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昌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花岗岩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岩浆
  • 2篇岩浆作用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中生代
  • 2篇西昆仑
  • 2篇西昆仑造山带
  • 2篇昆仑造山带
  • 2篇花岗岩成因
  • 1篇地球动力学机...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岩石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王国昌
  • 3篇姜耀辉
  • 3篇倪春雨
  • 2篇贾儒雅
  • 2篇赵鹏
  • 2篇周清
  • 2篇刘铮
  • 1篇青龙
  • 1篇朱书奇

传媒

  • 2篇2012年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闽西北与赣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一般认为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域有关,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构造域有关,但是关于这两大构造域的转换时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模式仍然存在很大...
王国昌
关键词:中生代岩浆作用
江西中部新丰街花岗质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被引量:2
2016年
对江西中部新丰街花岗质岩体开展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结果表明,新丰街岩体由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组成;两者均形成于晚侏罗世(~148 Ma);二云母花岗岩SiO_2含量为75.71%~78.36%,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Mg#变化于0.26~0.34,具有较低的Ga/Al比值(绝大部分<2.6×10^(-4))和较低的Zr+Nb+Ce+Y含量(<350×10^(-6)),全岩εNd(t)为-10^-8.2,锆石原位ε_(Hf)(t)为-15.7^-9.4;黑云母花岗岩SiO_2含量为71.25%~74.41%,主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也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Mg#变化于0.32~0.37,同样具有较低的Ga/Al比值(绝大部分<2.6×10^(-4))和较低的Zr+Nb+Ce+Y含量(<350×10^(-6)),全岩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136~0.7153,εNd(t)为-10.0^-8.9,锆石原位ε_(Hf)(t)值为-16.5^-10.9。通过综合研究认为二云母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是由下地壳中变质泥岩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黑云母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是由下地壳中长英质火成岩在相对较高温度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岩体侵位于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陆缘弧构造环境。
朱书奇姜耀辉王国昌倪春雨青龙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被引量:14
2016年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分布。笔者近几年在赣南和闽西北鉴别出一系列早侏罗世镁铁质岩石和A型花岗岩,其中A型花岗岩呈北东向展布,构成一条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中国东南部还存在另外3条A型花岗岩带,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它们与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一样均呈北东向展布,平行于现今海岸线,其中晚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更靠内陆一侧,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几乎与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带重叠,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则分布于沿海地区。通过镁铁质和花岗质岩石成因综合研究,认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可用古太平洋板块反复俯冲-后退模式来解释。
姜耀辉王国昌
关键词:晚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动力学机制中国东南部
西昆仑造山带早寒武世和晚志留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本次工作对西昆仑造山带中两个花岗质岩体(128岩体和库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28岩体是早寒武世侵位的,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库地北岩体侵位于晚志留世,是碰撞后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成果表明,原特提斯洋很有可能在早...
刘铮姜耀峰贾儒雅赵鹏周清王国昌倪春雨
关键词:花岗岩西昆仑造山带早寒武世晚志留世
文献传递
西昆仑造山带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陆缘弧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本次工作首次对西昆仑造山带中两个花岗质岩体(尤仑和丘克苏岩体)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以及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系统研究,从而为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制约。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
贾儒雅姜耀辉刘铮赵鹏周清王国昌倪春雨
关键词:西昆仑造山带晚奥陶世岩浆作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