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燕

作品数:46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16篇工业遗产
  • 12篇城市
  • 9篇建筑
  • 4篇遗产
  • 4篇遗产研究
  • 3篇文化
  • 3篇旅游
  • 3篇教育
  • 3篇建筑遗产
  • 3篇保护与再利用
  • 3篇城市复兴
  • 2篇地下公共空间
  • 2篇沿江
  • 2篇养老
  • 2篇遗产管理
  • 2篇韧性
  • 2篇生态
  • 2篇中山大道
  • 2篇资源型
  • 2篇资源型城市

机构

  • 44篇武汉理工大学
  • 7篇国土资源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武汉市测绘研...

作者

  • 46篇田燕
  • 3篇侯亚琴
  • 2篇李百浩
  • 2篇张力文
  • 2篇高梦雅
  • 2篇孙小虎
  • 1篇董飞飞
  • 1篇黄焕
  • 1篇张一恒
  • 1篇张一恒
  • 1篇李雅幸
  • 1篇赵梦琪
  • 1篇谢宏杰
  • 1篇姚时章
  • 1篇刘芳
  • 1篇解静
  • 1篇王铮
  • 1篇林志宏
  • 1篇余翔
  • 1篇苏文龙

传媒

  • 12篇城市建筑
  • 11篇华中建筑
  • 3篇规划师
  • 3篇建筑与文化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城市规划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2011年中...
  • 1篇2011 I...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三个实例看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再利用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解读巴黎不同时期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代表性实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工业遗产在城市中再生的方式及其在城市演变、城市旧区复兴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引起多角度思考。并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
田燕黄焕
关键词:工业遗产城市更新
现代大学生公寓空间形态与环境设计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机构,是天下英才的荟萃之地,高等教育的普及模式和程度也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2000年以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实行了大范围的合并重组,提出了发展教育产业化的目标。发生在教育体制中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势必...
田燕
关键词:交往空间设计模式公寓
文献传递
武汉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中国近现代工业的摇篮——武汉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从历史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类型特征、价值特征4方面解析武汉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特点,结合遗产特征探索武汉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再利用的对策,即逐级开展整体保护工作、分级保护遗产、在开发建设中落实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思路,同时结合武昌滨江工业地带再开发的实践案例,研究城市复兴背景下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可持续利用,以期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田燕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业遗产可持续利用城市复兴
抚顺市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龙凤矿竖井为例
2018年
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认识较少,本文以抚顺市龙凤矿竖井为例,对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概念及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其背景、价值的分析,提出"采矿业"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线路,对其战略定位、线路策略进行说明,提出对龙凤矿竖井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意见。
龚旭田燕杨毅锋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业遗产管理领域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国内学界及相关部门对工业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采用适当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进行工业遗产的清查、档案建立和保护研究成为必然的技术手段。文章旨在介绍GIS技术在工业遗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如建立资源清单、制定保护规划、开发控制应用、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以及相关技术对该领域发展的促进,并解析国外成功案例,以期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田燕黄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业遗产遗产管理
城市更新地区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街道口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我国城市更新地区的地下公共空间由于缺乏规划、建设时序不同、维护不善等原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韧性缺失问题。通过选取武汉街道口地下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提炼地下公共空间的韧性特征,总结街道口地下公共空间现状韧性缺失问题。针对街道口的增量、存量地下公共空间以及社会资本,在理论层面指出开放性植入、优化改造、防灾治理等韧性建设要点,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韧性提升策略,以期为城市更新地区的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何源田燕贾潞娟
关键词:城市更新地下公共空间
新博物馆学理论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淡水古迹园区社区博物馆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作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产,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科学、文化、教育及美学等领域。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对象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过程后,开始寻求新的经营模式,新博物馆学理论的跨界实践应运而生。论文结合实地考察以及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交流,以中国台湾地区"淡水古迹园区"社区博物馆为例,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策略,希望大陆地区在社区博物馆发展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借鉴。
田燕穆瑶
关键词:新博物馆学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
本论文将人文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到遗产保护学领域,探讨文化线路和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研究汉冶萍工业遗产及其整体保护策略。通过重现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探讨对区域性工业遗产...
田燕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遗产保护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
2016年
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的开放开发以及湖北省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强调需大力发展重点镇和中心镇.因此,沿江重点镇的发展尤其得到重视.本文按照不同特征,选取湖北长江沿线的四个滨江重点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新一轮开放开发对其形态演变产生的不同驱动力,总结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主要模式,以期能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策.
田燕解静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
汉冶萍工业遗产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钢铁工业遗产,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重要丰碑。从文化线路的视角解读汉冶萍的历史和研究的文化意义,可以发掘其工业遗产文化信息的连续性和跨域性,了解其既存的文化线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遗产保护思...
李百浩田燕
关键词:文化价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