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花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角膜新生血管
  • 2篇阿瓦斯汀
  • 1篇动力疗法
  • 1篇炎症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烧伤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移植
  • 1篇圆锥角膜
  • 1篇烧伤
  • 1篇兔角膜
  • 1篇皮层
  • 1篇皮损
  • 1篇注射
  • 1篇脱氧
  • 1篇脱氧核酶
  • 1篇下注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王军花
  • 4篇高桂平
  • 1篇付新元
  • 1篇周荃
  • 1篇杨璐
  • 1篇裴重刚
  • 1篇周琼
  • 1篇邵毅

传媒

  • 2篇第十届国际眼...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是国内较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但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以及特效的治疗方法。目的:全面了解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归纳各种针对角膜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89/2009收录的有关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实验,分析角膜新生发病因素和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7个研究,角膜新生血管能损伤患者视力,角膜水肿、血管因子、炎症反应、缺氧、角膜神经等均可能引起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阿瓦斯汀、脱氧核酶、小干扰RNA、光动力疗法、中药等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已处于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阶段。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技术将更加安全有效。
王军花高桂平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阿瓦斯汀脱氧核酶小干扰RNA光动力疗法
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在兔角膜内皮损伤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24只,制作兔角膜内皮损伤模型第2d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术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1,2,3,7,14d;1mo观察眼压、前房反应、并发症情况,术后1mo每组处死12只兔子,摘除眼球,12眼(两组各6眼)作病理切片检查,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情况;另12眼(两组各6眼)用α-SMAWholemount染色法观察兔角膜内皮细胞瘢痕和肌成纤维细胞情况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角膜术后一直维持透明,对照组在术后5d明显变混浊,眼压、前房反应和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mo两组实验兔在单位面积(500μm2)肌成纤维细胞数和炎症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t=5.716,6.991;P<0.05)。结论: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应用于兔角膜内皮损伤模型中炎症反应小,前房反应轻,能保持角膜透明,且并发症少。
高桂平邵毅王军花裴重刚杨璐周琼
关键词:角膜内皮损伤肌成纤维细胞炎症
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王军花
Avastin不同给药途径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阿瓦斯汀不同给药途径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选取48只兔左眼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局部滴眼组(A组)、结膜下注射组(B组)、角膜基质注射组(C组)和模型对照组(D组),每组12只,未造模2只兔双眼为空白对照,于碱烧伤后第1天、第4天、第11天、第18天、第32天观察兔眼结膜充血、角膜混浊、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并进行眼前节照相,同时计算各实验兔眼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第11天、第18天、第32天每组各处死4只兔,即刻抽取左眼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取新生血管生长最旺盛的角膜组织分别固定,待做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结果角膜新生血管在碱烧伤后11d内生长迅速,第18天时有所消退,第32天时趋于相对稳定,A组、B组、C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D组在各个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碱烧伤后各时间点房水中VEGF浓度均高于正常水平,碱烧伤后11d内房水中VEGF浓度逐渐升高,至第18天时达到高峰,第32天时有所下降并趋于较稳定的水平。CD31在正常兔眼角膜组织中未见表达,A组、B组、C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D组角膜超微结构在第11天、第18天、第32天时除碱烧伤损伤外无明显其他改变,在第18天、第32天时C组角膜超微结构损伤重于A组、B组、D组。结论局部滴眼、结膜下注射、角膜基质注射三种给药途径均对角膜新生血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局部滴眼与结膜下注射给药途径简单安全、效果稳定,未见对角膜超微结构产生明显影响;角膜基质注射虽短期效果显著,但对角膜超微结构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
王军花高桂平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阿瓦斯汀结膜下注射
羊膜移植治疗早期眼部烧伤临床观察
高桂平付新元周荃王军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