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恒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管
  • 3篇一氧化氮合酶
  • 3篇绒毛
  • 3篇外伤
  • 3篇合酶
  • 3篇法医
  • 3篇法医学
  • 3篇法医学鉴定
  • 2篇神经管
  • 2篇神经元
  • 2篇生长因子及其...
  • 2篇受体
  • 2篇外伤性
  • 2篇畸形
  • 2篇畸形发生
  • 2篇及其受体
  • 2篇瓣膜

机构

  • 10篇山东医科大学
  • 7篇山东省高级人...
  • 2篇南通医学院

作者

  • 13篇王宝恒
  • 7篇史桂芝
  • 5篇高英茂
  • 5篇张立平
  • 5篇李振平
  • 5篇于桂英
  • 3篇魏绍义
  • 3篇刘凯
  • 2篇宋卫华
  • 2篇王政
  • 2篇邴鲁军
  • 2篇顾晓松
  • 2篇刘梅
  • 1篇李少玲

传媒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法医学会...

年份

  • 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后脑梗塞的法医学鉴定4例
<正>1 案例资料例1 某男,46岁。被人拳打伤头面部,5小时后突然倒地,语言不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次日被送医院,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右上下肢肌力O级,右侧躯体感觉丧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
王宝恒魏绍义
文献传递
大鼠淋巴管及其瓣膜的动力学研究
1998年
用闭路电视及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并检测了Wistar大鼠的60条肠系膜淋巴管的自律运动和瓣膜的启闭。结果显示:淋巴管运动分为绞窄型和蠕动型两种。其自律运动频率平均8.7±0.3次/min,收缩幅度为27.25%;淋巴管瓣膜的关闭有交叉状、闭合状和半启动状。淋巴管自律运动中,管径大小与两瓣膜之间的间距呈低度相关;淋巴管的收缩、舒张与瓣膜的开放与关闭之间无明显规律,与淋巴液流动之间的关系亦无明显规律。
张立平于桂英李振平王宝恒李娜
关键词:淋巴管自律运动
大鼠迷走神经背核、小肠NOS阳性神经元的组化定位被引量:9
1998年
体内多种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它既是重要的免疫分子,也是新的神经递质。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在大鼠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小肠壁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发现丰富的NOS阳性神经元,其产生的NO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与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共同调节着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李振平于桂英张立平王政王宝恒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迷走神经背核
外伤性智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正>在故意伤害、道路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意外事故中,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而颅脑损伤所致的智能障碍则是法医学鉴定的难题,无论是《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还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职工工伤、职业病伤程度评...
魏绍义王宝恒
文献传递
正常绒毛和葡萄胎中PCNA、AgNORs及DNA含量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史桂芝高英茂王宝恒刘凯李少玲
关键词:绒毛葡萄胎PCNAAGNORSDNA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管畸形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金黄地鼠和过量维生素A酸致畸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及其周围间充质的分布状况。结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正常神经上皮及其内、外界膜和周围间充质中;实验组在服药22小时后,上述各部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含量均明显减少。说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神经管正常发生密切相关;其含量的减少可能是过量维生素A酸致神经管畸形的机制之一。
史桂芝刘凯高英茂王宝恒邴鲁军宋卫华许冬梅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BFGF受体
用mRNA差异显示法寻找人绒毛膜上皮癌与孕早期绒毛组织间的差异基因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寻找人绒毛膜上皮癌 (JAR)与孕早期绒毛组织间的差异基因。 方法 采用 m RNA差异显示法 (m 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DD- PCR) ,即分别提取正常孕早期绒毛及绒毛膜上皮癌的总 RNA ,在oligod T1 5 作用下分别合成相应的 c DNA ,并以其为模板利用试剂盒中的 2 0对引物组合和α- 32 Pd ATP,Taq酶等进行PCR,将两者的 PCR产物在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PAG)上电泳 ,放射自显影后寻找两者间的差异片段 ,回收差异片段进行二次 PCR,对二次 PCR产物先采用反杂交法初步筛选后再用 Northern Blot鉴定。 结果 从 PAG上切下 32条差异条带 ,经反杂交初步筛选出 11个阳性片段 ,对 11个阳性片段分别做 Northern Blot鉴定 ,其中 1个片段(T2 6 )的基因长度约 1.2 kb,其在绒毛膜上皮癌中的表达远高于正常绒毛组织。 结论  T2
史桂芝高英茂顾晓松刘梅王宝恒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法绒毛膜上皮癌绒毛
淋巴管和瓣膜的动态观察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NOS)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大鼠肠系膜淋巴管运动及其瓣膜的动态特点;探讨NO对淋巴管的作用及NO在淋巴管及其支配神经的分布。方法用倒置显微镜和图像处理系统对肠系膜及其瓣膜进行动态观察和检测,并取肠系膜淋巴管、胸中段脊髓、延髓、脊神经节和腹腔神经节行NADPS-d组化染色。NADPH-d染色的肠乐膜淋巴管作电镜观察。结果淋巴管收缩频率5~12次,平均为8.7±0.3次。淋巴管运动时瓣膜下游的淋巴管收缩幅度较瓣膜上游的淋巴管收缩幅度大 27.6%。施加 L-Arg后淋巴管口径由2.49±1. 29象素增加到 3. 22± 1.18象素,淋巴管舒张 36.1%。淋巴管管径与两瓣膜间距离的相关关系r=0.297,呈低度相关。瓣膜的关闭和开放与淋巴管的收缩和舒张无明显规律,淋巴液的流动不因淋巴管的收缩而单方向流动。肠系膜淋巴管和瓣膜的内皮细胞以及其周围和附壁的神经纤维皆呈NOS阳性反应。迷走神经背核、胸中部脊髓侧角、腹腔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神经元的胞浆及突起皆为NOS阳性反应。电镜下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内NOS反应产物,为致密颗粒构成的大小和形状不一的块状结构。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瓣膜的开放和关闭除了机械因素外可能有其他调节因素。NO可舒张淋巴管,NO既是?
于桂英张立平李振平王宝恒王政李娜
关键词:淋巴管瓣膜神经元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外伤性智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魏绍义王宝恒
绒癌相关基因片段T26的克隆和测序
2001年
目的 对绒癌相关基因片段T2 6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 方法 利用T A克隆将绒癌相关基因片段T2 6连接入PGEM T载体 ,酶切鉴定并测序 ,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较 ,分析所得到的片段。 结果 绒癌相关基因片段T2 6的核苷酸序列与scar、rps4、ccg2基因的 3’端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 99%以上。 结论 T2 6及scar、ccg2。
史桂芝高英茂顾晓松刘梅王宝恒
关键词:克隆绒癌绒毛SAR测序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