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作品数:21 被引量:6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病变合并轻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病变合并轻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FMR)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重度主动脉瓣病变合并轻中度或中度FMR患者均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随机分为二尖瓣未修复组(A组,30例)和二尖瓣修复组(B组,34例)。收集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并于术后定期进行心脏超声随访。结果A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B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面积和二尖瓣前后叶对合缘高度均改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未见明显变化(P>0.05);B组术后1个月时二尖瓣返流面积小于A组(P<0.05);两组术后12、24个月时NYHA心功能分级、LAD、LVEDD、LVEF、二尖瓣返流面积和二尖瓣前后叶对合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病变合并轻中度或中度FMR患者,未进行二尖瓣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医疗费用,并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谭雄 李金洁 梅波 何光杰 金伟涛 王亮 张建 赖应龙关键词:主动脉瓣病变 体外循环 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致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1例 2023年 主动脉窦破裂常累及主动脉右冠窦,其次是主动脉无冠窦、主动脉左冠窦。本文报告1例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致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李金洁 谭雄 金伟涛 刘勇 张建 王亮 赖应龙咪达唑仑不同给药途径与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在儿童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不同给药方式与右美托咪定在儿童术后镇静及镇痛的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2在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手术,需术后常规接受镇静治疗的1~3岁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0.2 mg/kg),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组(0.2 mg/kg),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组(0.05 mg/kg),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组(1.0μg/kg)各30例。比较各组给药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2小时、6小时的镇静和镇痛深度。结果用药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2小时,各组CHEOPS疼痛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6小时,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组镇静效果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用药后各时点,各组间Brussel镇静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需要镇静和镇痛的儿童,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均是有效、安全的药物。如果需要短时间镇静镇痛,建议咪达唑仑直肠给药,尽量不采取静脉用药途径。如果需要长时间维持用药,建议使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用药。 梁云 李晓琴 王亮 陈祖德 黄孝彬 王强君 吴林关键词:咪达唑仑 镇痛 风湿性二尖瓣整体修复术临床效果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整体修复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并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女78例、男22例,平均年龄52岁。整组患者无二次开胸、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36.3±33.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7.6±27.5)min,呼吸机使用时间(12.9±5.9)h,ICU停留时间(2.6±1.4)d,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823.4±584.4)mg。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二尖瓣E峰血液流速、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二尖瓣压力减半时间、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整体修复术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的良好选择。 侯明 刘勇 张宁 谭雄 王亮 张建 金伟涛 练红梅 赖应龙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 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 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北京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从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共治疗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37例,男30例,平均年龄26.97±10.76岁。手术方法主要有缩窄段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和杂交技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双下肢轻瘫。无二次开胸止血、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无死亡,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病变复杂,合并症多,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若需同期手术处理的其它心血管疾病,杂交技术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王亮 常谦 于存涛 孙晓刚 钱向阳 田川 魏以桢 韩超关键词:主动脉缩窄 杂交 癫痫的分子、网络机制及rTMS调控研究 余巨明 蒋国会 王晓明 王亮 崔丽君 王莉 罗家明 张小东 张树山 吴历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以临床反复发作为特征、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且被WHO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中国有近千万癫痫患者,而且他们大多起病于青少年和儿童时期,所以危害极大;虽然近20年研发了多种新的抗癫...关键词:关键词:癫痫 神经疾病 抗癫痫药 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PB心脏瓣膜手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按照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PA水平分为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和非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资料,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7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48例,发病率为27.74%,无院内死亡。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P=0.04)、术前血红蛋白(HGB)水平(P=0.001)、术前胆碱酯酶(ChE)水平(P=0.039)、术前PA水平(P<0.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17),经统计学分析,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低PA水平(OR=0.985,95%CI:0.977~0.993,P<0.001)、术前低LVEF(OR=0.945,95%CI:0.896~0.996,P=0.036)是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PA水平、术前低LVEF是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文军 赖应龙 梅波 何光杰 谭雄 王亮 金伟涛 张建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 左心功能不全 心脏瓣膜手术 低蛋白血症 硬化剂“双针法”介入注射治疗儿童体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取硬化剂"双针法"介入注射治疗儿童体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静脉畸形患者采取"双针法"介入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超声评估畸形静脉腔的体积,疗程结束后第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超声评估畸形静脉腔的体积缩小情况,同时观察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如肺栓塞、皮肤溃疡、局部肿胀、发热等。结果: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6个月时随访发现,治疗后畸形静脉腔的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采取"双针法"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体表静脉畸形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梁云 王城 王亮 李晓琴 陈祖德关键词: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硬化剂 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检索数据库包括: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到2017年2月1日。采用Rev Man 5.3软件数据处理,Meta分析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完全闭合率(即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率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率。结果 6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97.08%比96.38%,P=0.71)和即刻完全闭合率(97.51%比93.45%,P=0.30)均优于偏心型封堵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率(0.90%比1.39%,P=0.41)、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1.71%比3.05%,P=0.32)、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42%比4.95%,P=0.62)和手术所耗时间[MD=4.85,95%CI:-0.44~10.13,P=0.07]均低于偏心型封堵器。但是这些结论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本文分析出偏心型封堵器较对称型封堵器有太多弊端,但是这些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否定该封堵器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保护主动脉瓣膜的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选择恰当的封堵器,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梁云 罗飞 李晓琴 陈祖德 王亮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META分析 升主动脉瘤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瘤壁病理性重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散发升主动脉瘤(AAA)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步探讨AAA发病中主动脉壁病理性重塑的机制。方法选择升主动脉瘤术中切除标本18例为AAA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主动脉标本18例为对照组,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检测主动脉壁的一般情况及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壁中CTGF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半定量结果,分析CTG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实时PCR的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CTGF和胶原Id1、Ⅲd1(I、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标本比较AAA组标本弹力蛋白降解,胶原纤维增生,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排列紊乱。AAA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TGF表达明显增加(44%±4%),主要位于中膜及外膜,对照组表达量较少(33%±5%,P〈0.01)。CTGF的mRNA表达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P〈0.01)。AAA中胶原10【1、Ⅲ仅1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高表达(相对表达比值分别为10.54/3.80和1.79/1.19,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GF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与胶原纤维半定量结果及主动脉瘤径均呈正相关(r=0.784,P〈0.01;r=0.793,P〈0.01)。结论CTGF在AAA主动脉壁中表达明显增强,I、Ⅲ型胶原在AAA中表达增加。CTGF表达与主动脉直径大小密切相关。AAA的发病机制涉及主动脉壁的病理性重塑过程,在各种因子作用下主动脉壁胶原代偿性增加。CTGF可能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蒙延海 田川 柳磊 王亮 刘文芝 常谦关键词:主动脉瘤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