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殿琛

作品数:2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腹股沟
  • 9篇修补术
  • 9篇腹股沟疝
  • 8篇疝修补
  • 7篇补片
  • 6篇手术
  • 6篇疝修补术
  • 5篇无张力
  • 5篇复发
  • 4篇疼痛
  • 4篇无张力修补
  • 4篇无张力修补术
  • 4篇腹壁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永州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3篇王殿琛
  • 18篇陈亚柯
  • 10篇陈建民
  • 8篇陈健民
  • 5篇蒋亚男
  • 4篇李伟杰
  • 3篇洪楠
  • 3篇张红月
  • 3篇韩雨倩
  • 2篇张涛
  • 2篇徐迅迪
  • 2篇符洋
  • 2篇杨耀辉
  • 2篇刘国兴
  • 2篇邓元生
  • 2篇刘琪
  • 2篇谢承志
  • 1篇郑伟
  • 1篇张辉
  • 1篇李利梅

传媒

  • 9篇中华疝和腹壁...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比较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查找比较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TAPP中应用的临床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1项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包括256例患者。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显示,自固定补片组与普通聚丙烯补片组患者在复发率[OR=0.31,95%CI(0.03~3.06),P=0.32]、手术时间[MD=1.25,95%CI(-5.20~7.71),P=0.70]及血肿发生率[OR=0.62,95%CI(0.16~2.46),P=0.49]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TAPP中的复发率、手术时间及血肿发生率等方面相似,但本研究入组患者数量较少,尚需大样本长期研究证实。
王殿琛李利梅陈建民陈亚柯张轶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疝修补术META分析
MMP-2和TIMP-2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腹直肌前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2至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腹股沟疝手术者,取材部位均为下腹部腹直肌前鞘,面积5 mm×10 mm。本研究设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48例,对照组无疝患者1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腹直肌前鞘中MMP-2 mRNA、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直疝组MMP-2mRNA为3.098±1.289,TIMP-2mRNA为0.641±0.308。2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者在斜疝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MMP-2mRNA为2.710±1.058,TIMP-2mRNA为0.628±0.223,2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者MMP-2mRNA为3.358±1.054,TIMP-2 mRNA为0.507±0.224,2者与无家族史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直疝患者腹直肌前鞘中MMP-2 mRNA呈高表达,TIMP-2 mRNA呈低表达,表明2者的作用导致了机体胶原代谢的紊乱,是腹股沟直疝发生的重要因素。与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发展无明显关系。吸烟者MMP-2 mRNA表达增高、TIMP-2 mRNA表达降低,表明吸烟是腹股沟疝发生的因素之一。有家族史者MMP-2 mRNA呈高表达、TIMP-2mRNA呈低表达,表明腹股沟疝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韩雨倩陈健民王殿琛陈亚柯张红月
关键词:MMP-2基因TIMP-2基因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李金斯坦修补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比较自固定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在女性腹股沟疝李金斯坦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原发性单侧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PG组(采用自固定补片)和PL组(采用普通聚丙烯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使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切口感染、血清肿等),并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慢性疼痛、异物感、日常活动情况及疝复发情况。结果116例患者中,9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PG组48例,PL组51例。PG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PL组(P=0.045),但2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尿储留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1周静息时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ore,VAS)及术后1周咳嗽时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PG组的异物感发生率高于PL组(P=0.031),但2组的VAS评分≥3分的比例和影响日常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时,2组的异物感发生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和影响日常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仅PL组复发1例,2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在女性腹股沟疝李金斯坦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的效果同普通聚丙烯补片近似,且手术时间缩短,具有应用价值。
王殿琛陈建民陈亚柯张轶
关键词:腹股沟疝女性
TRPV5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TRPV5是一种高度钙离子选择性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主要表达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和维持体内钙离子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相关。为了阐明其在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形成过程...
王殿琛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TRPV5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肿瘤发生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56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聚丙烯小平片无张力修补股疝56例临床资料,观察其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满意。随访6~24个月,无切口感染、慢性疼痛、股疝及腹股沟疝复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聚丙烯小平片修补股疝简单易行,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洪楠陈健民王殿琛陈亚柯蒋亚男
关键词:疝修补术聚丙烯类
自固定补片Sublay 修补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探讨自固定补片Sublay修补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的效果。2013年11月至2018年3月,应用自固定补片行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修补24例,随访内容包括异物感、慢性疼痛、切口疝、生活质量及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显示,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面积为(27±10)cm2,手术时间为(148±61)min。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或血清肿发生。随访时间(28±16)个月,完成随访22例,无肿瘤复发、慢性疼痛及切口疝发生,3例有异物感。结果表明,自固定补片对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行Sublay修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王殿琛屈攀李少华陈建民陈亚柯张轶
关键词:腹壁肿瘤补片腹壁缺损
3种不同层次间放置补片治疗腹壁疝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层次间放置补片治疗腹壁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壁疝修补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肌肉前放置补片(Onlay)28例,腹壁肌肉间放置补片(Inlay)27例,腹壁肌后放置补片(Sublay)32例。比较分析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出现切口血肿2例,脂肪液化6例,浅表感染1例,经外科换药处理后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有3例复发。结论3种不同术式都能有效治疗腹壁疝,Sublay手术疼痛轻,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更具有优势;但腹壁疝病情复杂,临床应加强术前病例的筛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后管理以预防和减少疝复发。
陈亚柯陈建民王殿琛张轶屈攀唐健雄
关键词:腹壁疝疼痛疝修补疝复发
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及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2000年1月至2024年7月的临床对照研究,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2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或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随后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中“meta”包(V6.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进行数据整合,共计1735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4813例,开放式手术5870例、腹腔镜手术6671例。机器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再入院率、血肿发生率与开放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机器人比腹腔镜SMD=22.40,95%CI(15.43~29.37),P<0.01;机器人比开放式SMD=1.19,95%CI(0.71~1.68),P<0.01]。机器人手术的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手术更短[SMD=-0.47,95%CI(-0.84~-0.09),P=0.01],但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07~0.40),P=0.16]。此外,机器人手术的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25~1.01),P=0.05]。结论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孙昭刘琪王殿琛姜建武符洋
关键词:疝修补术机器人手术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与周围神经的关系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0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注意保护神经,术后进行3、6、12 个月3 次随访.结果:本组患者...
陈健民王殿琛陈亚柯李伟杰蒋亚男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慢性疼痛周围神经
聚丙烯小平片与改良Kugel补片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聚丙烯小平片与改良Kugel补片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原发性单侧成年股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小平片组(采用聚丙烯小平片)和Kugel组(采用改良Kugel补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1周)、使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切口感染、血清肿、股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并在术后3个月、1年及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慢性疼痛、异物感、生活质量及疝复发情况。结果 99例患者中,97例完成随访,纳入分析,其中Kugel组患者48例,小平片组49例。小平片组的手术时间短于Kugel组(P=0.030),但2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尿储留发生率、术后1周静息时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术后1周咳嗽时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切口感染、血清肿及股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时,2组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异物感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36-item short-form general survey,SF-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均为2年,随访期间2组均无疝复发。结论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聚丙烯小平片同改良Kugel补片的效果近似,且手术时间一定程度缩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殿琛张轶陈建民陈亚柯
关键词:股疝改良KUGEL补片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