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瑜贵

王瑜贵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移植
  • 7篇术后
  • 6篇移植术
  • 6篇肝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肝移植术后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原位肝移植术
  • 3篇急性肺损伤
  • 3篇肺损伤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脏
  • 2篇胸外
  • 2篇炎症
  • 2篇炎症介质
  • 2篇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机构

  • 15篇武警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7篇王瑜贵
  • 13篇雷联会
  • 11篇韦中余
  • 6篇杨洋
  • 5篇王立祥
  • 4篇田二云
  • 4篇俞森洋
  • 4篇程芮
  • 3篇臧运金
  • 3篇尹利华
  • 2篇张利岩
  • 2篇张健鹏
  • 2篇侯会亚
  • 2篇韩淑贞
  • 2篇夏红杰
  • 2篇姜涛
  • 1篇李威
  • 1篇朱春红
  • 1篇刘振文
  • 1篇吴凤东

传媒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2011军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急性肺水肿一例紧急救护被引量:2
2010年
高原急性肺水肿是高原急性缺氧导致啼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疾病。是发生于高原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南高原低氧、低压环境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原病,多发生在初次进入高原或由平原重返高原后24~72h内,在海拔4000~4500m发病率最高。
杨清萍张利岩尹利华王瑜贵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护理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ALI组和非ALI组,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75例肝移植患者ALI的发生率为9.8%(27/275),总死亡率10.2%(28/275),ALI病死率22.2%(6/27)。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中大量输血(OR=12.12,95%CI 0.958~25.364)、无肝期过长(OR=1.23,95%CI 1.034~1.410)和冷缺血时间过长(OR=22.35,95%CI 1.266~43.421)为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A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ALI与大量输血、无肝期过长、冷缺血时间过长关系密切。
雷联会俞森洋韦中余王瑜贵杨洋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肝移植LOGISTIC模型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展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变化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T等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T等T淋巴细胞亚群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对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循环中的炎性因子和内毒素,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瑜贵韦中余雷联会田二云
关键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免疫功能细胞因子
Neuman护理模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Neuman护理模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2月~2017年12月98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肝移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Neuman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相关情况及患者医疗服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切口愈合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医疗服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uman护理模式可较好控制肝移植术后患者血糖,降低胰岛素用量,提高患者医疗服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冷艳娜王瑜贵雷联会相学园田二云
关键词:肝移植血糖控制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急救肝移植术中心搏骤停循环支持方法被引量:18
2004年
王立祥李威刘振文雷志礼武警总医院麻醉科雷联会王瑜贵姜涛侯会亚
关键词:心搏骤停
肺动态顺应性与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动态顺应性(C_D)与氧合指数(OI)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ICUARDS患者25例,按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18例)和死亡组(7例)。确诊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开始,连续采集上机后2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72 h(T_5)、96 h(T_6)、120 h(T_7)等7个时间点的C_D和OI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两组对应时间点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分别对照比较,T_1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愈组,随C_D升高OI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91,P<0.05);死亡组,随C_D降低OI降低,两者亦呈显著正相关(r=0.992,P<0.05)。结论 ARDS患者随其肺功能改善,OI和C_D同步升高;随着肺损伤加重,OI和C_D同步降低。临床可通过二者结合来评估治疗过程中的肺功能状态,从而指导ARDS治疗及判断其预后。
韩淑贞王立祥孙鲲韦中余王瑜贵雷联会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
高原帐篷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帐篷医院是地震等灾害事故早期救援工作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重灾区。然而,由于帐篷医院一般设置在重灾区,面临大风沙尘及雨雪等恶劣环境,这对无菌手术的环境要求提出了挑战。此外,消毒设施及消毒物品短缺;感染和非感染患者混居;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不明确等,这些都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如何防控高原帐篷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成为帐篷医院手术成功的关键。
田二云张利岩尹利华王瑜贵
原位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诊治初探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围手术期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肝移植术后PCP的认识. 方法:回顾医院2005-1至2005-12期间27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6例合并PCP患...
程芮臧运金刘懿和韦中余王瑜贵雷联会吴凤东沈中阳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并发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文献传递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肝移植术后ALI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肝移植术后ALI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免疫抑制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15 mg/kg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单纯生理盐水滴注,连续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和7 d的动脉血气、血清炎症介质(IL-1、IL-10和TNF-α)水平,以及住ICU时间的差异,统计患者1年内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PaO2和PaO2/FiO2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试验组P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1、3和7 d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介质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试验组患者IL-1及TNF-α水平在治疗后1 d显著低于对照组[(0.25±0.10)μg/L和(50.46±5.08)μg/L比(0.32±0.08)μg/L和(61.20±6.15)μg/L,P均<0.05];IL-10水平在治疗后1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1.92±1.01)μg/L比(10.98±1.42)μg/L,P<0.05)],3 d和7 d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8.2±5.6)d比(11.4±6.5)d,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2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肝移植术后ALI患者的氧合状况的改善,缩短住ICU时间;同时可能通过降低炎症介质IL-1和TNF-α的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10水平,从而有助于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雷联会韦中余俞森洋王瑜贵程芮杨洋臧运金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急性肺损伤肝移植炎症介质
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和非同时机械通气对心肺复苏影响的比较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和非同时机械通气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 1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控制机械通气组和与胸外按压非同时手控机械通气组。采用控制通气模式机械通气与持续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后者采用手控通气模式机械通气 ( MAMV)与间断徒手胸外心脏按压非同时相配合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每 5次后暂停 1次 ,在暂停间期给予 MAMV 1次 ,之后通气与按压依此比例进行。 2组均进行无创动脉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 ( Sp O2 )、潮气量 ( VT)、气道峰压( Ppeak)等监测。结果 :与胸外心脏按压非同时手控机械通气组的 Sp O2 、VT 均明显高于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机械通气组的 Sp O2 和 VT,P均 <0 .0 5 ;而 Ppeak则明显低于后者 ,P<0 .0 5 ;2组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别。结论 :与胸外心脏按压非同时手控机械通气在提高 Sp O2 、VT,降低 Ppeak。
王立祥张健鹏姜涛韩淑珍韦中余夏红杰王瑜贵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