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丽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旋转胎头
  • 3篇妊娠
  • 3篇胎头
  • 3篇转胎
  • 2篇蛋白
  • 2篇妊娠期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胎头位
  • 2篇胎头位置
  • 2篇胎头位置异常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头位
  • 2篇子宫
  • 2篇细胞
  • 2篇宫内
  • 2篇分娩
  • 1篇弹簧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酶

机构

  • 9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9篇王媛丽
  • 3篇于守丽
  • 3篇董立芹
  • 2篇贾蓓
  • 2篇陈勇华
  • 2篇王绍光
  • 1篇吕少芳
  • 1篇潘显贞
  • 1篇王秀丽
  • 1篇周平
  • 1篇姜学强
  • 1篇曲鑫
  • 1篇周萍
  • 1篇李继俊
  • 1篇杨秋花
  • 1篇丛江琳

传媒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式旋转胎头法对降低母婴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降低母婴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0例胎头位置异常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单胎产妇分为三组。观察组200例,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照Ⅰ组200例,用苏氏旋转胎头法,对照Ⅱ组200例,用汪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对比三组转位成败、产程、新生儿产瘤、血肿、产妇软产道的血肿、裂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转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Ⅰ、Ⅱ组(P<0.01),第一、二产程均短于对照Ⅰ、Ⅱ组(P<0.01),新生儿产瘤、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1),产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1,P<0.05)。结论:用新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转位成功率高,对降低阴道分娩中母婴损伤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立芹于守丽王媛丽贾蓓
关键词:阴道分娩胎头位置异常
新式旋转胎头法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新式旋转胎头法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570例持续性枕后位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苏式组、汪氏组各190例,每组采用不同的徒手旋转胎头方法,比较其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与苏式组、汪氏组比较患者转位成功率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二产程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1)。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患者采用新式旋转胎头法旋转胎头,可明显提高转位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媛丽于守丽董立芹
关键词:旋转胎头枕后位产程分娩
不同时期糖筛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进行糖筛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7月~2008年1月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于孕早期(<16周)之前行50g糖筛(GCT),其确诊的GDM患者为GDM1组,另一组常规于24~28周行首次糖筛,其确诊的GDM患者为GDM2组。同时期未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孕34周后来诊及住院分娩并确诊为GDM的患者为GDM3组,3组GDM患者之间及与正常孕妇作对照进行母儿并发症的比较。结果:GDM1、2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GDM3组。其中GDM1组孕妇的各种并发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在胎膜早破发生率与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GDM1组新生儿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孕期进行糖筛并行相应治疗可大大降低GDM患者母儿并发症,对高危孕妇应于早孕时即行糖筛,并纳入系统管理,可明显降低其母儿并发症及胰岛素的使用量,改善母儿预后。
周萍王媛丽陈勇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母儿预后
妊娠中期注射HBV免疫球蛋白对其宫内阻断作用
2007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开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宫内阻断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孕16周起肌注HBIG,每4周1次至分娩;对照组31例未予用药。结果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t=24.202,P<0.05),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71,P<0.05)。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孕中期多次注射HBIG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王媛丽吕少芳
关键词:乙型免疫球蛋白类妊娠中期阻断疗法
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组织caspase 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子宫腺肌病病人分为对照组及米非司酮5 mg治疗组1、0 mg治疗组和25 mg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组病人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caspase 3表达。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病人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 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Hc=27.42、26.26,q=6.23~8.52,P〈0.05)。10 mg与25 mg治疗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caspase 3阳性表达率与5 mg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3.77~5.44,P〈0.05)。结论服用米非司酮后,病人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caspase 3的表达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可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
王媛丽姜学强王绍光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细胞凋亡米非司酮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管理被引量:2
2008年
周平王秀丽陈勇华王媛丽丛江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DM正常血糖
“新式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临床研究及应用
董立芹于守丽王媛丽杨秋花贾蓓曲鑫潘显贞
一、简要技术说明  “新式旋转胎头法”(又称屈头颈、纱布裹指旋转胎头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产程中当胎头处于持续性枕后、横位并俯屈不良时,根据不同类型骨盆选择不同时机,宫缩间歇,操作者右手食、中指伸入阴道放置胎头的枕骨处,...
关键词:
关键词:胎头骨盆耻骨
一种产科用还纳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科用还纳器,包括箱体与还纳器本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移动块,并且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两个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套设有拉伸弹簧,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王媛丽
文献传递
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其中芳香化酶的表达,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表达芳香化酶及E2,细胞凋亡率为7.52%±0.62%;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芳香化酶mRNA为0.89±0.04,E2为(77.24±10.45)pmol/L,细胞凋亡率为1.20%±0.9%,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P<0.05)。结论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以利用芳香化酶合成内源性E2,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王绍光李继俊王媛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芳香化酶雌二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