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志辉

作品数:26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矿业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沉陷
  • 4篇地表沉陷
  • 4篇采动
  • 3篇点云
  • 3篇三维激光扫描
  • 3篇相似材料
  • 3篇相似材料模型
  • 3篇开采沉陷
  • 3篇房屋
  • 3篇变形量
  • 3篇采煤
  • 2篇动态过程
  • 2篇断层
  • 2篇压煤
  • 2篇影像
  • 2篇直接线性变换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煤层
  • 2篇井筒
  • 2篇抗变形

机构

  • 23篇冀中能源峰峰...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石家庄铁路职...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天地科技股份...
  • 1篇江苏省资源环...
  • 1篇平安煤炭开采...
  • 1篇安徽金寨抽水...

作者

  • 26篇白志辉
  • 7篇吴侃
  • 7篇周大伟
  • 5篇阎跃观
  • 5篇戴华阳
  • 5篇李亮
  • 4篇陈冉丽
  • 3篇郝延锦
  • 3篇刘存玉
  • 3篇刁鑫鹏
  • 3篇杜青龙
  • 2篇谢艾伶
  • 2篇邓伟男
  • 2篇易四海
  • 2篇崔希民
  • 2篇郭晶
  • 2篇张晓
  • 2篇宿辉
  • 1篇任丽艳
  • 1篇吴立新

传媒

  • 4篇煤矿开采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煤矿安全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激光杂志
  • 1篇矿山测量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 3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采空区上方地基稳定性及残余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以峰峰矿区为例,通过对地面荷载与采空区多种组合关系的建筑物基础附加移动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各因素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建筑物荷载不扰动垮落断裂带时,建筑物安全;当扰动垮落断裂带时,建筑物与采空区相对位置不同所承受的变形也不同,结合实测的资料对老采空区残余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残余下沉仍符合开采下沉盆地一般规律的结论。结合研究结论对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提出了建议。
白志辉李亮陈冉丽谢艾伶
关键词: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数值模拟
采动中房屋就地重建时机及区域研究
2021年
当前,我国东部矿井以村庄压煤为主,由于土地紧张,矿山企业面临村庄下采煤迁村困难、地表稳定后村庄重建周期长、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等问题。为此,跟据采动过程中村庄房屋就地重建思路,以地表剩余变形量选择房屋就地重建的时机和区域,从煤炭开采空间传递及分布的角度,将开采空间分为地表沉陷空间、不可释放空间(即岩石碎胀所占空间)和可释放空间,并结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和时间函数推导了剩余变形量的计算方法。以峰峰矿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准确计算出采动过程中就地重建的时间和区域,与地表稳定后重建房屋相比,采动过程中建房的时间由4.2 a提前到0.5 a,提前了3.7 a,时间效率提高了88.1%;采动中房屋重建时间效率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生活环境及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矿区村庄下压煤开采房屋就地重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安士凯周大伟李亮徐燕飞白志辉汪骁
关键词:开采沉陷
峰峰矿区三下采煤全局性战略与技术途径研究
张文学戴华阳张汝海张党育张浩高会春郝延锦白志辉王铁记王金庄杜青龙易四海郭晶袁晔阎跃观刘书灿吴立新邢安仕崔希民赵学胜杨可明刘吉波何兵孟立霞刘会云郜允兵
该课题针对峰峰矿区可采资源枯竭、三下压煤严重、生产接续紧张、搬迁开采困难等客观现实,在目前煤炭价格上扬、企业效益转好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充分结合本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三下采煤全局性战略与技术途径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
关键词:采煤三下开采
D-InSAR监测矿区地表沉陷适用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以河北省峰峰矿区中的九龙矿及附近区域为例,通过解算In SAR的监测数据,获得形变图,并对形变图进行了数据分析。讨论了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监测沉陷的适用范围,并得出结论:D-In SAR可以判断出近期的采空区的位置及获得残余形变的大小;可以准确获得正在回采的地下工作面的位置;对回采时间较长的老采空区,则可以通过监测沉陷变形与正常区域对比来判断其稳定性。
刘琪白志辉陈冉丽吴侃
关键词:D-INSAR地表沉陷
采动影响下断层面应力与滑移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研究工作面开采结束后断层面的应力与滑移特征,以峰峰矿区某矿实际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断层面应力和滑移力学模型,得到了采动影响下的断层滑移力学判据及断层滑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工作面推进结束后的断层面应力特征和断层滑移情况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开采造成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是断层滑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断层面岩性参数相近时,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与至断层露头的垂直距离近似呈线性关系,并且正应力变化幅度远大于剪应力变化幅度,正应力增加速率为剪应力增加速率的19倍左右;煤层开采后,距离断层露头较近的断层面岩体有向下滑移趋势,距离断层露头较远的断层面岩体有向上滑移趋势。
于秋鸽张华兴白志辉张刚艳邓伟男邹友平
关键词:采动影响正应力剪应力
工广煤柱开采引起的井筒损害的预测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确保峰峰矿区牛儿庄矿工业广场煤柱开采期间矿井井筒的安全运行,通过FLAC3D对模型分别施加不同大小的下沉与水平移动来模拟开采产生的下沉与倾斜对井筒造成的影响,预测主井井筒破坏的临界变形值,并将牛儿庄矿主井井筒的实测变形数据作为位移边界条件施加至模型上,以此判断现行开采对主井井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井井筒破坏的临界压缩变形为1.7mm/m,倾斜变形为4mm/m;目前主井井筒变形值仍小于井筒破坏的临界变形值,现行开采不会使井筒损坏;此外,分析得到后续开采时井筒发生破坏的潜在范围,为牛儿庄矿工业广场煤柱开采时主井井筒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持,同时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柱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徐勇吴侃刁鑫鹏白志辉李大屯
关键词:煤柱开采井筒变形数值模拟
峰峰矿区九龙矿水库下采煤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1
2014年
以九龙矿南五采区地质采矿条件为例,根据岩层移动理论,计算确定了该矿断层条件下煤层群(2,3,4号)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为62.4 m,防水安全煤岩柱高度为70.0 m;分析了陷落柱和库区钻孔的封堵状况对导水性的影响。采用概率积分法和Kriging插值法,预测确定了东武仕水库下采煤地表淹没线分布,分析了淹没线变化对附近村庄的影响和安全性。参照该矿-600 m以浅水体下采煤实践,综合确认九龙矿东武仕水库下采煤具有可行性,通过水文观测和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实现该矿水库下安全开采。
戴华阳廖孟光孟宪营白志辉任丽艳李大屯郭俊廷孙洁艳
关键词:水库下采煤导水裂缝带高度断层影响
山洪灾害风险空间分异性评估及其驱动力研究
2025年
开展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驱动力分析,对于洪灾风险防范与应对具有现实意义。以洪灾频发的山西省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有效识别了洪灾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异性特征,并利用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探究了其空间聚集(离散)位置及其分布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技术探明了洪灾风险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年最大24 h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和NDVI是影响洪灾分异性的重要因子,其解释力q值分别高达0.57、0.52和0.24;多风险双因子交互作用对洪灾风险影响显著,且呈增强或非线性增强趋势,尤其是降水和坡度因子交互作用,其q值高达0.71。
宿辉武春晓周帅张晓张晓白志辉韩小庆
关键词:山洪灾害致灾因子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粗差剔除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针对地表点云的剔除和建筑物点云粗差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剔除地表点云的计算时间是点云数量的二次函数,分次计算可以节省时间;计算范围选择矩形区域更节省时间,ε为点云是否剔除的判断标准,平坦地区小一些,陡峭地区大一些。剔除建筑物点云可一次完成,也可以分2—3次进行,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点云数据。这种基于实体的点云剔除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剔除距离实体表面较远的点云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白志辉张舒王响雷谢艾伶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粗差
矿区复杂地形3DEC数值模型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决复杂地形数值建模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并基于矿区数字地形图,对复杂地形数值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3DEC数值模型建模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任意复杂的矿区地形条件,该方法均可适用,通过实践可知,该方法智能化程度较高,建模速度较快,主要操作步骤全部采用程序模块进行处理,能自动绘制三维地表图形、自动输出相应格式的数据文件。在样条插值过程中,可人为设定横向和纵向插值距离,以控制地表模型与实际地形的偏差。可通过将所建数值模型与MATLAB所绘三维地表图形进行对比,检验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如果将相应程序模块稍加修改,便可将此方法应用到FLAC^(3D)及其他数值模拟软件的模型创建中。
赵玉玲张兵崔希民李春意白志辉贺军亮
关键词:复杂地形建模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