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幸双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硬膜
  • 5篇硬膜外
  • 5篇气管
  • 4篇矢状
  • 4篇气管插管
  • 4篇静脉
  • 4篇插管
  • 3篇硬膜外镇痛
  • 3篇镇痛
  • 3篇麻醉
  • 3篇CT三维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上气道
  • 2篇矢状面
  • 2篇矢状位
  • 2篇喷射通气
  • 2篇子痫
  • 2篇吸入麻醉

机构

  • 7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王幸双
  • 9篇汪小海
  • 7篇杨芬
  • 6篇魏磊
  • 4篇佟琪
  • 4篇朱斌
  • 4篇赵建华
  • 3篇李文媛
  • 3篇徐鑫
  • 2篇李文媛
  • 2篇赵李红
  • 2篇徐鑫
  • 2篇谢阳
  • 2篇吴一帆
  • 2篇闫芳
  • 1篇杨云
  • 1篇苏惠斌
  • 1篇宋晔
  • 1篇钱利军
  • 1篇方志源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镇痛方法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控制和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静脉和关节腔内3种镇痛方法,对减轻全膝置换术后疼痛和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反应趋向平衡的效果差异。方法:将60例择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硬膜外组:硬膜外腔推注负荷量吗啡,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静脉组:静脉滴注负荷量曲马朵,术毕接静脉镇痛泵;关节腔组:关节腔内注射镇痛混合液,回病房后,按需静脉滴注阿片类镇痛药。记录3组患者术后6,18,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值。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麻醉开始即刻,术后6 h,18 h,24 h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浓度。结果:硬膜外组术后6,1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静脉组又低于关节腔组。术后各组TNF-α、IL-1β、IL-6和IL-8浓度均升高,但术后6、18 h硬膜外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静脉组又明显低于关节腔组。术后24 h上述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控制和炎性因子反应的调控均有一定效果,其中硬膜外镇痛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静脉镇痛优于关节腔内镇痛。
杨芬王幸双魏磊赵建华方志源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
上呼吸道矢状面解剖学特点与声门暴露程度及插管次数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了解上呼吸道矢状面解剖学特点,分析其与声门暴露程度及插管次数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5例,年龄2~78岁,利用AW4.4workstation的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呼吸道矢状位图像,在重建图像上选择正中矢状位并进行以下8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上中切牙至会厌根部距离(D1)、会厌根部至声门中点距离(D2)、下颌骨下缘至声门中点距离(D3)、下颌骨长度(D4)及角α、β、γ、δ。术前检查患者头颈部后仰是否受限,记录插管时普通喉镜下声门暴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次数、插管失败例次。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分析解剖学参数等指标与声门暴露程度及插管次数的关系。结果155例患者插管时声门暴露程度为I~Ⅲ级,插管次数均≤2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判别分析显示,角α、β、γ、δ、年龄、头颈部活动度等指标对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判别符合率为72.9%;D1/D2、D4/D2、角β、δ、年龄、头颈部活动度、声门暴露程度等对插管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判别符合率为92.3%。结论上呼吸道矢状位解剖学参数中DI/D2、D4/D2、角a取7、8等与声门暴露及插管次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将这些解剖学特点结合患者年龄和头颈部活动度共同分析,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气道评估手段。
王幸双汪小海李文媛徐鑫佟琪朱斌
关键词:CT三维重建气管插管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气道矢状位解剖结构分析:CT三维重建法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行头颈部上气道螺旋CT扫描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1例(强直组),无困难气道因素普通患者41例(对照组),年龄20 ~ 60岁,男性,采用AW 4.4 workstation 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气道正中矢状位图像,并测量以下10项指标:上中切牙至会厌根部的弧线距离(D1)和直线距离(D2),上颌骨长度(D3),下颌骨长度(D4),会厌根部至声门中点的距离(D5),下颌骨下缘至声门中点的距离(D6),上切牙下缘、会厌根部、声门中点三者分别以会厌根部和上切牙下缘为交点所成角的度数(角α、β),上切牙下缘、下颌骨下缘最远端、声门中点三者以下颌骨下缘最远端为交点所成角的度数(角γ),上切牙下缘、硬腭后缘、会厌根部三者以硬腭后缘为交点所成角的度数(角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强直组D1、D2、D3、D4和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6、角α和角δ增大,角β和角γ减小(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具有特异性改变,选择相应弯曲度大的喉镜镜片可能有助于气管插管的成功.
王幸双汪小海李文媛佟琪朱斌
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脉注射后呛咳反应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麻醉诱导时前臂静脉和足背静脉芬太尼静注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方法 ASAⅠ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前臂静脉组(Ⅰ组)、足背静脉组(Ⅱ组),两组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均为3μg/kg,用药速度均为2s内推入,Ⅰ组于前臂静脉给予芬太尼,Ⅱ组于足背静脉给予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0)、芬太尼注射前(T1)及后0.5min(T2)、1min(即插管前,T3)、插管后1min(T4)和2min(T5)时的心率、收缩压及呛咳情况。结果Ⅰ组芬太尼推注后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及强度显著大于Ⅱ组。结论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3μg/kg,2s内)足背静脉注射较前臂静脉注射能减少芬太尼给药后其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度。
汪小海王幸双
关键词:芬太尼呛咳反应前臂静脉足背静脉
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外周血中IL-17和Fox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欲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患者60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术后给予镇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R组:0.15%罗哌卡因;RS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 L,以上两组硬膜外泵自控镇痛;C组:地佐辛10 m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qd×2 d。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醉开始即刻(T_0),术后6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Foxp3表达水平。T1、T_2、T_3、T_4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结果:R组和RS组T1、T2、T_3、T_4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RS组T_1、T_2、T_3时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3组患者T_1较T_0时IL-17水平明显升高、Foxp3水平明显降低(P<0.05),T2、T3、T4较T1时IL-17水平逐渐减低、Foxp3水平逐渐升高。C组,T_4较T_2、T_3时IL-17水平明显降低、Foxp3水平明显升高(P<0.05);T4较T0时IL-17水平明显升高、Foxp3水平明显降低(P<0.05)。R组、RS组,T_3较T_2时,T_4较T_0、T_2、T_3时IL-17水平明显降低、Foxp3水平明显升高(P<0.05)。T3、T4,RS组较R组和C组,R组较C组IL-17水平明显降低、Foxp3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有效而明显地调控IL-17和Foxp3的表达,能缓解剖宫产术后重度子痫前期的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杨芬赵李红魏磊王幸双赵建华
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子痫前期白细胞介素17
不同麻醉方法对结直肠肿瘤腔镜手术患者IL-17和IL-23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结肠、直肠肿瘤腔镜手术中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全凭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IL-23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成3组(n=20):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A组):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泵注维持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镇静;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镇静,芬太尼镇痛;全凭吸入麻醉组(C组):术中吸入笑气、氧气和七氟烷维持麻醉。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17和IL-23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前(T0)三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处于高水平,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T0相比,手术开始后60 min(T1)、术后30 min(T2)和术后24 h(T3)三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明显降低,其中T1时上述指标明显低于T2和T3时,T2时明显低于T3时(P<0.05);与C组相比,A、B组两组患者在T1、T2两时间点血浆IL-17和IL-23浓度明显降低,且A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5);而在T3时间点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麻醉方法均可明显降低IL-17和IL-23浓度,故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有抑制促炎性反应作用,其中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好于全凭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好于全凭吸入麻醉。
杨芬魏磊王幸双赵建华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
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气管导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
2013年
本研究观察了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选择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实施骨科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Ⅲ级,年龄60~86岁,根据是否应用地佐辛及给药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1组(D1组)、地佐辛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1组和D2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约半小时分别予以地佐辛0.1 mg.kg-1和0.2mg.kg-1静脉注射;C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不予以地佐辛静脉注射。结果显示术毕前应用地佐辛(0.1 mg.kg-1和0.2 mg.kg-1)对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汪小海王幸双徐鑫
关键词:地佐辛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
不同麻醉方法对大肠癌手术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大肠癌手术中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全凭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IL-23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分成3组: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A组,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泵注维持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镇静)、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镇静,芬太尼镇痛)、全凭吸入麻醉组(C组,术中吸入笑气、氧气和七氟烷维持麻醉。对照组由健康体检者组成。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17和IL-23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前(T0)试验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间点相比,手术开始后60 min(T1)、术后30 min(T2)和术后24 h(T3)试验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明显降低,其中上述指标T1时明显低于T2和T3时,T2时明显低于T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T1、T2时间点A、B 2组患者血浆IL-17和IL-23浓度明显降低,且A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3时间点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可明显抑制IL-17和IL-23释放,故对大肠癌有抑制作用,其中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好于全凭静脉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好于全凭吸入麻醉。
杨芬闫芳魏磊王幸双赵建华
血氧饱和度一体式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氧饱和度一体式电极装置,包括头圈、电极片,所述头圈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头圈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极片卡设在卡槽内且凸出所述卡槽;所述头圈具有开口,所述头圈的两端通过松紧调节件连接,通过调节所述松紧...
谢阳谢依彤杨芬王幸双吴一帆倪亚平姜文强
老年患者上气道矢状面解剖学结构增龄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临床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行上气道螺旋CT扫描患者142例,男71例,女71例,年龄20-94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44岁)、中年组(45~64岁)和老年组(65-94岁),采用AW4.4 workstation的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气道矢状位图像,在重建图像上选择正中矢状位图像并进行以下6项指标的测量和计算:上中切牙至会厌根部的弧线距离(D1)、直线距离(D2)及两者之间的比值(D1/D2)、上颌骨的长度(D3)、下颌骨的长度(D4)、会厌根部至声门中点的距离(D5)。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的D1和132值均明显增大,中年组和老年组的195值均明显增大(P〈0.05)。三组患者的D1/D2值、D3和134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男性D1、D2和D5值均明显大于女性,青年组男性D1/D2均值明显大于女性(P〈0.05)。三组患者组内男女D3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老年组男性D4均值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上气道解剖学结构具有增龄性改变,了解其变化特点有益于临床气管插管的实施。
王幸双汪小海李文媛佟琪朱斌
关键词:CT三维重建气管插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