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CDCA8 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8,CDCA8)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GEPIA数据库中下载卵巢癌转录组数据集,分析CDCA8 mRNA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K-M数据库分析卵巢癌CDCA8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生存率的差异。ULACAN数据库筛选卵巢癌中与CDCA8的共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TIMER数据库中通过Spearman法分析卵巢癌中CDCA8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关系。选择2022年1-8月本院收治的7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卵巢癌组;另选同期7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分析CDCA8在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卵巢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CDCA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ELISA法分析。结果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CDCA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89(3.23,4.42)和0.84(0.53,0.91),卵巢癌组织中CDCA8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CDCA8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23个月和20.56个月,卵巢癌CDCA8 mRNA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降低(HR=1.18,P=0.011)。卵巢癌中与CDCA8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的共表达基因427个,共表达基因富集的CC包括核浆、核、细胞质、着丝粒和纺锤体,MF包括蛋白结合、ATP结合、微管结合、染色质结合和ATP酶活性,BP包括细胞分裂、G2/M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转变、DNA复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组织和染色体隔离,KEGG包括细胞周期、DNA复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和p53信号通路。卵巢癌中CDCA8 mRNA与B细胞(r=0.108,P=0.001)、CD4+T淋巴细胞(r=0.107,P=0.001)及巨噬细胞(r=0.117,P=0.001)浸润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CDCA8高度表达50例,中度12表达、低度表达13例,高表达率为82.67%,75例卵巢癌旁组织
- 刘少娟王景郭哲曹杜鹃
- 关键词:卵巢癌标志物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上述患儿确诊后给予相应临床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氧疗、给予机械通气、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给予抗生素等。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好转所占比例(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分别占60.0%、33.3%、6.7%)为93.3%;对照组治愈+好转所占比例(治愈12例、好转9例、无效9例,分别占40.0%、30.0%、30.0%)为70.0%。观察组患儿的治愈+好转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此类患儿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 王景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共80例,随机将上述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除了常规疗法,还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位(281±32)μmol/L、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位(219±31)μmol/L。对照组患儿干预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位(285±26)μmol/L、对照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位(254±31)μmol/L。观察组干预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王景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新生儿肺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新生儿肺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儿在治疗后体温改变情况,记录患儿体位恢复到正常情况下所需时间,对患儿进行X线胸片复查。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痊愈占42.5%;显效占27.5%;好转占22.5%;无效占7.5%。对照组患儿痊愈占27.5%;显效占25.0%;好转占20.0%;无效占27.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王景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 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5
- 2009年
- 针对2003~2007年收治因意外伤害住院的68例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 张文霞王景
-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措施
- 利福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利福霉素钠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美罗培南,每次20 mg/kg同生理盐水100 mL配伍,每8 h 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利福霉素钠,每次15 mg/kg同生理盐水100 mL配伍,12 h 1次每。两组均经10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乳酸(LACT)、降钙素原(PCT)、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2%vs 83.33%,P<0.05)。经治疗,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LACT、PCT、H2S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下降最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利福霉素钠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郭倩齐玉敏张靖陈克云王岩冯园王景
- 关键词:注射用美罗培南化脓性脑膜炎降钙素原硫化氢
- 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对医院感染的预防
- 2009年
- 目的:严格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的无茵操作,确保护理安全。方法:探讨儿科护士临床护理中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增强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确保患儿护理安全。结果:院内感染患儿减少。结论:医院感染率下降。
- 张文霞王景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评定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共10例、所占比例为33.3%;有效18例,所占比例为60.0%;无效22例,所占比例为6.7%。对照组基本治愈共6例、所占比例为20.0%;有效15例,所占比例为50%;无效9例,所占比例为30.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陛脑病患儿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王景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新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等,观察组患儿实施改良的穿刺、固定、封管方法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中发生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5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儿中发生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19例,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3例,II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2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13例,II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6例。结论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和封管方法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王景
-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效果
-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NRDS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NIPP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大剂量组患儿牛肺表面活性剂剂量为100 mg/kg,中剂量组为70 mg/kg,小剂量组为40 mg/kg。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并比较其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血清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大剂量组明显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痊愈率、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23.3%、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NIPPV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状态,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可减少患儿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
- 张靖张焕新王景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