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华

作品数:68 被引量:1,10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土地利用
  • 13篇城市
  • 7篇城市化
  • 5篇地城
  • 5篇城乡
  • 4篇遥感
  • 4篇人口
  • 4篇人口城市化
  • 4篇土地城市化
  • 4篇土地利用规划
  • 4篇建设用地
  • 4篇耕地
  • 3篇地价
  • 3篇遥感影像
  • 3篇生态
  • 3篇农用
  • 3篇农用地
  • 3篇住宅
  • 3篇自然资源
  • 3篇GIS

机构

  • 6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南京国图信息...
  • 5篇河海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3篇南京国图信息...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扬州市职业大...
  • 2篇重庆市勘测院
  • 2篇江苏金宁达不...
  • 2篇江苏省城市规...
  • 2篇南通市国土资...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省国土资...
  • 1篇利兹大学

作者

  • 68篇王亚华
  • 27篇乔伟峰
  • 14篇张小林
  • 13篇孙在宏
  • 12篇袁源
  • 6篇刘彦随
  • 5篇方斌
  • 3篇李红波
  • 3篇吴菊
  • 2篇石诗源
  • 2篇王海玫
  • 2篇黄克龙
  • 2篇刘信陶
  • 2篇吴江国
  • 2篇曹天邦
  • 2篇王介勇
  • 2篇吴长彬
  • 2篇李剑波
  • 2篇田志强
  • 2篇周鑫鑫

传媒

  • 7篇地理研究
  • 7篇中国土地科学
  • 6篇南京师大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规划师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中国土地
  • 2篇江苏国土资源
  • 2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兴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及问题研究
2018年
通过分析泰兴市的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变化、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情况以及其城镇化发展进程,揭示其存在的市民化滞后于城镇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胡睿胡紫薇王亚华
关键词:城镇化
基于变更平衡表的土地利用演化信息提取与预测方法研究——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变更平衡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历年实地调查、汇总所得,精度高,目前的研究中对其深入的应用较少,基于变更平衡表的应用方法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提取与预测提供帮助。推导了由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求多年周期的平衡表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有序程度的思路,探讨了利用连续年份的变更平衡表预测任意年份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法,并基于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矩阵开方法求预测概率矩阵。应用苏州市一定时期的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信息提取方法有效,预测结果可信;在分析期内(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大量减少的去向是各类建设用地增加的来源,区域土地利用有序程度较高;预测显示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仍将维持农用地、耕地不断减少和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但转化的速率将有所放缓;对变更平衡表的深入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乔伟峰王亚华方斌
基于人口热力大数据的村落空心化评估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
2020年
基于人口热力大数据,采用与遥感影像、农房矢量数据在空间上相融合的技术方法,对安徽省砀山县孙集村一处自然村落的空心化状况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春节前后(二月和三月)以日为单位的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反映出该村落平日人口大量外流、村庄凋敝的空心化现象;2)对比波峰和波谷两天实际人居空间分布,该村落呈现出明显的“外扩内空”现象,是由村民非农就业“人走屋空”以及新建农房向村落外部扩张共同作用的过程。研究认为大数据技术为土地利用和规划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应基于新型数据源不断探索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思路和视角。
袁源王亚华万懿
关键词:空心化村庄整治大数据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确定城市三维重心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确定城市三维重心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城市的遥感影像,结合城市地籍、地形数据,提取目标城市的各个建筑的轮廓和相应高度。然后,按预定的正方形格网将城市建筑高度和轮廓数据划分成一个个标准单元,确定各...
刘彦随乔伟峰王介勇王亚华项灵志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化作为人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发挥着载体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累积的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口城...
王亚华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
文献传递
“非粮化”治理视角下的耕地用途管制:应对逻辑与体系构建被引量:11
2024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大背景下,对耕地数量的单一管控已转向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大食物观”也赋予粮食安全新的内涵,“非粮化”治理亟需探索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的应对逻辑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通过对“非粮化”治理的政策回溯和困境揭示,提出应对逻辑要着眼于底线管控、动态发展和价值实现三个不同维度的治理视角,深入辨析安全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资源与资产的关系。理论框架需参照多层级规划目标、精细化分区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和差别化规则体系的原则,围绕管制基础、管制模式、管制环节和管制手段四个核心内容构建用途管制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袁源王亚华徐萍
关键词:耕地保护全生命周期
基于Kernel密度解释的江苏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化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城市规模结构研究可以反映城市在不同规模等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聚或分散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该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特征。研究运用Kernel城市空间密度分析方法,直观的反映了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格局的连续变化。分别从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城镇密集带的结构变化和长三角城市群城镇网络构建等视角对城市规模结构进行探讨,指出全省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Kernel密度在整体上具有西高东低、南密北疏的态势;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式由最初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向点—轴—面结构演化;南京都市圈的进一步延伸,将促进长三角多核心巨型城市网络向更大地域范围拓展。由此提出全省在不断优化城市体系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大中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设,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城市规模布局的均衡,建立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的网络城市发展模式,以更好的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孙在宏王亚华袁源
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规模结构
江苏省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江苏省省级及市级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为源数据,在《省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要求》等相关技术规程的指导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探讨了包括源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预处理、数据转换、数据编辑、属性配赋以及规划指标文本数据的录入与加载等内容在内的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数据库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王亚华孙在宏孙德继袁源
关键词:土地信息ARCGIS建库方法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建设用地扩张成效评估——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24
2019年
科学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建设用地扩张的成效对于规划编制方法和规划管理措施的改进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指标,从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等视角构建城镇扩张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快速城市化地区南京市为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管控有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规划期除2013年以外,其余年份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均高于规划年均控制规模,至2015年指标使用进度高达78.83%,规划剩余年限用地需求难以满足;②南京城市空间扩张态势与规划城镇用地空间扩张格局基本吻合。不同方向指标使用进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东北和西北部快、南部慢的格局;集中度和合规度指标较好;③评估期内规模控制指数为-0.97,空间溢出指数为0.34,规划对新增城镇工矿用地管控力度偏弱,规划的累积执行效果呈逐年变差的趋势。④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可全方位、多角度评估城镇扩张的规划管控成效,对其他地区的规划实施评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乔伟峰吴菊吴菊王亚华曹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化建设用地扩张
1990年以来苏州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城市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发达地区苏州市为例,从城市化四大子系统人口、土地、经济及社会构建了一级指标,运用熵值法对苏州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苏州城市化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为1990-1999年,属于城市化初始发展阶段,该时期城市化驱动力主要以内生动力为主;阶段Ⅱ为2000—2007年,属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驱动力主要以外资驱动为主;阶段Ⅲ为2008-2015年,城市化发展出现稳步发展趋势,以城市化的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②影响苏州城市化发展动力因子是多元化的,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外资驱动及产业升级的影响,这种影响与苏州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形具有一致性.
吴菊乔伟峰王亚华
关键词:城市化主成分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