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灯盏花素保护大鼠免受糖尿病肾病侵害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改善大鼠糖尿病肾脏侵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9)和灯盏花素干预组(n=9)。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1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合尿液样本中白蛋白/肌酐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评估大鼠肾脏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皮质组织肾小球病理变化。使用TUNEL测定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AMP活化蛋白激酶、p-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损伤和肾脏组织病变显著减轻(P<0.05);大鼠尿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ap1蛋白比值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肾皮质组织中AMP活化蛋白激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SREBP-2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减少,p-GSK-3β、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通过降低大鼠血糖水平,激活AMPK和Nrf2信号通路抑制肾脏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激活AKT信号通路抑制高血糖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王静李敏何立明张志佳檀增桓
- 关键词:灯盏花素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肾病AKT信号通路
- 益母草碱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Leo)通过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的卷曲螺旋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75只CH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HD组)、Leo低、中、高剂量组(Leo-L组、Leo-M组、Leo-H组)和Leo高剂量组+RhoA激活剂LPA组(Leo-H+LPA组),每组15只。Leo-L、Leo-M、Leo-H组分别灌胃15、30、60mg·kg^(-1)·d^(-1)的Leo,Leo-H+LPA组灌胃60mg·kg^(-1)·d^(-1)的Leo,另需腹腔注射1mg·kg^(-1)·d^(-1)的LPA,Control组和CHD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干预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MS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皮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HD组主动脉壁增厚且染色不均匀,细胞膨大,排列紊乱,内皮粗糙;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TC、TG、LDL-C、IL-6、TNF-α、ET-1、VCAM-1和EMS1水平、细胞凋亡率及RhoA、ROCK1和ROC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HDL-C、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HD组相比,Leo-L组、Leo-M组、Leo-H组主动脉染色均匀,动脉壁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且形态较正常,内膜较平滑;LVEDD、LVESD、TC、TG、LDL-C、IL-6、TNF-α、ET-1、VCAM-1和EMS1水平、细胞凋亡率及RhoA、ROCK1和ROCK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LVEF、FS、HDL-C、NO水平逐渐升高(P<0.05)。Leo-H+LPA组逆转了Leo对CHD大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Leo可能通过抑制R
- 郭艳红谢月敏冯强郭少英王静
- 关键词:益母草碱冠心病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
- 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分析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醒后脑卒中将患者分为醒后脑卒中组和非醒后脑卒中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交感神经兴奋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血糖变异性、电解质紊乱、25-羟维生素D_(3)、尿香草苦杏仁酸、儿茶酚胺是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血糖变异性、电解质紊乱、25-羟维生素D3、尿香草苦杏仁酸、儿茶酚胺是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王静吕俊丽连红亮郄新稳侯娇王相斌薛陆明王苏叶周慧尤素伟
- 关键词:交感神经
- 胃癌患者血清miR-7、miR-204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miR-7、miR-204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5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及9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血清miR-7、miR-204,分析胃癌患者血清miR-7、miR-20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血清miR-7、miR-204表达与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miR-7、miR-204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胃癌患者血清mi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血清miR-20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iR-7低表达、miR-204低表达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低于miR-7高表达、miR-204高表达者(P均<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较高的TNM分期、血清miR-7低表达、血清miR-204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R-7、miR-204表达降低,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有关,监测患者血清miR-7、miR-204表达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判断。
- 杨建华郭晓娟牛广旭王静
- 关键词:胃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131 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131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内科收治的204例2型糖尿病并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硫咪唑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311联合胰岛素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检验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3%,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131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并甲亢,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疗效令人满意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 杨力赵燕莉杨芳寇延峰王静王利娟檀增桓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岛素预后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不同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偏侧面肌痉挛随机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采取不同注射次数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进行电生理检测,分析其对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在注射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 33%和90. 00%,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药物注射前,两组患者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注射后,两组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较注射前均显著的下降(P<0. 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结论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重复注射不会对患者的脑干和神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尚可。
- 张璇王相斌王静马晓伟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安全性
- c-met和pp60c-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孙颖王双海田云霄杨建华吴士茜宋晓明袁艳龙王静张小辉赵静雅冯安岱郭卫东
- 该研究首次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基因水平检测C-met和C-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评价C-metmRNA和C-src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协同性,阐明了C-metmRNA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 胃癌患者组织p-mTO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1月至12月对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标本中p-mTOR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按p-mTOR的不同表达情况比较患者的预后。结果 p-mTOR阳性率为77.53%(69/89),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mTOR阳性率为90.2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mTO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及肿瘤分期均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69和0.64。p-mTOR低表达组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为23.5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组的12.8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TOR在胃癌患者体内高表达,检测p-mTOR的表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
- 王静王亚明霍双吴士茜孙颖袁艳龙王杰田云霄张桂东刘博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预后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就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杨龙龙王静石光孙莹尹清臣王亚明张肖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早期胃癌
- MDC1和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DNA损伤检查点蛋白调节子1(MDC1)与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或刮宫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DC1、MMR蛋白(MSH6、MSH2、PMS2、MLH1)的表达,并根据MDC1及MMR蛋白免疫组化结果,分析MDC1、MMR蛋白表达及结合两种蛋白不同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分析MDC1和MMR蛋白联合检测与总生存率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MDC1与MM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MDC1阳性表达患者相比,MDC1阴性表达患者年龄较小,主要为低级别(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与MMR表达完整(MMR-p)患者相比,MMR表达缺失(MMR-d)患者年龄较小,主要为低级别(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MDC1阴性表达/MMR-p、MDC1阳性表达/MMR-p、MDC1阴性表达/MMR-d、MDC1阳性表达/MMR-d各组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1、MMR蛋白联合检测与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关(P>0.05),MDC1阴性表达占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9.5%(12/126),与MMR-d呈正相关(P<0.001)。结论MDC1、MMR蛋白多在低级别子宫内膜癌中失表达,并且MDC1阴性表达与MMR-d具有正相关性,提示MDC1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 辛礼辉田云霄吴士茜孙颖王静郑神英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