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承志
- 作品数:76 被引量:48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卒中瘫痪患者的家庭康复计划
- 2014年
- 脑卒中(中风)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在家庭康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眭承志
- 关键词:家庭康复脑卒中康复计划康复治疗出院后
- 颈源性头痛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就诊患者常见的症状,类型繁多,病因尤为复杂,有时难以具体明确[1、2],导致其容易被误诊为单纯的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延误最佳的诊治时机,影响治疗效果。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阻滞术、颈硬膜外麻醉、射频疗法、口服消炎止痛药及推拿、牵引、水针、穴位埋线、小针刀、中药等。虽然目前不乏对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病机探讨,但都不十分完备,为了完善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我们尝试着从其发病的解剖学基础做了如下的综述。
- 许长河单红星眭承志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解剖学基础枕大神经血管性头痛颈神经后支穴位埋线
- 脊痛消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1998年
-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程度及临床体征进行量化,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脊痛消胶囊的治疗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能全面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其治疗优良率为77.2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
- 眭承志邓福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药疗法
- 活血利水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被引量:14
- 1997年
- 眭承志柯岩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活血利水法中医药疗法
- 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期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
- 为了观察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期症状性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将75例青少年期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坐位枕颌带牵引法治疗,参照Borden氏颈椎测量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 陈道振眭承志
- 关键词:颈椎曲度异常理脊通脉手法
- 文献传递
-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的关联性。方法 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女性按年龄每5岁为一组,分为4组,分别检测雌二醇(E_2)、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进行"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女性随年龄递增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血还原粘度存在负相关(P<0.05),与红细胞电泳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围绝经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表达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其血瘀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 眭承志崔尊建甘卫冬陈舒强樊孝俊林振原陈祺
-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血瘀
- 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寰枢关节失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寰枢关节失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寰枢关节失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治疗两周后分别观察比较主观疼痛减轻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减痛效果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少年寰枢关节失稳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 甘卫冬眭承志
- 关键词:理脊通脉手法按揉点穴中医外治疗法
-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选择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颈椎牵引和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情况,一个疗程后每组治疗前后病情综合积分对比、组间积分差值比较、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博动指数比较,分析并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的效果、缓解眩晕的疗效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 眭承志单红星林景雄樊孝俊
-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理脊通脉手法
- 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生命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从生命质量角度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口服骨碎补总黄酮)36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34例,依据对腰背痛及腰痛综合评分进行动态观察;依据"疼痛VAS线段分级法"对腰背痛进行量化动态观察;依据"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疼痛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观察显示,治疗前患者的腰背痛及腰痛多在Ⅲ~Ⅴ级之间,疼痛无法忽视,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疼痛分级多降至Ⅰ~Ⅱ级,自觉疼痛基本消失。"疼痛VAS线段分级法"观察显示,治疗前静止时腰背痛、久坐时腰背痛、步行时腰背痛均呈现中度疼痛,翻身时腰背痛、起身时腰背痛、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压痛与叩击痛多表现重度疼痛,而以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叩击痛尤为显著,部分病人腰背痛对睡眠会有一定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各种行为方式引起的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显示:治疗前多数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为60~40分,表现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治疗3个月后积分可达到9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全面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腰背痛,提升独立性生活水准。
- 眭承志樊孝俊林景雄林振原陈舒强陈琪
-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碎补总黄酮生命质量评价
- 青少年期颈椎病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陈道振樊孝俊眭承志
- 关键词:颈椎病患者青少年期颈椎间盘退变继发性改变低龄化趋势神经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