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先晋
作品数:
6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文学
主题
4篇
小说
2篇
人类学
2篇
文体
2篇
文体结构
2篇
文学
2篇
长篇
2篇
长篇小说
1篇
代文
1篇
当代文学
1篇
叙事
1篇
叙事学
1篇
艺术
1篇
艺术结构
1篇
艺术世界
1篇
语义
1篇
语义结构
1篇
中长篇小说
1篇
社会模式
1篇
斯文
1篇
苏联解体
机构
6篇
武汉大学
作者
6篇
王先晋
传媒
2篇
俄罗斯文艺
1篇
外国文学动态
1篇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篇
2008
1篇
2006
1篇
2002
1篇
2001
1篇
1988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追寻“非零和”的社会模式——再论《静静的顿河》艺术结构
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旨在从新世纪的宽阔谱系看《静静的顿河》,从叙事学与文学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考察史诗。《静静的顿河》继承了普希金、莱蒙托夫俄罗斯经典长篇小说的美学规范("未完成型"结构),并在20世纪初就已开始了21世纪当代理念的追寻。肖洛霍夫的探索改变了俄罗斯人对社会模式理解的观念,标志着20世纪俄罗斯及世界文学史中对世界性社会新模式追寻的启始。《静静的顿河》追寻的"非零和模式"既能引领族际体哥萨克精神回归,又是一条能拓展现代人追寻世界性社会模式的空间之道。这样的艺术思考对世界生存空间是有利无弊的。
王先晋
关键词:
人类学
叙事学
《选择》的人类学模式
本文《邦达列夫作品结构初探》分析了长篇小说《岸》,本文将分析邦达列夫“四部曲”的第二部《选择》(1983年获国家奖金)。围绕小说的主导思想,评论界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存在着各种不同观点。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心冲突是两位主人...
王先晋
关键词:
《选择》
小说研究
人类学
普希金的文体结构——《别尔金小说集》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别尔金小说集》一直被分体研究视为多部小说的散状集合。20世纪崛起的整体研究则将它视为有内在整一性的一部作品,但各家对整一内核说法不一。本文从整一性概念角度分析了《别尔金小说集》的整一性的文本次序、平行结构和意蕴语义结构中心。讨论在不同时空背景的故事如何借助整一的“魔力”被普希金编织成具有整体情致的小说。这部小说标志着普希金建立俄罗斯新叙事结构的开端。
王先晋
关键词:
语义结构
普希金
布尔加科夫艺术世界文体结构探——之二再论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叙述结构
2002年
论文从文本外视角切入叙述结构。果戈理讽刺作品的首尾相衔、内在授受的结构 ,陀氏危机小说的结构 ,普希金小说大团圆、对立力量共同解决主人公命运、借助古希腊罗马世界探讨当代精神危机的结构都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小说的叙述结构是 2 0世纪小说史上激活文化时空 ,扩充思想容量的新型结构尝试。
王先晋
关键词:
《大师和玛格丽特》
布尔加科夫
长篇小说
文体结构
艺术世界
外视角
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初探——称名·地位·流程
2001年
“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的称名标示自1985年启始且至今还在延续的俄罗斯文学进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称名评价形态在文艺学中不一。有称“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有称“90年代俄罗斯文学”,有称“新俄罗斯文学”,有称:“当代俄罗斯文学”,有称:“爆炸文学”,有称“后现代主义文学”和“另种文学”。
王先晋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艺学
苏联解体
苏联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结构论
王先晋
关键词:
苏联文学
中长篇小说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