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19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超声
  • 8篇子宫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子宫内膜癌
  • 7篇内膜
  • 7篇内膜癌
  • 7篇宫内
  • 7篇宫内膜
  • 7篇宫内膜癌
  • 7篇病理
  • 4篇超声检查
  • 3篇动脉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肿瘤
  • 3篇病理基础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3篇超声表现
  • 2篇弹力
  • 2篇动脉疾病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18篇王茜
  • 9篇张丹
  • 5篇李燕东
  • 2篇吴其明
  • 2篇郑蓉
  • 2篇杨学平
  • 2篇杨柳
  • 2篇王丽萍
  • 2篇宋毓青
  • 2篇张瑶
  • 2篇翟林
  • 2篇罗艳
  • 2篇孟焱
  • 2篇湛瑛
  • 2篇董茜
  • 2篇王连双
  • 1篇马辛
  • 1篇孙丛丛
  • 1篇王茜
  • 1篇杨春林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超声与病理学表现及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指征。方法对病理证实的209例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子宫内膜癌组101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的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表现、子宫内膜病变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及病理学表现:(1)子宫腔回声厚径:超声声像图示子宫内膜癌组101例患者子宫腔回声厚径为4.60~59.00mm,平均(20.00±0.92)mm,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患者子宫腔回声厚径为3.80~43.90mm,平均(12.53±5.71)mm,两组患者子宫腔回声平均厚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2,P<0.01)。(2)子宫内膜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子宫内膜癌组21例患者(21/101,20.79%)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5],31例(31/101,30.69%)呈低阻力动脉血流(RI<0.5),37例(37/101,36.63%)呈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子宫内膜增生组77例患者(77/108,71.3%)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RI≥0.5),6例(6/108,5.56%)呈低阻力动脉血流(RI<0.5),17例(17/108,15.74%)呈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呈高阻力动脉血流的检出率(20.79%,21/101)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71.30%,77/108),而子宫内膜病变呈低阻力及高低阻力动脉血流共存的检出率(36.63%,37/101)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15.74%,17/101)。(3)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诊断结果 :两组209例患者(子宫内膜癌组101例患者中全切子宫88例,宫腔镜手术活检8例,诊断性刮宫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08例患者中全切子宫11例,宫腔镜手术活检78例,诊断性刮宫19例)病理镜下示子宫内膜癌组49例(49/101,48.51%)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并存,其余病灶癌旁可见子宫内膜单纯性(1例)、复杂性(1例)、非典型性增生病变(4例)和增殖期(5例)与萎缩性子宫内膜(17�
张丹李燕东翟林孟焱郑蓉王茜马彦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
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探讨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癌20例,年龄25~40岁,平均(34.10±4.81)岁;超声检查的时间为月经周期的增殖早期或阴道...
张丹李燕东王茜翟林孟焱张颖李杨
子宫同源多灶性病变的超声与病理分析三例被引量:1
2006年
张丹李燕东王茜
关键词:子宫高分化腺癌女生殖器宫颈部宫颈肌层浸润宫旁组织
原发性肝癌心脏转移超声表现3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1.男,41岁,因“发现HBsAg阳性10余年,上腹胀痛3个月”就诊。腹部超声示肝内多发占化病变,最大病变位于Ⅱ、Ⅳ及Ⅷ段,约75mm×63mm;肝左、肝中静脉受累、增宽,管腔内为低回声充填,
王茜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癌宫颈淋巴转移1例
2007年
王茜张丹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国际妇产科协会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的修订与超声诊断的探讨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依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修订的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标准,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与手术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20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71例)及内膜增生过长(137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分型与分期进行分析。结果内膜癌组宫腔回声厚径(6.1~59.0mm,19.1mm±10.2mm)与增生过长组测值(3.8~43.9mm,13.3mm±5.8mm)互有交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Ⅰ型子宫内膜癌63例,Ⅱ型子宫内膜癌8例;Ⅰ期55例,Ⅱ期11例,Ⅲ期3例,Ⅳ期2例。肌层浸润的发生率为93.0%(66/71),深肌层浸润占18.0%(13/71);11例Ⅱ期癌中,浅肌层浸润8例,深肌层浸润3例;3例Ⅲ期癌均为浅肌层浸润;2例Ⅳ期癌,深、浅肌层浸润各1例。结论内膜癌组宫腔回声厚径的平均值明显大于增生过长组,二者所测值存在重叠;当病变局限在子宫体,肌层浸润的深度影响分期;如病变已达宫颈或宫外,肌层浸润的深度则不影响分期。
张丹李燕东王茜孟焱翟林郑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肿瘤分期病理学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TEG用于中国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EG及常规凝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分析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与血凝块力度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确诊冠心病患者101例,患者TEG参数中凝血形成时间、最大振幅、血凝块力度强度与血小板计数呈线性相关(P<0.001),最大振幅和血凝块力度强度与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线性相关(P<0.001)。结论中国冠心病患者TEG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进一步证实了TEG可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凝血情况的临床评价。
王茜宋毓青董茜杨柳杨松吴其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栓弹力图凝血
子宫内膜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基础
一、目的通过对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对照,明确子宫内膜癌超声表现的病理基础。二、方法研究组49例,为2002年8月-2007年12月于我院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并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
王茜张丹李燕东
文献传递
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current stimulation,tACS)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抑郁发作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加用tAC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加用tACS伪刺激治疗。治疗次数两组均为20次。治疗部位为前额部、双侧乳突部,频率为77.5 Hz,强度为15 mA。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评估安全性。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结束时(4周末),随访时(8周末)。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治疗4周末、随访8周末时HAMD-17和HAMA的评分进行比较,显示两组HAMD-17总分均随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组间<0.05),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效应增大(P交互<0.05)。两组HAMA总分均随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时间<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第4周末HAMD-17的减分率分别为74.29%±8.40%vs 32.54%±13.30%;第8周末HAMD-17的减分率分别为81.00%±10.68%vs 40.27%±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发作能够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抑郁发作联合治疗的新选择。
罗炯罗炯孙丛丛王丹潘伟刚王茜王丹王丹史晓宁王茜王茜
关键词:抑郁发作疗效安全性
血栓弹力图检测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检测评价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的凝血与血小板功能。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并选取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血栓弹力图及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指标差异,包括R、K、a角、G、MA、MA(ADP)、ADP抑制率、AA抑制率、PT、PT INR、APTT、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结果共纳入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6例,对照组单纯冠心病患者12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EG检测指标R、K、a角、G、MA、MA(ADP)、ADP抑制率以及AA抑制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PT(t=2.243,P=0.039)与PT INR(t=2.295,P=0.036)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但两组患者APTT、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内源性凝血、血小板功能及对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当,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此结果。
宋毓青王茜董茜杨柳吴其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梅毒血栓弹力图凝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