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经岳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疗效分析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1篇蛋白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再手术
  • 1篇再手术治疗
  • 1篇增强型绿色
  • 1篇增强型绿色荧...
  • 1篇质粒
  • 1篇质粒转染
  • 1篇治疗股骨转子...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甘经岳
  • 5篇彭昊
  • 3篇王虎
  • 3篇方洪松
  • 3篇汪巍
  • 2篇黄磊
  • 2篇李彬彬
  • 1篇许顺恩
  • 1篇王大伟
  • 1篇丁帅
  • 1篇李珩
  • 1篇方红松
  • 1篇王炳勋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屈肌滑移术治疗前臂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屈肌滑移术治疗前臂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方法:将42例前臂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病例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分别采用单纯屈肌滑移术(21例)、屈肌滑移术加神经内松解术(12例)、屈肌滑移术加骨矫形术(7例)治疗。结果:本组42例中,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6月(平均36.5月)。参考手功能评分标准,疗效优31例(73.8%),良6例(14.3%),差2例(4.8%)。优良率为88.1%。结论:屈肌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疗效可靠,对复合型病例和术后复发病例仍有良好治疗效果。
汪巍彭昊王炳勋方红松王虎甘经岳
关键词:前臂
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及再手术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失败17例应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再手术治疗。结果空心加压螺钉再手术组均临床愈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再手术组未出现早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术中及术后正确处理非常重要,内固定失败患者行再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以达到良好疗效。
方洪松甘经岳彭昊王大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再手术
超声破坏微泡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兔股骨头组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超声微泡转染系统已尝试于体内多部位的基因转染,但尚未见有用于骨部位基因转染的报告。目的:观察超声破坏微泡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兔股骨头组织的效率及可行性。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均分为裸转染组,预照射+裸转染组,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其中前2组不给予超声定向转染照射,后3组利用超声微泡破裂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定向基因转染兔股骨头。各组转染1周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股骨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均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复定位转染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在兔股骨头内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兔超声照射部位软组织和骨组织切片未观察到明显损伤病灶。结果证实,超声微泡破裂法能安全、有效实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在兔股骨头组织的转染。
彭昊黄磊丁帅李彬彬甘经岳许顺恩
关键词:超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骨组织构建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应用动力髋(DHS-Ⅰ组)、DHS联合防旋螺钉(DHS-Ⅱ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骨折(EvansⅠ~Ⅳ型)共11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DHS-Ⅰ组35例,DHS-Ⅱ组38例,PFN组37例。[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中,94例获得随访,随访16~48个月,平均39.7个月。(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PFN组与DHS-Ⅰ组、DHS-Ⅱ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Ⅰ组与DHS-Ⅱ组相比,DHS-Ⅰ组虽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性愈合时间方面,DHS-Ⅰ组较DHS-Ⅱ组、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Ⅱ组较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上,PFN组与DHS-Ⅱ组较DHS-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Ⅱ组比较,两组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联合防旋螺钉与PFN骨性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式,PFN尤其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损伤小,对于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可用此术式。
彭昊甘经岳方洪松王虎汪巍黄磊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分析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A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组)、解剖锁定钢板(ALP组)2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Ⅰ~Ⅳ型)共10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PFNA组53例,ALP组50例。[结果]本组103例患者中,92例获得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37.2个月。(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之优势,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者,可优先考虑此手术方式。
李珩彭昊甘经岳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PFNA解剖锁定钢板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薄皮移植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9
2011年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2例,表皮肿瘤切除3例,其他11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d,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个月,21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方洪松王虎甘经岳汪巍李彬彬
关键词:人工真皮皮肤缺损骨外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