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淑芬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淄博康明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眼压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丝裂霉素C
  • 1篇内障
  • 1篇平阳霉素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青光眼小梁切...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吸除
  • 1篇吸除术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术
  • 1篇临床对照研究
  • 1篇白内障

机构

  • 2篇淄博康明眼科...

作者

  • 2篇张海宁
  • 2篇白淑芬
  • 2篇李俊英
  • 2篇石军
  • 2篇刘援
  • 1篇朱建莹
  • 1篇曹向荣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平阳霉素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和丝裂霉素C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51例(68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只眼,术中分别应用0.2mg/ml浓度的平阳霉素或丝裂霉素C棉片巩膜瓣下湿敷,时间均为5min。术后随访时间6~12月,分别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滤过泡、术后并发症。结果小梁切除术后1,6,12月,平阳霉素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4.6±5.3)mmHg,(16.3±2.7)mmHg,(18.1±3.3)mmHg;丝裂霉素C组分别为(12.3±3.8)mmHg,(15.1±2.7)mmHg,(17.3±2.7)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12个月,平阳霉素组与丝裂霉素C组的累积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78%与77%,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5%与82%,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的主要的并发症是浅前房、球结膜切口渗漏以及球结膜瓣再次加固缝合,丝裂霉素C组发生这些情况的百分数明显大于平阳霉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平阳霉素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以达到和丝裂霉素C近似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较丝裂霉素C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眼科临床。
刘援石军朱建莹李俊英张海宁葛方东白淑芬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平阳霉素丝裂霉素C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不伴青光眼剥脱综合征患者眼压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不伴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XFS)患者眼压(IOP)的影响。方法: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不伴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患者36例(38眼),不伴有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患者76例(76眼)。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6~12mo,观察术后眼压的变化。结果:XFS组与Non-XFS组术前眼压分别为16.79±2.78mmHg,15.67±2.98mmHg(P〉0.05)。XFS组术后1d;1wk;1,6,12mo眼压分别为16.32±3.26,13.59±3.55,13.24±2.38,14.53±2.27,15.10±2.09mmHg。Non-XFS组术后1d;1wk;1,6,12mo眼压分别16.15±3.12,14.48±2.48,14.35±2.18,15.05±2.17,15.21±2.42mmHg。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wk;1,6mo XFS组患者眼压的下降程度较非XFS组的患者大(P〈0.05)。术后12个mo,XFS组患者眼压仍较术前低,对照组患者眼压逐渐回到术前水平。结论:不伴青光眼的XFS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眼压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大于非XFS患者。
刘援张海宁曹向荣李俊英葛方东石军白淑芬
关键词:超声乳化剥脱综合征眼压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