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畸形
  • 1篇原纤维
  • 1篇死后
  • 1篇死亡时间
  • 1篇染色
  • 1篇染色诊断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染色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膜下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畸形
  • 1篇化学染色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资阳市公安局

作者

  • 3篇焦白光
  • 3篇廖志钢
  • 3篇金菊
  • 1篇王世春
  • 1篇付佳
  • 1篇王晔
  • 1篇宋宇
  • 1篇陈晓刚
  • 1篇彭其毅
  • 1篇黄红

传媒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司法鉴定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肠壁挫伤后18天迟发性穿孔的法医学鉴定
2007年
观察肠挫伤死后18天的后的肠壁变化,尤其是在显微镜下的病理变化,可望作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金菊焦白光陈晓刚刘松涛廖志钢
关键词:法医鉴定
弹力、胶原纤维双重组合染色诊断脑血管畸形——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织化学染色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为了鉴别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用组织化学的特殊染色,确定有无血管畸形。方法通过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04年法医学尸体解剖案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34例蜡块保存完整的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弹力、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弹力、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比HE染色的效果更佳,具有更大的证据价值。结论弹力、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较HE染色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确诊率高。
金菊焦白光王晔王世春廖志钢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畸形
大鼠死后肝脏磷酸果糖激酶-2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磷酸果糖激酶-2(PFK-2)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105只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分别于死后0、1、2、4、8、12和24h取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PFK-2变化。结果三组不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规律性减弱趋势。结论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变化可以反映死亡时间的变化趋势。
金菊李斌焦白光付佳黄红宋宇彭其毅廖志钢
关键词:死亡时间肝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