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君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敦煌研究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遗民
  • 2篇元代
  • 2篇西夏遗民
  • 2篇乡村
  • 2篇乡村建设
  • 1篇对映
  • 1篇元末
  • 1篇书院
  • 1篇乡约
  • 1篇古筝
  • 1篇悲情

机构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敦煌研究院

作者

  • 3篇王君
  • 1篇杨富学

传媒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龙祠乡约》所见元末西夏遗民的乡村建设被引量:5
2013年
《龙祠乡约》是濮阳西夏遗民唐兀忠显、唐兀崇喜父子协同村中耆旧于元末至正元年(1341)共同制定的一部乡规民约。该乡约言简意赅,仅有1 072字,但其所蕴含的伦理学信息却异常丰富。该乡约滥觞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吕大钧所定《蓝田吕氏乡约》,但颇有增损,尤其是乡约凸显了濮阳西夏遗民在乡村建设中提倡节俭、杜绝奢侈浪费、尚贤、乡社经济公开化、惩过奖善、务农富民等思想与举措,而且一度在河南濮阳西夏遗民中得到执行,流风所及,对于促进乡村建设、美化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王君杨富学
关键词:乡村建设
古筝悲乐之美
悲作为情绪反应的直接表现意在勾起人们经验中的相似情绪,当这种情绪以稳定、持续的状态存在时继而上升为情感,这便是悲情,由“稳定之情”衍生情态反应给人以联觉为痛,痛以其独到之处可令人铭记进而发思。 从古至今,以悲情意向为主题...
王君
关键词:古筝悲情对映
文献传递
从《述善集》看元代河南濮阳西夏遗民的乡村建设
1227年,蒙古灭夏。西夏遗民四散,有的留居故地,有的移居内地,还有一部分迁往青藏高原。濮阳西夏遗民就是迁居内地的西夏遗民的一支。 《述善集》是濮阳西夏遗民唐兀氏四祖崇喜所编的一部著作集,该作保存了濮阳西夏遗民的完整历史...
王君
关键词:西夏遗民乡村建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