水 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Ti/PbO2-La电极.S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镧可使电极活性层结构发生改变,在增大电极寿命的同时生成了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参与降解反应,当镀液中La3+浓度为0.015 mol/L时可彻底降解模拟废水.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硝基苯(NB)浓度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与电流强度及pH大小有关.目标污染物的浓度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增大电流强度和酸性条件均有利于催化氧化反应进行.最佳处理条件:I=0.9 A,pH=5,电极间距d=1 cm,当原水中硝基苯浓度ρNB=322.7 mg/L,COD=1730 mg/L时,反应2.5 h后ρNB<0.2 mg/L;4.5 h后COD<40 mg/L. 刘南 刘淼 焦昕倩 刘歆 冷粟 陈力可关键词:电极 羟基自由基 硝基苯 化学需氧量 不同路域植被类型土壤对Cu^(2+)和Pb^(2+)吸附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Cu2+和Pb2+两种重金属在长春地区一些典型路域植被土壤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重金属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但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即两种重金属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过程更接近单分子层吸附模型;灌木丛植被类型的土壤对Cu2+和Pb2+的饱和吸附量最大,分别为3 429,5 311mg/kg;灌木丛植被类型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速率最大,由Elovich方程可知,这与该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含量和黏粒含量较高等理化性质有关,且Pb2+比Cu2+更易被土壤吸附. 张振斌 王思远 刘宛宜 杨楠 沈力 焦昕倩关键词:铜 铅 影响羟基自由基在O_3/UV体系中生成规律的因素 被引量:23 2007年 臭氧紫外光(O3/UV)法是将臭氧与紫外光辐射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紫外光的辐射下臭氧显著地加速了分解速率,在溶液中形成具有强氧化特性的羟基自由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测定O3/UV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攻击水杨酸的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从而间接测定了捕捉到的羟基自由基的量。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水相温度、初始pH值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紫外光波长的减小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也会对生成羟基自由基的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吴迪 刘淼 董德明 刁伟力 焦昕倩 王丽 钱进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羟基自由基 羟自由基在电极电解过程中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22 2005年 对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电解过程中产生的.OH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在适当的电解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碱性和高频条件下产生的自由基比酸性和低频条件下产生的自由基多.苯酚降解实验结果说明了其极强的氧化性能,在废水的深度处理方面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淼 刁伟力 吴迪 焦昕倩 李延莉 全福民关键词:羟自由基 HPLC 二氧化铅电极 O3/UV方法自由基的产生规律及对苯酚废水的处理 本文在自制的臭氧发生器与紫外光联用的水处理系统中,确定了羟基自由基的存在,以水杨酸为捕获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溶液中水杨酸羟基化产物的量,以间接确定羟基自由基的产率;并且探讨了底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该系统中... 焦昕倩关键词:紫外光 羟基自由基 苯酚 降解率 文献传递 淋洗法去除土壤中铬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以东北地区某六价铬堆放场地表土壤为实验目标,利用不同酸度溶液淋洗土壤样品,以去除样品中高浓度的铬元素.实验探究了淋洗液pH值、淋洗时间、土壤颗粒大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当pH为13,连续淋洗超过15d,可明显去除土壤中高浓度的铬元素,其最终铬含量为102mg/kg,去除效率达到87.12%,符合国标(GB15618-1995)中二类土壤的相关标准.该方法与传统去除土壤中的铬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消耗能源量低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苗昱霖 张美秀 张振斌 丛唯一 焦昕倩关键词:铬 淋洗 土壤 粒径 不同涂层电极和抑制剂对电化学氧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热分解法和电沉积法2种工艺制得4个二氧化铅电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电极表面形貌.以水杨酸(2-HBA)为捕获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羟基自由基与水杨酸的羟基化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的量作为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浓度.通过羟基自由基的浓度的测定和苯酚的降解,研究了不同涂层电极和抑制剂对电化学氧化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热分解电极、无掺杂电极、掺铋电极和掺镧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781、1.048、1.838、2.044μmol/L,以这4个电极为阳极对苯酚进行电解,1.5 h苯酚去除率分别为87.30%、93.55%、97.95%、98.70%,5 h TOC去除率分别为86.75%、94.26%、98.53%、99.60%;以掺镧电极为阳极,加入抑制剂CO32-、PO43-、CH3COO-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浓度分别为无检出、0.170μmol/L0、.270μmol/L,对苯酚进行电解,5 h苯酚去除率分别为99.06%、99.98%、99.79%.电沉积法制得电极对苯酚的降解效果优于热分解法制得的电极,而掺杂的电极优于无掺杂的电极,掺镧电极对苯酚降解效果最好,抑制剂CO32-、PO43-、CH3COO-存在时会对苯酚的降解起到阻碍作用,CO32-阻碍作用最强.不同制备方法和掺杂不同添加剂制得的电极的催化性能不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也不同;羟基自由基的浓度越大,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抑制剂捕获了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不利于苯酚的降解. 刘淼 王丽 刘波 李绍民 焦昕倩 糜仁 钱美荣 吴迪关键词:电化学氧化 电极 抑制剂 苯酚 羟基自由基 PbO_2电极的改性及非均相电催化氧化废水中的硝基苯 被引量:3 2013年 使用热分解-电镀法制备Ti基PbO2电极(Ti/PbO2)、F-掺杂Ti基PbO2电极(Ti/F-PbO2)和F-,La3+共掺杂Ti基PbO2电极(Ti/F-La-PbO2),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Ti/F-PbO2电极和Ti/PbO2电极的表面结构,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Ti/PbO2电极、Ti/F-PbO2电极和Ti/F-La-PbO2电极的晶相.通过加速电解寿命和电催化降解废水中硝基苯的实验,研究F-掺杂和F-,La3+共掺杂对PbO2电极稳定性及电催化活性的影响.使用SEM和XRD测试分析了Fe3+/MgO的表面结构及晶型,并将自制Fe3+/MgO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处理废水中硝基苯的实验体系,探讨了电解体系中相关因素和催化剂用量对废水中硝基苯及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掺杂使电极镀膜表面晶粒细化;不同掺杂均影响晶体生长的晶面取向;F-掺杂提高了PbO2阳极的电解寿命;La3+掺杂改善了PbO2电极的导电性能;Ti/F-La-PbO2电极的电催化降解活性显著提高;在电解体系中,催化剂显著提高了电解反应速率和COD及废水中硝基苯的去除率;硝基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刘淼 冷粟 陈嵩岳 刘歆 陈力可 刘南 焦昕倩 全福民关键词:硝基苯 催化氧化 松花江吉林污染江段多介质中硝基苯等污染物的分布与迁移转化 董德明 花修艺 康春莉 刘淼 张兰英 谢忠雷 孙文田 高秋菊 路永正 刘娜 刘亮 赵兴敏 高松 吴迪 沈秀娥 刘劲夫 高红杰 唐晓剑 郭晶 王向锋 焦昕倩 刁伟力 张广鑫 高明 于菲 张立辉 吕莉莎 吴茜 刘宝林 隋海清 冯淑霞 彭菲 李莉 江岩 袁懋 刘杰 杨国强 赵丹石 汪玉花 张晓梅等 吉林省科技厅委托吉林大学(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省环保局和吉林省水利厅为协作单位)承担《松花江吉林污染江段多介质中硝基苯等污染物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合同书编号为吉科合字第20050421...关键词:关键词:硝基苯 污染 O<sub>3</sub>/UV方法自由基的产生规律及对苯酚废水的处理 本文在自制的臭氧发生器与紫外光联用的水处理系统中,确定了羟基自由基的存在,以水杨酸为捕获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溶液中水杨酸羟基化产物的量,以间接确定羟基自由基的产率;并且探讨了底物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该系统中... 焦昕倩关键词:紫外光 羟基自由基 苯酚 降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