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全义
- 作品数:71 被引量:3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孔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以后生物炭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质炭化后C–O–C、–COOH、–CH3、–CH2、–OH和C=O逐渐消失;生物炭产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是从300℃升高至400℃产率降低最为明显,这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有直接关系;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增加,由701.7 g/kg增加到899.3 g/kg,增加了197.6 g/kg;而H、O和N元素含量则逐渐降低,分别降低了21.4、171.8和6.6 g/kg;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原子比H/C、O/C和(N+O)/C都逐渐减小。总之,生物质升温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与生物炭孔径及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生物炭产率、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H、O和N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和中温炭化时生物炭保留原有的骨架结构,而高温时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沙蒿生物质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升温裂解过程中多数官能团消失,无机组分Si–O–Si得以保留,此外,生物质升温裂解是一个芳香性逐渐增强,亲水性和极性逐渐减弱的过程。
- 侯建伟索全义梁桓韩雪琦刘长涛
- 关键词:沙蒿生物炭官能团
- 褐煤不同处理方法制成的腐植酸复合肥料增效作用被引量:4
- 1998年
- 本项研究初步探明了褐煤不同处理方法制成的腐植酸复合肥料对玉米、小麦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累积速度、生物产量的影响;并对腐植酸复合肥料各处理间对玉米、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褐煤制取腐植酸复合肥料的适宜方法,为腐植酸肥料的研制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 魏景云林栋索全义
- 关键词:褐煤
- 氮磷化肥对胡麻产量形成的影响
- 阐明了氮素营养对胡麻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等生物产量的影响,氮素营养对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系数的影响,氮素营养对叶片全氮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影响。查明了适量施用氮、磷肥增产及氮素过量减产的原因。
- 索全义郝虎林索凤兰高炳德
- 关键词:胡麻磷肥
- 文献传递
- A级绿色食品春小麦品质调控、环境质量及生产技术研究
- 张胜赵继文索全义李岩高炳德杨胜赵利梅李斐刘美英胡俊郝虎林武美燕李焕春张化吕粉桃晋永芳赵敏孙文进辛军刘文俊吴永柱李杰侯丽霞包立高邢海峰
- 一、本项成果来源: 本项成果来源于2002~2005年内蒙古科技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河套A级绿色食品春小麦品质调控、环境质量及生产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该项目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属于农学领域,主...
- 关键词:
- 关键词:春小麦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生产技术
- 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和沙蒿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化学特性被引量:35
- 2015年
- 掌握不同生物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性是合理利用生物炭的基础。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对比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炭化温度下生物炭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低于400~C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孔隙结构保存完整,600℃以上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蜂窝状结构均遭到破坏,玉米秸秆生物炭被破坏得更严重;同一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大于沙蒿生物炭,两种生物炭的比表面积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增大,总孔容呈“V”形变化;两种材料的生物炭均呈碱性,炭化温度越高,pH越大,400℃~800℃,每升高1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pH均以0.02的幅度增加,同一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pH大于沙蒿生物炭,在400~C、600℃和800℃下分别比沙蒿生物炭高0.31、0.35和0.29单位;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C、P、K和灰分含量增加,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的C、P、K含量以炭化温度每升高10~C分别增加2.94、0.11、0.20g/kg的幅度变化,沙蒿生物炭也以4.35、0.07、0.24g/kg的幅度增加,与此同时,玉米秸秆生物炭的N、H含量以每升高10℃分别以0.13g/kg和0.86g/kg的幅度降低,沙蒿生物炭的N、H含量分别以0.04g/kg和0.82g/kg的幅度下降,s含量无明显变化,C/N和C/H增大,且不同材料生物炭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两种材料生物炭的N、P、K有效性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下降,400℃~6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N含量分别下降了57.89%和19.05%,800℃时两种生物炭的速效N均接近0mg/kg,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了67.41%和52.36%,此时速效K含量也分别降低了45.62�
- 梁桓索全义侯建伟刘长涛
- 关键词:生物炭沙蒿玉米秸秆孔隙度
- 利用高含沙洪水治沙淤地土壤养分、粒径分布特征分析
- 黄河上游内蒙古段有10条相邻的一级支流,即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十大孔兑(蒙语音译:季节性河流),是黄河内蒙古段粗沙的主要来源。该流域上游为鄂尔多斯硬梁地,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下垫呵以黄土和裸露的砒砂岩为主,是以水力侵蚀...
- 姬宝霖申向东吕志远索全义刘挨刚吕忠义胡敏
- 关键词:农业水土工程养分粒径
- 文献传递
- 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0年
- 以掖单 13为材料 ,研究了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后使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 ,平均高出无氮区 0 .16 g/穗· d,最大积累速率高出 5 .95 g/穗· d,是籽粒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 ;施氮后具有增加籽粒中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的作用 ,授粉后 42 d分别比无氮区高出 2 1.0 %、4.5 %和 70 .5 % ;施氮对籽粒中水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影响并不明显。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淀粉与水溶性糖含量、淀粉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795、- 0 .986和 - 0 .
- 索全义赵利梅迟玉亭王文玲
- 关键词:氮肥春玉米籽粒形成
- 保护地黄瓜前期增施CO<,2>的作用
- 索全义索凤兰殷旭红
- 关键词:黄瓜保护地栽培
- 内蒙古平原灌区春小麦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 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调查研究,开展了内蒙古平原灌区(土默川和河.套)春小麦品质现状和特性、影响春小麦品质形成的因素(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基因型、施肥)、春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形成特点以及花后不同光合器官对品质的作用...
- 索全义
- 关键词:春小麦田间试验栽培技术
- 播种期对胡麻物质代谢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研究发现,适时早播胡麻植株体内糖、氮含量较高,物质代谢倾向于贮藏型;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增加, 高了生物产量;前期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单株结果数、着粒数、千粒重较高,单株产量高;干物质分配在果实中,经济系数高,最终大幅度提高...
- 高炳德索全义白进玲王凤琴
- 关键词:胡麻播种期物质代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