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琨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基因
  • 5篇突变
  • 5篇线粒体
  • 5篇基因突变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动脉
  • 3篇线粒体基因突...
  • 3篇解剖学
  • 2篇断层解剖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线粒体DNA
  • 2篇聚合酶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琨
  • 5篇于德民
  • 5篇刘德敏
  • 4篇汤新之
  • 4篇李云生
  • 2篇杨慧
  • 2篇陈仲欣
  • 2篇李崇谦
  • 2篇于珮
  • 2篇贺能树
  • 1篇王长月
  • 1篇祁艳斌
  • 1篇马跃美
  • 1篇邢秋玲
  • 1篇田德润
  • 1篇聂秀玲
  • 1篇李明珍
  • 1篇郑辉

传媒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局解手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缺乏与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适当的碘摄入水平,碘缺乏与碘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形态与功能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外关于碘缺乏与甲状腺疾病的认识已经较为清楚,但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尚无定论。迄今的研究...
王琨
关键词:碘缺乏碘过量甲状腺疾病
医学影像专业心脏应用解剖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2001年
心脏及心脏血管实验教学与临床应用相脱节是以往解剖教学的弊端.此研究使医学影像专业学生通过新鲜心脏标本操作及观察,直观、确切地掌握心脏及心脏血管形态、结构,通过心脏标本、断层标本及X光片、CT片三层次的观察,自然地完成解剖学形态向临床应用的过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
王长月王琨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心脏解剖实验教学
后髓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为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和脊髓血管病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未离断的脊髓标本上解剖观察后髓动脉的起源、分布特点,以及后外侧动脉的位置与形态。结果:后髓动脉分布均匀,主要出现于第3~11肋间动脉,其中以第9肋间动脉最多29支。相邻两后髓动脉多相距1~2个节段动脉。在脊髓胸腰部可见后髓动脉呈典型的“发卡”样折曲。脊髓后外侧动脉由后髓动脉的升、降支吻合而成,它位于后根附着处的前方。结论:后髓动脉数量多,分布均匀,这些特点有助于脊髓血管造影时对后髓动脉的辨认和将其与前髓动脉相区别。
王琨李崇谦李云生陈仲欣贺能树
关键词:脊髓血管节段动脉
国人海马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杨慧田德润王琨李云生
关键词:解剖学海马结构断层解剖
线粒体糖尿病基因突变及发病机制研究
于德民刘德敏于珮李明珍王琨邢秋玲郑辉
该课题组利用PCR-RFLP、亚克隆及测序方法对478例2型糖尿病人与348例早发糖尿病患者中和637例对照者的线粒体多个位点基因突变筛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线粒体糖尿病特征及在天津地区的突变率,对筛查发现的5例具有突变的...
关键词: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临床基因诊断技术
2002年
目的 :了解线粒体基因突变在我国2型糖尿病 (DM)人群中的存在情况 ,并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PCR -RFLP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178例2型DM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的线粒体DNA突变热点区域tRNALeu(UUR)基因及其邻近区域内(nt2995~3494)4个位点 ,即nt3243、3316、3394、3426进行突变筛查。结果 :在178例2型DM患者中发现5例nt3316G→A突变 ;对照组中未检出任何突变(P<0.05)。nt3316G→A突变频率为2 81% ,突变使非极性的丙氨酸被极性的苏氨酸所取代 (GCC→ACC)。结论 :nt3316G→A突变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之一。该方法简便易行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王琨汤新之刘德敏于德民祁艳斌
关键词:糖尿病基因诊断技术线粒体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胸腰段后髓动脉的起源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为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和椎管内显微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尸体标本30例,于节段性动脉内逐一注入红色乳胶,在完整脊髓上解剖观察。结果:每例脊髓胸腰段的后髓动脉数目5~13支,平均8.4支。后髓动脉起始情况分3型10亚型,其中后髓动脉与前髓动脉由同一肋间后动脉发出仅34支(13.5%)。胸下部及腰部后髓动脉呈典型“发卡”样折曲。后髓动脉平均外径0.37±0.12mm。约1/3标本在T_(11)~L_3间有1支后髓动脉较粗(>0.5mm),它是脊髓后下部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多数后髓动脉单独起始,较大的后髓动脉应引起注意。
王琨李崇谦李云生陈仲欣贺能树
关键词:胸腰段解剖学
2型糖尿病中线粒体DNA的3316G→A和3394T→C点突变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线粒体DNA点突变 (3 2 43A→G、3 3 16G→A、3 3 94T→C和 3 42 6A→G)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无血缘关系的 4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同时选择 43 0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 ,用PCR RFLP筛选点突变。结果  2型糖尿病组 3 3 16点突变发生率为2 .72 % (13 / 478) ,3 3 94点突变发生率为 2 .5 1% (12 / 478) ;两种点突变在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 0和 0 .47%(2 / 43 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2型糖尿病组 3 42 6点突变发生率为 0 .42 %(2 / 478) ;对照组未见该突变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中皆未发现 3 2 43A→G突变。结论 线粒体DNA 3 3 16G→A和 3 3 94T→C突变与天津地区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于德民于珮刘德敏王琨汤新之
关键词:2型糖尿病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基因缺陷
国人胸腰段脊髓后髓动脉应用解剖
王琨
2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线粒体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具有自我自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它编码多种与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的酶蛋白亚单位.由于氧化磷酸化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线粒体基因缺陷与糖尿病(DM)发生发展...
王琨
关键词:线粒体DNA基因突变2型糖尿病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