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喆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胰岛
  • 5篇高脂
  • 4篇高脂饲料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功能分析
  • 3篇长程
  • 2篇氧化应激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呈现
  • 2篇受体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受损
  • 2篇菌体
  • 2篇高脂诱导
  • 2篇Β细胞
  • 2篇雌性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王喆
  • 7篇甘立霞
  • 6篇卢忠燕
  • 5篇何凤田
  • 4篇邹全明
  • 3篇连继勤
  • 2篇戴旭芳
  • 2篇缪洪明
  • 1篇梁鸿寅
  • 1篇黄刚

传媒

  • 4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性大鼠抵抗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的实验观察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背景和目的: 糖尿病(DM)是21世纪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挑战,200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发病率分别是5.1%和8.2%。现在全世界共有超过2.4亿人口患有糖...
王喆
关键词:高脂饲料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
文献传递
雌性大鼠抵抗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的实验观察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糖耐量受损是伴随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出现的糖代谢紊乱的早期,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参与其发生。本研究以长程高脂喂养 SD 雌雄大鼠,动态观察 SD 雌雄大鼠糖耐量降低的过程,探讨雌性大鼠抵抗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
王喆甘立霞卢忠燕何凤田邹全明
Ad-siRNA-FoxO1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人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肝癌细胞系中FoxO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受抑制后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FoxO1基因的siRNA,构建于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进行同源重组,转染包装细胞293细胞,获得含Ad-siRNA-FoxO1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Western印迹检测Ad-siRNA-FoxO1对FoxO1蛋白的抑制效率。与PEPCK.luc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FoxO1表达水平对PEPCK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观察FoxO1表达水平的改变对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3个针对FoxO1的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重组腺病毒均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FoxO1蛋白的表达,并抑制PEPCK启动子的活性和显著促进细胞增殖。结论肝癌细胞系中FoxO1参与了细胞增殖的调节。
卢忠燕甘立霞王喆缪洪明邹全明
关键词:肝癌细胞系小干扰RNAHEPG2细胞
长程高脂饲料对雌雄大鼠脂肪肝差异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高脂饮食可以引起肝脏脂肪变性,肝脏和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高脂饲料喂养 SD 雌雄大鼠长达14个月,观察 SD ...
王喆甘立霞卢忠燕何凤田邹全明
雌激素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2008年
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能有效改善症状。以往通常认为雌激素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的紊乱,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上述机制外,雌激素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防止其凋亡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梁鸿寅王喆甘立霞
关键词:雌激素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受体
人67LR噬菌体结合肽的筛选与功能分析
人67kDa 层粘连蛋白受体(67kDa laminin receptor,67LR)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浸润密切相关。为抑制67LR 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本课题组以人67LR 蛋白为靶分子,...
连继勤何凤田卢忠燕王喆甘立霞
FOXO1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凋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胰岛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揭示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核心问题.FOXO1是胰岛素信号下游的重要靶转录因子,参与胰岛的发育,但在分化成熟的胰岛β细胞中的功能尚未阐明.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FOXO1在胰岛的表达及细胞定位;通过基因介导的转移技术和siRNA干预技术,在培养的大鼠胰腺癌β细胞系(INS-1E)中特异高表达组成性活性的FOXO1(FOXO1-AAA)或抑制其表达水平,观察FOXO1表达水平的改变对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O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仅特异地表达在胰岛内.采用胰岛素与FOXO1的免疫荧光双标结合共聚焦观察进一步揭示,FOXO1主要表达在胰岛的β细胞中.Western印迹显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在体外培养的INS-1E细胞中过表达FOXO1-AAA或其特异的siRNA均能有效地上调或抑制其表达水平.3H-TdR掺入实验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反之,高表达FOXO1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之相应,MTT检测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对细胞存活有显著促进作用,高表达FOXO1对细胞存活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使β细胞凋亡率降低,反之高表达FOXO1使β细胞凋亡率增加.研究结果证实,胰岛β细胞中的FOXO1参与β细胞的存活、增殖、凋亡的调节.病理性高表达FOXO1可能通过阻止β细胞增殖、促进β细胞凋亡从而减少β细胞的数量,在T2DM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卢忠燕甘立霞缪洪明王喆邹全明
关键词:FOXO1胰岛Β细胞增殖凋亡
长程高脂饲料对雌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差异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2008年
目的观察SD雌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探讨形成雌雄大鼠脂肪肝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用光镜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测定第14个月大鼠肝脏组织甘油三酯水平。测定第14个月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定第14个月大鼠肝脏组织匀浆液中线粒体和微粒体的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检测大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水平。结果①长程高脂喂养14个月后雌雄大鼠高脂组肝脏组织出现弥散性的脂肪滴沉积,但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未见纤维化形成,也未观察到明显的局部性肝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等现象;②雄性高脂组大鼠肝脏组织的脂肪泡比雌性大鼠的面积大并且数量多,且雄性高脂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雌性高脂组(P<0.001);③第14个月,雌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高脂雄性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高脂雌性大鼠(P<0.05)。高脂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亦显著高于高脂雌性大鼠(P<0.05);④雌性高脂组大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水平都低于雄性大鼠高脂组,过氧化氢酶水平都高于雄性高脂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长程高脂饲料喂养SD雌雄大鼠能引起典型的脂肪肝的形成,并且雄性高脂组大鼠脂肪肝的程度比雌性高脂组严重,其机制可能与雌性大鼠的外周胰岛素抵抗水平和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低于雄性大鼠有关。
王喆甘立霞卢忠燕何凤田邹全明
关键词:高脂饲料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
长程高脂饲料对雌雄大鼠胰岛功能损害差异的探讨
2008年
目的动态观察长程高脂饲料对雌雄大鼠糖耐量和胰岛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正常SD大鼠100只,抽签式随机分组,其中雄性和雌性大鼠普通饲料组各20只,雄性和雌性大鼠高脂饲料组各30只。每个月动态监测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的变化,在第14个月时进行腹腔注射糖耐量试验(IPGTT),检测葡萄糖耐量减退(IGT)的情况,测定第14个月时的空腹胰岛素分泌量及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液中线粒体和微粒体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结果第14个月时无论普食组或高脂组雄性大鼠腹腔注射糖耐量都受损,而雌性大鼠都未达到糖耐量受损,腹腔糖耐量测试表明雌雄大鼠在120min时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5);14个月时高脂组雄性大鼠空腹胰岛素分泌量显著高于雌性大鼠(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示高脂组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雌性大鼠显著升高(P<0.05);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显示经过长程高脂喂养,雄性大鼠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低于雌性大鼠(P<0.05);胰腺组织匀浆液中线粒体的MDA、细胞质的GSH和CAT的水平雌雄大鼠间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体趋势是无论是普食组还是高脂组,雄性大鼠氧化应激水平都高于雌性大鼠,抗氧化应激水平都低于雌性大鼠。结论雌性大鼠具有抵抗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作用,其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较低可能是机制之一。
王喆甘立霞卢忠燕何凤田邹全明
关键词:胰岛功能氧化应激
层黏连蛋白α4链中αvβ3整合素结合肽的精细鉴定与功能分析
2010年
目的利用点突变、缺失突变及功能实验确定αvβ3整合素在已鉴定人层黏连蛋白α4链(human laminin alpha4,LNα4)G19肽段中的最小结合位点及关键氨基酸残基。方法采用同源序列比较确定G19肽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点突变确定其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缺失突变确定αvβ3整合素结合的最小肽段,并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管样结构形成实验及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实验验证鉴定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G19肽中共存在10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位点。点突变分析发现第4位的I、第10位的H及第16位的Y是αvβ3整合素结合的关键位点,缺失突变分析确定G1124-1137肽段(G14肽)是αvβ3整合素结合的最小肽段,合成的G14肽可以浓度依赖性地促进HUVEC管样结构的形成及CAM的血管生成。结论成功鉴定了αvβ3整合素在LNα4中的最小结合位点及关键氨基酸残基。所鉴定的肽段具有促HUVEC成管样结构及促CAM血管生成的生物学功能。
连继勤戴旭芳黄刚王喆何凤田
关键词:结合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