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年
- 作品数:4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蛋白杂交大豆吉育6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 2022年
- 吉育64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JLCMS234A为母本,恢复系JLR9为父本,采用三系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大豆新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4 cm左右,百粒重20~22 g,生育日数120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550℃区域种植。2018―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两年12点平均产量3026.8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15.40%。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7点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18.6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11.60%。该品种产量性状突出,平均蛋白质含量达44.77%,属于高蛋白含量大豆品种,202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13。
- 赵星棋王志新赵丽梅郭泰彭宝郑伟张春宝李灿东张井勇张振宇闫昊赵海红张伟郭美玲林春晶王鹏年丁孝羊徐杰飞
- 关键词:杂交大豆品种选育高蛋白高产优质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GmRf1的精细定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前大豆杂交育种主要依赖于以细胞质雄性不育(CMS,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为基础的“三系”法,这其中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恢复基因的有无和恢复能力的强弱主要通过被测恢复系与不育系测交后代F1的育性确定,既耗时又费力。若能定位和克隆恢复基因(Rf,restorer-of-fertility)用于恢复系的鉴定或辅助选育,将大幅提高选育效率。本研究以大豆CMS-RN型不育系JLCMS204A为母本与含有未知Rf基因的恢复系父本JLR230进行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通过花粉育性鉴定,明确了该恢复系所含恢复基因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符合单基因配子体遗传模式;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对双亲、可育和半不育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位点位于16号染色体上;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分析,初步将该基因定位于标记BARCSOYSSR_16_1069和BARCSOYSSR_16_1076之间,命名为GmRf1。利用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标记、插入缺失(InDel,insertion-deletion)标记和序列标签位点(STS,sequence tag site)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最终将GmRf1定位在标记dCAPS-1和BARCSOYSSR_16_107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 cM和0.3 cM。与ZH13 v2.0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发现,GmRf1位于16号染色体32 708 896~32 932 950 bp之间,物理距离约为224.1 kb。本研究为今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含GmRf1基因位点的恢复系和克隆GmRf1基因奠定了基础。
- 郭凤兰林春晶王鹏年杨绪磊吴铮彭宝赵丽梅赵丽梅
-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
- 鉴定大豆RN型CMS恢复基因的InDel标记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大豆RN型CMS恢复基因的InDel标记及方法;该InDel分子标记用于检测是否含有恢复基因Rf‑rn的恢复系;也可用于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含Rf‑rn基因的恢复基因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该方法包括...
- 张春宝林春晶 赵国龙张井勇闫昊王鹏年 丁孝羊赵丽梅 彭宝张伟
- 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cDNA-AFLP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本研究利用cDNA-AFLP技术对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进行多态性分析。提取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对64对AFLP引物进行扩增筛选,对不育系或保持系中特有的差异带进行回收测序,通过NCBI-Blast同源比对分析得到12条同源序列,其中8条序列为已知功能的基因,4条为未知功能基因。其中与线粒体基因同源的序列A4,编码ATP合成酶γ亚基蛋白基因同源的序列A1,编码减数分裂不联会突变蛋白同源的序列B1可能与不育有关。这些片段的发现为不育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同时可作为不育系及保持系快速鉴定的依据,对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丁孝羊林春晶彭宝彭宝王鹏年张春宝赵丽梅
- 关键词: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系保持系
- 线粒体ISSR与SCAR标记鉴定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被引量:9
- 2013年
- 通过提取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DNA,用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引物ISSR829的扩增片段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差异。对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发现,该序列仅存在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中,且位于基因Atp6上游2 000 bp处,推断其可能与不育有关。利用测序获得片段设计引物,用目前已育成的5个大豆杂交种的不育系母本和同型保持系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发现不育系母本未出现特异片段,而对应保持系出现目的片段,表明该特异片段转化为SCAR标记,可用于不育系的筛选和不育系种子纯度鉴定。
- 张春宝李玉秋彭宝王鹏年董英山赵丽梅
- 关键词:大豆不育系保持系
-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12的选育
- 吉育61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吉育612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选育经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09年以大豆雄性不育系JLCMS57A为母本,恢复系JLR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
- 彭宝张春宝张伟张井勇张伟龙闫昊赵丽梅林春晶王鹏年
- 关键词:杂交大豆雄性不育系
- 文献传递
- 大豆异交率性状研究概述被引量:3
- 2017年
- 异交率是植物不同个体间发生杂交的概率。大豆是一种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低。在杂交大豆育种实践中,要实现制种产量高、成本低的目标,最关键的技术要求是异交性能优良。从异交率研究进展、影响异交率的因素、研究异交率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进行展望。
- 闫昊张井勇张井勇王鹏年王鹏年冯献忠冯献忠
- 关键词:大豆异交率
- 一种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可鉴定任何一份大豆不育系或可育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高低,解决了现有育种方法在选育优良大豆 ...
- 张井勇赵丽梅孙寰彭宝张伟张春宝张伟龙闫昊李慧王鹏年
- 大豆亲本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豆亲本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植物杂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待测大豆种质资源的组合、每个组合内的各个待测大豆种质资源;基于每个组合的组内杂交结果得到的每个组合下的大豆目标性状值确...
- 闫昊 丁孝羊张春宝王鹏年赵丽梅 彭宝颜秀娟张井勇张伟林春晶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解决杂交大豆种子商业化生产过程中,母本持绿,无法机械化收获、种子皱缩,品质较差的问题,从而推进杂交大豆产业化的进程,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化控剂及处理方法对杂交大豆制种过程中母本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化控剂均可加速茎叶脱水,促进植株成熟,催熟速率排序为:乙烯利<草甘膦<敌草快,化控剂浓度越大,催熟效率越高;R6期喷施草甘膦和敌草快导致籽粒无法正常发育,若晚于R7期喷施,各化控剂催熟效果均不理想,R6+7 d为最佳喷施时期,可解决不育系茎叶持绿、籽粒皱缩、百粒重过大等问题。草甘膦为内息传导型催熟药剂,喷施草甘膦会严重降低种子芽率,无法应用于种子生产,乙烯利、敌草快无此负面作用。综合考量催熟效果、环境安全及操作便利性等方面,敌草快在R6+7 d时期处理可有效促进植株成熟,加速茎叶脱水落叶,降低百粒重,保证种子品质,符合机械化收获要求。
- 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