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型臂引导下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C型臂引导下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方法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8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7分,性别不限,年龄27~73岁,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随访至术后2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7、14d、1个月、2个月记录VAS评分,根据VAS评分评价术后2个月镇痛有效情况,术后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记录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降低(P〈O.05),术后2个月时镇痛有效率为93%;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3%。1例女性患者发生腰椎静脉丛损伤,无一例患者发生椎间盘感染、神经根损伤和脊髓损伤。结论C型臂引导下Disc—FX双极射频系统行髓核摘除术、射频消融术和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优良率为93%,不良反应较少。
- 王君张雪宁夏庆来郑宝森史可梅马文庭刘靖芷
- 关键词:腰痛椎间盘切除术导管消融术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扭转运动中的应用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STI)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80例AMI患者(AMI组)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并在AMI患者出院后4-6个月进行随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Simps...
- 王君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索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远期疗效
- C型臂引导下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髓核内臭氧注射(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24/30例),B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
- 王君杨艳梅韩悦杨连海夏庆来郑宝森
- 关键词:C型臂臭氧治疗注射技术
-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评价AMI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AMI患者(AMI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E峰/A峰,以STI技术测量左室心尖和心底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整体扭转峰值(Ptw)、心尖扭转角度峰值(PAR)、心底扭转角度峰值(PBR)、收缩末期末左心室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解旋减半时间(HTU),并分析左室扭转参数与LVEF、E峰/A峰的相关性。结果AMI组Ptw、PAR、AVCtw、MVOt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前壁心梗者PAR显著低于下壁及前间壁心梗者(P<0.05);Ptw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5),UntwR与E峰/A峰无明显相关。结论STI技术可通过定量检测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较好的评价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是指导临床诊治的新型无创性方法。
- 王君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索娅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 彩色M型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房颤患者的治疗评估
- 目的:联合应用多项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或药物治疗的心功能的变化,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分别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患者各35例,设为消融组和药物组。于治疗...
- 索娅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王君
-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理诊断疗效评价
-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的体会
- 2004年
-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也在增多,如B超、CT、MR等。但是用来了解泌尿系统功能性和器质性的病变还需要靠静脉肾盂造影来检查。我院长期以来一直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作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式。下面就是我工作十年来的一些体会。
- 王君
-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技术适应症造影方法泌尿系统
- 恩格列净对慢性间歇缺氧大鼠心房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2024年
- 目的研究恩格列净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房结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慢性间歇缺氧组(CIH组)和慢性间歇缺氧-恩格列净干预组(CIH-E组)。CIH、CIH-E组每日接受慢性间歇缺氧程序,其中CIH-E组在每日接受慢性间歇缺氧前给予恩格列净灌胃(2mg/kg)。40天后对各组大鼠进行:(1)心脏超声检测左房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2)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分数。(3)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微小RNA-21(miR-21)、软脂酰化磷蛋白-1(Spry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CIH组平均肺动脉压升高,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胶原分数升高[9.77%±1.88%(n=10)vs 1.62%±0.75%(n=10)],miR-21、ERK1/2、p-ERK1/2、MMP-2、MMP-9上调,Spry1下调;CIH-E组心房组织纤维化加重,胶原分数增高[6.77%±1.81%(n=10)vs 1.62%±0.75%(n=10)],miR-21、ERK1/2、MMP-9明显升高,而平均肺动脉压、Spry1、MMP-2无明显变化。与CIH组比较,CIH-E组体重减轻,舒张压下降,平均肺动脉压下降,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胶原分数下降[6.77%±1.81%(n=10)vs 9.77%±1.88%(n=10)],miR-21、ERK1/2、p-ERK1/2、MMP-2、MMP-9下调,Spry1上调。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可促进心房组织纤维化,恩格列净可能是通过miR-21/ERK1/2信号通路以及MMPs途径改善慢性间歇缺氧所致心房纤维化。.
- 刘永政杨禹王君李瑞龄袁梦张跃李广平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纤维化心房颤动MIRNA-21金属基质蛋白酶
- 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探讨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年龄29~89岁,病程6月~30年.在C型臂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 d、1、6、12、24月时评估疼痛缓解程度,计算有效率、优良率、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治疗后当日、7 d、1、6、12、24月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18%、51%、45%、43%、39%;优良率分别为42%、41%、68%、65%、62%、54%;有效率分别为76%、82%、92%、91%、78%、70%;治疗后6、12、24月复发率分别为3%、20%、35%.眩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2%,复视发生率1%,面部肿胀、血肿的发生率6%,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22%,患侧咀嚼无力发生率5%,均可自行恢复或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 X线和神经刺激器双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刘靖芷郑宝森王君史可梅马文庭王慧星齐丽茹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卵圆孔X线
- 彩色M型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房颤患者35例,窦性心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严重瓣膜病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集房颤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二尖瓣血流彩色M型图像、组织多普勒运动曲线及左房应变曲线的参数,并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m)、收缩期侧壁运动峰值速度(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ε)降低(P<0.05)。结论:(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降低。(2)彩色M型、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成像技术能较精确地定量分析房颤患者的心功能。
- 索娅周长钰郑成环蔡金荣王君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房颤动心室功能心房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扭转与解旋运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特征。方法:入选6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AMI患者分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组(LVEF≥0.50)36例和LVEF减低组(LVEF<0.50)24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左室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心尖旋转峰值(PAR)、心底旋转峰值(PBR)及各自的达峰时间、左心室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解旋减半时间(HTU)。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患者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Ptw、PAR、AVCtw及MVOtw均减低,LVEF减低组PBR减低(P<0.05)。AMI患者LVEF减低组与LVEF正常组相比,Ptw、AVCtw、MVOtw减低(P<0.05)。LVEF值与Ptw值存在相关性(r=0.527,P<0.05)。结论:应用STI可定量评价AMI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左室扭转可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指标。
- 王君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索娅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临床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