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宝
- 作品数:76 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对28例典型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依据、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随着CT、、MRJ的临床应用,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断较易,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治疗上除手术清除血肿外,应注意改善脑缺氧、缺血,改善微循环。结论外伤后脑内血肿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 王义宝吴安华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内血肿
- 脑干占位病变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脑干占位病变手术治疗较为困难,且一旦病变有出血,则处理更为棘手。现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脑干占位性病变合并出血病例,该8例病例均于病变出血后1周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王军王运杰欧绍武王义宝李振杨明飞
- 关键词:早期手术治疗并出血脑干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效果
- 脑实质型囊性囊虫病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脯实质型囊性囊虫病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实质型囊性囊虫病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灶内有头节的患者头节均被摘除,9例患者囊壁全部摘除,2例患者囊壁大部分摘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囊虫。随访3个月-6年,有癫痫的6例患者术后癫痫均控制良好,术前有颅高压的5例患者术后症状立即明显改善,术前有肌力障碍的2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肌力均恢复正常,有共济失调症的1例患者该症状亦明显减轻。失访1例。结论脑实质型囊性囊虫病误诊率较高,但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王军王运杰欧绍武王义宝
- 关键词:神经系统囊虫病显微外科手术脑实质型
- 先天性头皮皮样囊肿致颅骨缺损的诊断与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头皮皮样囊肿导致颅骨缺损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通过5例先天性头皮皮样囊肿伴颅骨缺损患者的回顾性分析,通过CT辅助检查颅骨缺损位置和大小,采用手术切除加一期修补治疗方法。结果共诊治5例先天性头皮皮样囊肿伴颅骨缺损患者,其中4例因为缺损较大,除行手术切除病变外,行一期颅骨修补,手术效果满意,随访无复发。结论先天性头皮皮样囊肿的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完整剥离包膜,使肿瘤内容物不污染周围组织,以免术后感染。嵌入颅骨内的肿瘤囊壁不宜剥离时,应与颅骨一并切除,以防肿瘤复发,并一期用钛网修复。
- 张久伟王义宝公茂青
- 关键词:皮样囊肿颅骨缺损
- 老年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 2008年
-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指发生在颅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外科治疗难度大;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的老化及可能存在各种基础疾病,使其外科治疗又具有自身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15例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程鹏王义宝姚长义刘云会王运杰
- 关键词: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外科治疗老年人动脉系统器官功能老年患者
-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初步探讨被引量:14
- 2006年
-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血脑屏障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匀浆、葡聚糖高速梯度离心提取大鼠脑皮层微血管段,用胶原酶消化后,在37℃,5%CO2孵箱中进行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以跨内皮阻抗值分析其血脑屏障特性随传代次数的改变。结果证明:原代培养后7~10d沿微血管段生成单层"铺路石"样细胞,经VIII因子证实95%以上的培养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传代可以进一步纯化,得到稳定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出很强的屏障特性,与内皮细胞株之间有显著差异,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跨内皮阻抗减弱。以上结果表明,采用匀浆、梯度离心、胶原酶消化是获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的方法,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研究血脑屏障的最佳技术手段。
- 王义宝刘云会刘丽波王萍马永会
- 关键词:脑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
- 皮样囊肿合并颅内感染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6岁。因头痛1年,加重伴恶心呕吐、走路不稳4d入院。该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行头CT示小脑占位(图1a),诊断:皮样囊肿。因为先天疾病,且无占位效应故未给予特殊处置。
- 王占福王运杰王义宝
- 关键词:皮样囊肿颅内感染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头痛
- 缓激肽触发C6胶质瘤细胞内Ca2.+内流诱发的Ca2+释放及其意义
- 王义宝刘云会
-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23例后循环动脉瘤的回顾性析,结合术中荧光血管造影,总结其诊断特点和手术治疗原则。
- 王义宝景治涛刘云会王运杰
- 关键词:动脉瘤后循环显微手术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扩大经鼻手术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为经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0例尸头标本进行扩大经鼻入路神经内镜解剖,操作方法为双鼻孔入路,颅底开放范围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及中上斜坡,外侧完整暴露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斜坡段。结果确认了筛前、筛后动脉的正常解剖位置,探明了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的解剖构成,内镜下观察重新对海绵窦进行解剖分区,并从经鼻内镜视角对展神经进行解剖分段。结论熟悉上述经鼻入路重要解剖标记,对于提高该手术入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王勇仇波陶钧王维王健超王义宝王运杰
- 关键词:神经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