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粒粒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镁合金
  • 6篇合金
  • 4篇镁合金薄板
  • 4篇合金薄板
  • 4篇薄板
  • 3篇再结晶
  • 3篇AZ31B镁...
  • 2篇再结晶组织
  • 2篇时效
  • 2篇
  • 2篇AZ31B镁...
  • 1篇动力学
  • 1篇剩余电阻
  • 1篇时效处理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退火
  • 1篇球墨
  • 1篇球墨铸铁
  • 1篇铸铁

机构

  • 9篇江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宝鸡钛业股份...

作者

  • 10篇张青来
  • 10篇王粒粒
  • 8篇胡永学
  • 2篇戴起勋
  • 1篇周娅莉
  • 1篇郭海玲
  • 1篇孙毓蔚
  • 1篇张士宏
  • 1篇王忠堂

传媒

  • 3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焊接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形参数对AZ31B镁合金薄板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2007年
采用热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AZ31B镁合金薄板热变形过程中静态再结晶和动态再结晶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镁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变形前的静态再结晶和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当变形温度为240~300℃,变形前保温时间为12~18 min的静态再结晶,拉伸时应变速率为1.000×10-3s-1、拉伸时间为10~25 min的变形条件下,可获得均匀分布的细小等轴晶组织;拉伸断口由撕裂棱、孔洞和单独的细小晶粒组成。
张青来郭海玲王粒粒胡永学
关键词:镁合金再结晶
热处理对Ti-Al-Nb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Ti-Al-Nb基三种合金在空冷和水淬后的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含量为11%-14%的Ti-Al-Nb基三种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在晶界上和晶内均有α2相析出;在1100~1150℃水淬后可观察到单相再结晶组织;小于1050℃水冷和空冷后未发生再结晶转变;经1050℃×1h/AC+820℃×5h/AC双重退火处理后,晶界和晶内除有α2相析出外,晶内有弥散分布的O相析出,并形成网篮组织,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提高,塑性反而降低。
张青来Bondarev A BAndreev V A王粒粒韩伟东
不同纯度金属铍热处理时剩余电阻的变化
2007年
运用测量剩余电阻的方法,研究了4.2K温度时不同纯度的铍中剩余相的分解与其溶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时效有效温度取决于金属中含有杂质的数量,随杂质数量的增加而提高;高纯度铍(~99.94%)如微合金一样也具有时效倾向;应用剩余电阻概念研究纯铍内部结构转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记录时效过程初始阶段的变化(如400℃铍中扩散分解),这些变化用微观观察或X射线衍射分析很难得到。
张青来Bondarev A BAndreev V A王粒粒胡永学
关键词:剩余电阻时效动力学
AZ31镁合金薄板的制备和其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对半连续铸造获得的镁合金棒材通过大比率挤压细化组织,制备出各种厚度的薄板,再通过单向和交叉轧制获得平均晶粒尺寸<5μm的细晶镁合金薄板。所制备镁合金薄板经523 K×30 m in退火后发生静态再结晶,孪晶、位错、亚结构基本消失,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交叉轧制改善了镁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薄板具有良好的热拉深性能,成功地拉深出质量完好的筒形件,未显示出“凸耳”现象,极限拉深比达到2.60。
张青来王粒粒张士宏戴起勋王忠堂
关键词:镁合金薄板晶粒细化
热拉伸变形对AZ31B镁合金薄板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单向热拉伸实验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AZ31B镁合金薄板热变形过程及其动态再结晶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160℃、应变速率为1×10-3s-1时,拉伸变形后得到的显微组织是混合组织。260℃~280℃时形成均匀分布的细小等轴晶粒,其晶粒平均尺寸为5μm左右。在变形温度为320℃~400℃、变形速率为1×10-3s-1~3.3×10-4s-1时,晶粒平均尺寸为10μm^20μm,沿晶界出现氧化现象,且氧化"黑色"斑点发生聚集。
张青来王粒粒胡永学
关键词:镁合金再结晶
挤压后交叉轧制的镁合金薄板组织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研究了退火制度对挤压后交叉轧制的镁合金薄板组织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交叉热轧组织是由混晶组织还是由含有板条状组织组成,主要取决于挤压板的组织;在温度大于350℃,保温时间大于60min的退火制度下少数的粗大等轴晶作为异常长大时的“核心”,吞噬周围小晶粒,使混晶组织转变成粗大等轴晶组织,即挤压组织的“遗传性”;挤压薄板或板坯时挤压比、温度、挤压速度等因素是镁合金获得均匀等轴晶组织、避免出现混晶组织及板条状组织的保证;最佳退火制度:保温温度250 ̄300℃,保温时间20 ̄30min,此时合金由分布均匀、细小等轴晶组成,具有最佳温拉深成形性能。
张青来胡永学王粒粒孙毓蔚周娅莉
关键词:镁合金退火
AZ31B镁合金拉伸应力-应变和再结晶组织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单向热拉伸试验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AZ31B薄板热变形过程及变形前后的再结晶组织。结果表明:160~400℃的热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3个特征温度区间,且明显区别于室温的应力-应变曲线。薄板制备方式和退火制度对应力峰值有较大影响。在160~200℃热变形中,发生了不完全静态和动态再结晶。最佳热变形参数为:变形温度为260~320℃,变形前静态再结晶时间为12~18min,应变速率为1×10^-3s^-1。此时延伸率δ达92%~137%,可获得均匀分布的细小等轴动态再结晶组织。
张青来胡永学王粒粒
关键词:镁合金再结晶
球墨铸铁的塑性变形及奥贝组织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Gleeble-1500热力学模拟机、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球墨铸铁变形前后以及等温淬火处理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铁热塑性变形最佳温度在750—800℃区间,此时流变应力接近950℃时的流变应力;变形后球铁为三层组织结构“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流线型石墨”;在透射电镜下清楚地观察到不同形状的下贝氏体和上贝氏体形貌以及典型的隐“M”型马氏体形貌。
张青来王粒粒胡永学戴起勋
关键词:球墨铸铁塑性变形贝氏体马氏体
表面状态对AZ31B镁合金薄带超声波焊接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和讨论了焊接材料厚度、表面状态、中间层材料等因素对AZ31B镁合金超声焊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焊接的镁金属薄带(不大于0.3mm)被强制分离将导致与焊点交界处的未被焊接的材料撕裂开,界面接合强度可达到3-10MPa;表面状态对镁合金薄带焊接的界面接合强度影响较小,焊接自身包含对焊接件表面破碎及清理作用;焊接区域的温度升高与焊接材料厚度成反比,无需外加温度;中间层材料的选择对Mg/Mg界面超声波焊接有一定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及探讨;可采用多触头或滚焊方式实现大面积超声波镁合金薄带焊接。
张青来王粒粒胡永学
关键词:镁合金薄带超声波焊接
时效处理对金属铍剩余电阻比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电位方法测量纯金属铍剩余电阻比,研究了时效处理制度对金属铍的剩余电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铍的剩余电阻比不仅与时效温度和金属内杂质的浓度有关,而且受时效时间的影响;剩余电阻比值随金属铍样品纯度的增加而增加,纯金属铍(纯度大于99.91%)的剩余电阻比值为20-147,并随时效温度和时效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变化;高纯度(99.94%)金属铍具有合金时效处理倾向,可以作为时效型微合金来研究杂质对金属的性能影响。
张青来A.B.BondarevV.A.Andreev王粒粒胡永学
关键词:时效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