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 作品数:55 被引量:228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癫痫及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从临床到基础的研究
- 沈鼎烈吴逊黄远桂李世绰王学峰吕洋王亮朱琼罗晶
- 用微电脑定量技术代替目测建立安定—脑电敏感试验,发现其在痫性定位,判别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发现难治性癫痫患者(IEP)CSF中药物浓度降低,提出了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时IEP成因的假说;中药定痫丸的提取液能提高耐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癫痫
- 耐药性癫痫分子病理机制及生物标记物相关研究
- 第一部分、SGK1在耐药性癫痫患者和点燃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目的:有研究证实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能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参与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元兴奋性调节。我们前期通过表达谱芯片的...
- 王亮
-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分子病理机制生物标记物癫痫患者DNA甲基化大鼠脑组织
- 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研究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3例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标本,按随机化原则从中抽取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Bcl-2蛋白表达产物,按照配对设计原则与性别相同、年龄近似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均可见Bcl-2蛋白在实验组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同部位相比明显增加,t检验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Bcl-2表达增高与在耐药性癫痫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细胞凋亡有关,这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发展。
- 曾艳王学峰林涛何梅李劲梅袁洁王亮关立峰
- 关键词:BCL-2蛋白癫痫免疫荧光
- 347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被引量:6
- 2012年
- 体液中的电解质受中枢神经系统多重调节.中枢病变极易并发低钠血症.其所引发的水中毒和继之的脑水肿又会加重脑组织损伤.这种恶性循环增加了治疗矛盾.改变了患者的预后。由于低钠血症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且在治疗上又常存在相互矛盾.从而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为此,本研究对34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姚柳萍王亮王学峰全凤英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低钠血症结核性脑膜炎
-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报道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累及器官是肺。该病毒具有高度人感染人的风险[1],因病情进展快,部分COVID-19患者迅速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2]。部分COVID-19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3],可合并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如头痛、嗅觉减退、脑血管病和颅内感染等[4]。对于COVID-19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要关注COVID-19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还需注意结核性脑膜炎对患者脑损害的影响,如何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是护理难点。现将本院1例COVID-19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胡鸾娇王亮刘光维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护理
-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胰腺微循环与糖耐量减低及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 第一部分:正常成人胰腺DCE-MRI的定量分析参数特征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胰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化率(Ktrans)、组织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血浆容积比(Vp)在不同性别...
- 王亮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腺微循环糖耐量减低细胞功能
- 巢蛋白在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新皮质中的表达
- 目的研究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在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新皮质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癫痫发生发展及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建立难治性癫痫脑组织库,随后在脑库中...
- 王亮王学峰袁婕席志芹薛涛李雨琴
- 文献传递
- S-216癫叶癫痫大鼠海马与皮质Netrin-G2蛋白的表达
- 王学峰盘毓旻方敏沈兰王亮陈丹李成珊
- 脑脊液和血清中的四连接素可能是癫痫的一个潜在生物标记物
-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耐药性癫痫患者脑脊液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对差异蛋白质在脑脊液和血清中扩大样本进行验证,寻找癫痫及耐药性癫痫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方法以15例耐药性癫痫患者脑脊液和15例年龄性别匹配,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对照组...
- 王亮肖飞王学峰
- 文献传递
- 探讨双针穿刺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针穿刺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针穿刺联合局部尿激酶液化法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测定预设时间点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第N天脑水肿相当增量、血液神经损伤标致物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及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情况,与本院同期保守治疗患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双针穿刺组24例,血肿量分别为(68.75±2.97)mL、(70.31±3.45)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05)。双针穿刺组首次血肿清除率为(47.25±2.14)%,术后2、3、4 d血肿清除率分别为(65.35±2.44)%、(75.34±2.31)%、(82.21±2.19)%。双针穿刺组术后3、5、7、14 d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第N天脑水肿相当增量、血液S100β及NSE含量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针穿刺组治疗后28 d、3个月、6个月NDS及ADL评分均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双针穿刺联合局部尿激酶液化法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损伤情况出现,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老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董伟王亮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功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