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超 作品数:28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致病菌特有基因预测及分析 2010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大规模预测,同时探讨致病菌特有基因与致病菌毒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致病性细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和非致病性细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利用同源性比对的方法(BlastP工具)对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预测;同时从文献中提取与致病菌毒力紧密相关的毒力因子,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毒力因子分析库,对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致病菌780310个基因中,预测了致病菌特有基因79166个,约占致病菌总基因的10.15%;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包含了构建的毒力因子分析库中的大部分毒力基因。结论: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与致病菌毒力紧密相关,大大减少了进一步在致病菌基因组中鉴定毒力基因时整个基因组的数据量。 牛超 王月兰 岳俊杰 程义勇 高志贤 梁龙关键词:毒力因子 毒力 未知修饰病原菌确认及毒力、重组检测研究 未知病原菌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尚不了解的病原菌.它应该包括未发现或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菌、经天然突变致病性发生重大改变的病原菌,以及人工重组改构的生物恐怖及生物战剂病原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国际交流及西部大开发的蓬勃发展,... 梁龙 王月兰 岳俊杰 牛超关键词:快速筛查 某岛礁驻岛官兵体能测量评价及作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某岛礁驻岛官兵体能状况及军事作业能力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环境热强度仪对某岛礁自然环境热强度进行监测和评价;通过测量最大摄氧量来评估随机选取的38名驻岛基层官兵的体能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形式对随机抽取的90名驻岛基层官兵进行军事作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主要调查工作环境和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某岛礁属于典型湿热环境,具有高温高湿高辐射特点。岛礁湿热环境对军人体能造成明显影响,表现为体能下降。影响作业能力的工作环境影响因素占前5位的分别是:高温、潮湿、太阳辐射、风和季节性干燥;影响作业能力的个人影响因素占前5位的分别是:体力疲劳、训练强度过大、损伤、脑力疲劳和睡眠不足。结论针对湿热环境导致官兵体能明显下降,如何对岛礁驻岛部队的战斗力进行评定,如何判定部队战斗力水平是否满足热区实战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牛超 王静 王涛 王尚 刘颖 李佩尧 刘东峰 夏伟 郑锦旗 俞天峰关键词:影响因素 某岛礁驻岛官兵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调查驻某岛礁官兵患病情况及患病种类,分析疾病与该海区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做好岛礁卫生防病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①按照疾病分类,统计分析2012年9月~2013年8月某岛礁驻岛官兵患病情况,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发病原因。②针对驻岛官兵湿热感觉状况和皮肤病好发部位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对随机选取的90名驻岛礁基层官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①共患病789例次,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26例次、骨科相关疾病118例次、外伤类90例次、口腔病88例次、消化系统类74例次、皮肤病62例次、五官科相关疾病53例次、尿路感染类41例次、肛肠病37例次等。②在湿热感觉问卷调查中,前5位感觉为多汗、口渴、全身疲惫、头昏和大量出汗。③在皮肤病好发部位问卷调查中,前5个好发部位为脚、面颊、裆部、后背、颈。结论某岛礁驻岛官兵的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应针对此类特点,提高驻岛部队医疗机构的卫生防病保障水平,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重要支撑。 牛超 郑锦旗 俞天峰 王静 王涛 王尚 刘颖 李佩尧 常乐 刘东峰 夏伟关键词:疾病调查 湿热 皮肤病 高温密闭舱室作业人员生理负荷评估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估高温密闭舱室环境特征及其对作业人员生理负荷的影响,为制订保障作业人员健康和作业能力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便携式QUES Temp 36热环境监测仪,测量3种不同类型(A、B、C)的密闭舱室环境热强度;采用心率仪、体温计和疲劳程度问卷,测量舱室作业人员生理状态,评估作业负荷;每种舱室作业人员各8名。结果密闭舱室中三球温度(WBGT)分别为:舱室A(22.72±1.85)℃,为常温舱室;舱室B(28.86±3.93)℃,为高温舱室;舱室C可达(36.50±1.39)℃,属于极端热环境。各舱室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均为轻等强度,疲劳程度为中度。舱室B作业人员生理紧张指数(PSI)为2.38±0.81,显著高于常温舱室(P<0.05)。舱室C作业人员体表温度(37.35±0.98)℃、核心温度(38.93±0.95)℃、生理紧张指数(PSI)4.96±1.24,均超过人体耐受极限。结论高温舱室作业人员生理负荷大,环境热强度越高-生理负荷越大。应特别关注作业负荷较重的高温舱室作业人员,预防热损伤。 王静 马强 王景峰 赵小玲 李超 牛超 王涛 刘颖 王尚 王新兴关键词:高温 舱室 致病菌Ⅲ型分泌系统特有效应蛋白的预测及其特有模体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效应蛋白在非致病菌中进行直系同源基因预测,以获得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特有效应蛋白,并进一步对特有效应蛋白模体构成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入地认识TTSS效应蛋白,为理论研究和生物学实验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彼此最佳blast方法对效应蛋白在构建的非致病性细菌蛋白质数据库中进行直系同源基因预测,并利用Inter Pro Scan对预测获得的特有效应蛋白序列进行模体搜索分析。结果在49个收集整理的致病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序列中,有18个效应蛋白在非致病菌中存在直系同源基因,31个效应蛋白(即TTSS特有效应蛋白)在非致病菌中没有直系同源基因;对31个Ⅲ型分泌系统特有效应蛋白序列进行模体分析,获得了12个效应蛋白特有模体。结论 31个致病菌Ⅲ型分泌系统特有效应蛋白序列的获得,为更精确地在致病性细菌基因组内预测获得新的效应蛋白序列奠定了基础;12个效应蛋白特有模体的获得及其基因本体注释分析进一步理解了效应蛋白的作用机制。 刘颖 王涛 王尚 王静 高志贤 牛超一种快速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悬浮芯片方法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悬浮芯片方法,为研制快速检测H1N1流感病毒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针对HIN1特有的NA基因、HA基因、N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下游引物末端用生物素标记。根据3个基因扩增区内的核酸序列设计特异性探针,探针末端修饰氨基C12,以便把特异性的核酸探针共价结合到用彩色荧光编码的微球表面。采用液态悬浮杂交方法,将微球与生物素标记的目标物进行杂交,通过结合的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检测目标物。结果所设计的探针没有交叉反应,单通道检测探针灵敏度HA基因为1.6 nmol/L,NA基因、NS基因均为8.0 nmol/L;多通道检测的探针灵敏度为1.6 nmol/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下一步悬浮芯片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孙智勇 宁保安 牛超 苏璞 彭媛 白家磊 高志贤关键词:H1N1 悬浮芯片 DNA芯片技术在食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2009年 病原体的存在,尤其是食品中的病原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DNA芯片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病原体检测工具,具有众多传统检测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我们简要论述了DNA芯片在细菌病原体、寄生虫、病毒病原体、微生物耐药性等的检测中的应用,并进一步综述了DNA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发展方向。 牛超 王月兰 岳俊杰 程义勇 高志贤 梁龙关键词:DNA芯片 病原体 食品 寨卡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致病特点及其防控 被引量:3 2016年 2016年1月,寨卡病毒感染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暴发,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国际交流的蓬勃发展,常见已知病原微生物的威胁不仅没有消除,还随时可能面临重新暴发;同时未知新型病原体出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针对仍在不断蔓延的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文章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致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刘颖 陈照立 李君文 朱蓓 牛超关键词:生物学特征 致病特点 劳动心率作为评价体力劳动强度优选指标的探讨 目的:探讨将劳动心率替代其他指标,作为评价体力劳动强度优选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以111名男青年为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运动方式,进行不同强度(20、40、60、80、100、120、140、160、180W)的... 王静 陈学伟 安改红 申慧祥 李超 王涛 刘颖 牛超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