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文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波离散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和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测量81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患者和65例无LVDD患者的最大P波宽度、最小P波宽度和P波离散度。研究P波离散度与LVDD的病因、严重程度和超声心动图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LVDD患者P波离散度为(53±8)ms,对照组为(43±8)ms(P<0.01)。根据LVDD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左室充盈减低组PD为(48±6)ms,左室充盈假性正常组PD为(54±7)ms,限制型左室充盈异常组PD为(58±8)ms。随着LVDD严重程度增加,PD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LVDD的病因缺血性心肌病组PD为(53±7)ms,左室肥厚组PD为(52±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VDD患者PD值增加,且PD与LVEF之间存在明确的反比关系,但PD增加与LVDD的病因和严重程度无关。
- 王亦文赵丽娜何小梅刘丽娜张立建
- 关键词:心电图P波离散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 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与ACS患者GRACE评分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21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168例非冠心病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根据GRACE评分结果对ACS组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分为低危组(GRACE<109分,68例)、中危组(109分≤GRACE≤140分,62例)以及高危组(GRACE>140分,82例)。检测各组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与ACS患者GRACE评分之间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诊断ACS患者的价值。结果研究组ACS患者生化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利钠肽前体(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CD4^(+)CD45RA^(+)T细胞、CD4^(+)TIM-3^(+)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高、中、低危组3组ACS患者间生化指标和CD4^(+)TIM-3^(+)T细胞、CD4^(+)CD45RA^(+)T细胞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的CD4^(+)TIM-3^(+)T细胞水平、CD4^(+)CD45RA^(+)T细胞水平均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644、0.51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TIM-3^(+)T细胞诊断高危ACS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129,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90~0.91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27%、78.46%。CD4^(+)CD45RA^(+)T诊断诊断高危ACS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16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95%CI:0.874~0.9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61%、80.77%。且低CD4^(+)TIM-3^(+)T细胞组和低CD4^(+)CD45RA^(+)T细胞组患者发生院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高CD4^(+)TIM-3^(+)T细胞组和高CD4^(+)CD45RA^(+)T细胞组(P<0.05)。结论ACS患者CD4^(+)CD45RA
- 李樱黄媛陈献王亦文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冠心病患者P波离散度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
- 王亦文刘刚何小梅刘丽娜刘笑伟刘毓
- 该项目应用于心电图检查和心血管内科。P波离散度是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测定的最大P波宽度与最小P波宽度间的差值,与房内房间窦性传导不同步和传导阻滞有关。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导致左心房压力增加,引起左心房体积增...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电图检查心力衰竭
- 远程心电监测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中早期复发的监测作用。方法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3个月内采用心电事件记录器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同时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门诊随访,使用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监测手段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检出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早期复发19例,复发率为45.2%。其中,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6例(14.1%),动态心电图检出12例(28.6%),远程心电监测检出17例(40.5%);远程心电监测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与远程心电监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时进行心电监测比无症状时心电监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远程心电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测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有症状时及时进行心电监测可能提高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 段立楠赵欢刘毓张洁王亦文
-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早期复发
- 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自动分析功能及其在心房颤动识别中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可靠性,并观察其自动分析心房颤动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窦性心律或心房颤动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常规十二通道心电图采集及便携式远程心电图采集。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选择双手握持以模拟标准Ⅰ导联进行心电采集,并与常规心电图采集获得的标准Ⅰ导联心电图波形进行比较。将明确为心房颤动的患者的远程心电自动分析结果与医师判读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远程心电监测仪对心房颤动的自动识别准确性。结果窦性心律下,便携式远程心电监测仪自动测量的心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QRS波振幅、T波振幅与常规心电图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常规十二通道心电图及远程心电图由医师分析诊断后,共确诊心房颤动患者49例。远程心电监测仪自动识别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共52例。以医师诊断为金标准,远程心电监测仪自动识别心房颤动的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88.6%;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94.0%。结论便携式远程心电记录仪心电信号记录与常规心电图对应导联心电信号无显著差异,记录准确、可靠,可作为心房颤动心电监测的有效方法。
- 赵欢刘毓王亦文张洁刘丽娜段立楠
-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测心电图波形心率心房颤动
-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变化与早期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行RFCA术治疗患者,利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便携式远程心电记录仪监测术后3个月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HRV、DC的变化特点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早期复发54例。心房颤动RFCA术后HRV指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早期复发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H)下降更显著,早期无复发组DC下降更显著。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复发与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无相关性(P>0.05),早期复发与高频功率(HF)、L/H及DC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RFCA术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L/H显著下降可能与心房颤动早期复发有关,DC显著降低可能与消融术后早期窦律的维持有关。
- 赵欢段立楠王鹏王亦文刘毓
-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率变异性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波离散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P波参数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86例初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和两者比值及其他常见超声心动图参数。所有入选患者记录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并测算P波参数。结果 86例患者中有21例(24.4%)发生房颤。房颤患者P波最大宽度、P波离散度、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分别为(103±10)ms(,36±7)ms,(77±12)cm/s,1.71±0.66;均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所有患者P离散度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呈正相关(r=0.47,P<0.001)。结论 P波离散度作为一个简便无创的心电指标不仅可以预测房颤的发生,而且可以评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助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干预是一个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参考数值。
- 王亦文刘刚何小梅刘丽娜籍文强刘笑伟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左心室舒张功能
- 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的P波离散度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不同发展阶段患者的P波离散度(PD)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和24h动态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89例LVDD患者(LVDD组)和75例未合并LVDD患者(对照组)的最大P波宽度、最小P波宽度和PD。比较PD与LVDD的病因(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亚组、左心室肥厚亚组)、严重程度(分别为左心室充盈减低亚组、左心室充盈假性正常亚组和限制型充盈异常亚组)和超声心动图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LVDD组的PD为(53.6±8.5)m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4±7.9)ms(P=0.002)。左心室充盈减低亚组、左心室充盈假性正常亚组和限制型左心室充盈异常亚组的PD分别为(48.4±6.3)、(54.5±7.2)和(58.1±8.5)ms,随着LVDD严重程度的增加,PD值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缺血性心脏病亚组的PD为(53.1±7.3)ms,左心室肥厚亚组为(52.2±8.4)ms,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 LVDD患者的PD增加,PD可作为诊断LVDD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 王亦文刘刚刘丽娜何小梅李顺龙刘笑伟刘毓
- 关键词:心电图P波离散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 T波峰末间期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电话随访比较不同结局患者Tp-Te、Tp-Te离散度。结果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发生心律失常者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室速组Tp-Te、Tp-Te离散度高于室早组(P<0.05);与非重构组相比,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发现,室速组不良结局37例(24.18%),室早组5例(8.33%),无心律失常组0例,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6,P=0.000);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各不良事件组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Te间期对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具有较强预测价值,其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 赵红敏刘丽娜王亦文苏冠丽
- 关键词:T波峰末间期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P波最大宽度和P波离散度与左心房容积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与最大P波宽度(Pmax)和P波离散度(PW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3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Pmax分为两组:Pmax≥110 ms组,Pmax<110 ms组;PWD≥40 ms组,PWD<40 ms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应用动态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测量Pmax和PWD。结果患者相比射血分数、E/A比值和左心房容积指数有显著不同。左心房容积指数和E/A比值与Pmax和PWD呈正相关。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Pmax和PWD与左心房容积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
- 王亦文何小梅刘丽娜刘刚刘笑伟刘毓
- 关键词:P波离散度心力衰竭左心房容积左心室舒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