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骨折
  • 2篇动脉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3D打印
  • 2篇CT
  • 2篇CT引导
  • 2篇CT诊断
  • 2篇穿刺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凋亡
  • 1篇定位针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对比剂

机构

  • 14篇溧阳市人民医...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4篇王新明
  • 10篇李栋
  • 4篇王帅
  • 3篇刘希胜
  • 3篇张文玺
  • 3篇刘杰
  • 1篇沈黎明
  • 1篇丁锋
  • 1篇丁锋
  • 1篇徐清华
  • 1篇胡颜江
  • 1篇邢伟
  • 1篇徐文奎
  • 1篇丁峰
  • 1篇张景刚
  • 1篇查俊华
  • 1篇俞同福
  • 1篇张伟
  • 1篇史玲珊
  • 1篇潘华

传媒

  • 2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肝脏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轴定位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降低肺深部病灶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分析同轴定位针在降低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行CT引导下经皮肺深部病灶穿刺活检的患者71例。所有病例按穿刺切割是否使用同轴定位针分为2组:穿刺切割使用同轴定位针35例(A组),穿刺切割时不使用同轴定位针36例(B组)。对比统计分析2组穿刺活检后气胸、肺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活检气胸发生率为8.57%(3/35),B组为27.78%(1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出血发生率为11.43%(4/35),B组为33.33%(12/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深部病灶的穿刺活检中使用同轴定位针能有效降低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栋俞同福张伟王新明胡颜江
关键词:肺肿块穿刺活检CT引导
脾梗塞的CT诊断6例分析
2001年
王新明
关键词:CT脾梗塞
三维打印镜像模型在锁骨骨折微创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全固定是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微创化。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12例单侧锁骨骨折患者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所有骨折锁骨仅显露表面而不剥离锁骨床,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三段小切口,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操作以保护锁骨血运,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及骨折模型,在两个模型距离胸锁关节1 cm、3 cm、5 cm处做横截面测量长短轴,并进行双侧对照,偏差<10%再进行镜像模型手术预演,在镜像模型表面描绘出骨折线并进行接骨板预弯、钻孔、固定等实际操作,记录每个螺钉的长度和位置,术中调节钻头伸出套筒的长度为模型相应钉道记录的螺钉长度,以防止钻入过深而损伤锁骨下血管,从而实现尽可能少的组织剥离和最优化的固定。结果:将锁骨胸骨端左右侧3个层面的长短轴数据汇总,成对样本共6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78,成对样本中PC1、PC3、PC5的LL-RL及LS-RS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左右两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采用微创操作固定,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良好,螺钉长度合适,使用的接骨板及螺钉与术前预演一致。结论:通过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与骨折模型,在无骨折区测量对比,对于偏差<10%的病例,在镜像模型上进行手术演练,获得预弯的接骨板与螺钉长度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手术中,从而实现MIPPO操作的目的。
张文玺王新明李栋刘杰沈黎明
关键词:3D打印锁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预弯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23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明确诊断并作治疗评价。结果23例患者的下肢动脉CTA图像血管轮廓清晰,血管腔内的病变以及对病变血管的形态,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均显示良好。23例患者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其中7例行血管腔内治疗。结论MDCTA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行血管介入治疗和手术前患者筛选的主要方法。
徐清华吴醒黄彧禾王新明丁锋潘华查俊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miR-143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靶点HIF-1α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miR-143对肾癌GRC-1细胞增殖凋亡及其靶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转染miR-143的模拟物于肾癌细胞株GRC-1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 PCR)法检测转染的效果,根据实验将GRC-1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组、miR-143对照组和miR-143转染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q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3与HIF-1α基因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143转染组的miR-143水平高于未转染组和miR-143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比较,miR-143转染组的增殖率降低而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瞬时过表达miR-143可降低GRC-1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HIF-1α是miR-143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miR-143可以调控肾癌GRC-1细胞的增殖凋亡,而HIF-1α是miR-143的直接靶点。
李栋刘希胜王新明王帅陶肖馨
关键词:肾癌增殖凋亡MIR-143缺氧诱导因子1Α
6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6年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PHNC)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胃肠道和胰腺等,发生于肝脏临床罕见,且多为胃肠道转移而来,原发性的非常罕见,两者病理上鉴别有一定难度,CT检查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李栋王新明邢伟张景刚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原发性肝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液化坏死转移性肝癌
256层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在256层多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CTA的表现。方法选取96例以心绞痛入院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对冠状动脉斑块的钙化积分和斑块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AP组在非钙化斑块发生率、混合性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SAP组。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有效鉴别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心绞痛的诊治提供依据。
王帅王新明李栋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
基于3D打印的骨折复原技术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胫腓骨远端的骨折复原模型用于术前规划和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治疗的35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胫腓骨全长的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通过Mimics15.0软件将双侧胫骨上端距离膝关节5、10、15cm处做横截面,记录符号为PT5、PT10、PT15,并测量对比左侧与右侧长轴(LLvs.RL)、短轴(LSvs.RS)。通过Mimics15.0软件生成3D模型的STL文件,打印出实际尺寸的胫腓骨远端骨折部位和健侧胫腓骨镜像模型。在镜像模型上绘制骨折线并进行术前演练。术中采用术前预演的置入物,实际测量螺钉长度及摄片与术前预演对比。结果对胫骨近端的左、右侧3个层面(PT5、PT10、PT15)的长短轴进行数据汇总,按照每个层面的相同轴分组,每组数据及成对数据差值均符合正态分布,每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95,相关性极强。成对样本中PT5、PT10、PT15的LL与RL比较及Ls与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复查x线片示置入物贴服程度及螺钉长度与术前设计符合,手术使用螺钉长度偏差均在容许范围,钢板贴服良好,内固定满意。结论健侧镜像模型作为骨折解剖复位后的模型进行术前预演及置入物的准备,具备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而3个层面长、短轴对照使双侧相似性比较变得简单、有效,避免了直接采用健侧镜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的盲目性。
张文玺王新明吉跃平李栋刘杰王帅
关键词:踝关节
口服对比剂在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口服对比剂在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将所有的患者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 m L阳性对比剂即2%碘伏醇溶液;B中48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 m L阴性对比剂即温水。结果口服对比剂MSCT平扫组(A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91.18%,特异度43.75%,阳性预测值77.5%,阴性预测值70%符合率76%;单纯CT平扫组(B组)诊断急性阑尾炎情况患者的敏感度92.59%,特异度38.10%,阳性预测值65.79%,阴性预测值80%,符合率68.75%。两组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没统计学差异(χ~2=0.64,P=0.42)。结论 128排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口服阳性对比剂和口服阴性对比剂这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李栋王新明徐文奎丁峰史玲珊
关键词:口服对比剂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
脾脏肿瘤11例的CT诊断
2001年
目的 研究脾脏肿瘤的CT诊断。方法 复习 11例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结果 脾脏恶性淋巴瘤 3例、血管瘤 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例、淋巴管瘤 1例、转移瘤 4例。结论 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王新明
关键词:脾脏肿瘤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