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肠癌
  • 3篇蛋白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疗效
  • 3篇甲状腺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机构

  • 13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通辽市中医院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蒙医学...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17篇申铉三
  • 3篇曹子龙
  • 3篇张卓
  • 2篇常宁
  • 2篇闻春艳
  • 2篇刘铁钢
  • 2篇杨雨民
  • 2篇胡建立
  • 1篇富晓东
  • 1篇王璠
  • 1篇孙琦
  • 1篇王明
  • 1篇王流柱
  • 1篇赵红卫
  • 1篇陈巍
  • 1篇姚伟
  • 1篇吉日嘎拉

传媒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对甲状腺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培养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用96孔和6孔培养板将其分为空白组、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mol/L),实验分为3个时间点:培养24 h、48 h和72 h。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磷酸化(p)-Akt和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且随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显著,各时间点间、各剂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PI3K和p-Akt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更显著(P<0.05),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更显著(P<0.05),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Akt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株的增殖,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促进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可见浓度依赖趋势。
刘铁钢闻春艳申铉三
关键词:甲状腺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3-05~2014-03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泽桂癃爽片组)及对照组40例(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安慰剂组),治疗一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泽桂癃爽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张卓王璠王明吉日嘎拉申铉三
关键词:女性尿道综合征
进展期结直肠癌血清白蛋白下降与IL-6、TNF-α和CR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与进展期结直肠癌并发低蛋白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例进展期结直肠癌血清白蛋白下降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Alb水平与IIL-6、TNF-α和CR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伴血清白蛋白下降过程中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三者可作为进展期结直肠癌重要的检测指标.
曹子龙任霖霖马竟优申铉三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选择的局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随着肝外胆道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明显增多,施行胆道手术的病例越来越多,各级医院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也各异。我院用冷光源照明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其手术效果可与腹腔镜手术媲美,其中切口选择和利用胆囊三角隐窝是重要环节,现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切口选择作一局部解剖分析讨论。
姚伟申铉三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局部解剖学手术胆囊结石
顺铂联合黄芪甲苷对乳腺癌大鼠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黄芪甲苷对乳腺癌大鼠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45只,将7,12-二甲基苯并蒽溶于橄榄油中,每周灌胃1次(25 mg/kg),连续4 w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然后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顺铂组、顺铂联合黄芪甲苷组(联合用药组,n=15)。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顺铂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 ml/kg)及腹腔注射顺铂(2 mg/kg)、联合用药组给予黄芪甲苷(2 mg/kg+12 g/kg)灌胃及腹腔注射顺铂(2 mg/kg),灌胃1次/d、腹腔注射1次/3 d,连续治疗21 d,次日处死动物取血和肿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腺癌大鼠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IL-6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联合用药组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IL-2、IFN-γ、CD3^+、CD4^+、CD4^+/CD8^+的水平明显升高,IL-1、IL-6、TNF-α、CD8^+水平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升高或降低均较顺铂组明显(P<0.05)。结论顺铂联合黄芪甲苷治疗乳腺癌大鼠作用优于顺铂单纯用药,其机制可能与联合用药有效上调免疫因子IL-2、IFN-γ、CD3^+、CD4^+、CD4^+/CD8^+水平,下调IL-1、IL-6、TNF-α、CD8^+水平有关。
刘铁钢闻春艳申铉三
关键词:顺铂黄芪甲苷炎性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仪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05~2014-02收治的60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30例作为A组,行肝囊肿穿刺引流术+硬化剂的30例作为B组,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且术后达到缓解的效果相同,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囊肿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选择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病情,综合各种情况后选取最佳治疗方式。
张卓曹子龙胡建立申铉三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穿刺引流
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2003年
康脉注射液是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的有效方药.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导致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康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并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几项指标中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申铉三郑海燕孙琦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液流变学康脉注射液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脏病186例围手术期处理
2004年
为总结甲心病的手术治疗经验,对186例甲心病手术病人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92%(171/186)病人手术期内甲心病获得治愈,并阐述了甲心病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问题.
常宁申铉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手术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6家系临床特征分析
2008年
分析通辽地区发现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6个家系的临床特征,探讨本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发病特点和预后,提供HNPCC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申铉三阿力同其其克富晓东
关键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TLR4、TRAF6和NF-κB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 TLR4、TRAF6 、NF-κB 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2014-2015 年就诊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所有患者 HBSAg 为阳性,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30例,通过 H-E 染色免疫组化检测上述三个指标.结果:TLR4和 TR AF6以及 NF-κB 在 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LR4、TRAF6、NF-κB 在 HCC 中的高表达对 HCC 的发生发展有关,特别是以 TLR4介导的信号通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TLR4、TRAF6、NF-κB 的检测对判断 HCC 的恶性程度、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申铉三杨雨民郑海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