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兴喜

作品数:42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7篇肝细胞
  • 6篇肿瘤
  • 6篇外科
  • 6篇化疗
  • 6篇肝癌
  • 5篇术后
  • 5篇酸酶
  • 5篇磷酸酶
  • 5篇结肠
  • 5篇肠癌
  • 4篇丁酸
  • 4篇丁酸钠
  • 4篇原发性
  • 4篇手术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酸钠
  • 4篇细胞癌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孙逸...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0篇罗兴喜
  • 16篇陈涛
  • 14篇褚忠华
  • 7篇刘建平
  • 7篇区庆嘉
  • 6篇叶义标
  • 6篇李春海
  • 6篇王捷
  • 5篇陈捷
  • 5篇刘璐
  • 5篇许鹤洋
  • 4篇赵海燕
  • 4篇刘宏涛
  • 4篇曾育杰
  • 4篇伍衡
  • 4篇来伟
  • 3篇商昌珍
  • 3篇闵军
  • 3篇陈铿
  • 3篇余珍燕

传媒

  • 14篇岭南现代临床...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转移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至2014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集到具有完整资料的15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平均年龄61岁,其中贫血(121例,77.6%)及全身骨骼疼痛(98例,62.8%)为最常见症状。生化检查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97例(62.2%),乳酸脱氢酶升高72例(46.2%)。骨髓象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108例,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22例。预后差,生存期大多不超过1年。总共119例(76.3%)患者找到原发病灶。结论骨髓转移癌通常有贫血及全身骨骼疼痛等临床症状,容易出现外周血清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患者预后较差,需要早期发现治疗。
罗兴喜李俊勋曾育杰赖文兴许鹤洋黄永亮伍衡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贫血骨痛
丁酸钠增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T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丁酸钠诱导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其在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入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s,6d后分别加入丁酸钠、脂多糖(LPS)和多细胞因子鸡尾酒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1β、前列腺腺素E2(PGE2)],24h后收集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DO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2分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检测各组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丁酸钠诱导的DCs呈现典型未成熟DCs的特征,低表达CD83、CD80和HLADR,分泌IL-12水平低。与对照组比较,丁酸钠组和LPS组DCs的IDOmRNA的表达分别升高了(32.03±4.02)倍和(1.01±0.43)倍,而鸡尾酒组则降低(3.31±1.0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酸钠诱导的未成熟DCs采用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处理后,可以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但其能力仍低于LPS或鸡尾酒法诱导的成熟DCs。结论丁酸钠可显著增强未成熟DCs的表达IDO,并且IDO过表达在其抑制T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闵军刘璐商昌珍王捷万云乐罗兴喜陈亚进陈积圣
关键词:丁酸钠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自发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我科2007年10月收治1例自发性膈疝。由于自发性膈疝在临床上少见,误诊率高,误诊致患者的预后很差。现特将我科收治的该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罗兴喜褚忠华刘璐
关键词:自发性膈疝膈肌破裂病例报告误诊率
应用生物荧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评估肝细胞功能储备(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合并肝硬化肝病变患者接受大体积肝脏切除或其后进行肝移植手术可能造成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公认的肝功能评估方法是Child分级方法,包括了3个临床指标和2个生化指标,但它不能直接评估肝细胞的功能状态。目的:应用生物荧光法定量分析三磷酸腺苷作为肝功能监测手段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比观察,于2005-01/2006-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对象:选择肝部分切除患者32例,术中根据肝脏形态学改变分为3组:正常组7例,组织病理学没有明显硬化发现;大结节肝硬化组9例;微小结节型肝硬化组16例。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及肝生化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无菌收集肝手术切除病变旁肝组织标本,酶解消化、细胞悬浮、培养、离心、肝细胞计数,提取三磷酸腺苷并检测其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换算出每个肝细胞的三磷酸腺苷含量,进一步将三磷酸腺苷含量与术前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大结节肝硬化组单位肝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小结节肝硬化组(P=0.0001,0.004)。小结节肝硬化组三磷酸腺苷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4)。②单位肝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与术前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93,P=0.0002;r=0.6145,P=0.0002)。结论:肝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检测可以评估肝实质储备功能,也可用于预测肝切除手术风险及选择肝移植手术时机。
陈涛Bhatta SK刘建平林浩铭万云乐陈翔罗兴喜区庆嘉
关键词:腺苷三磷酸酶线粒体肝细胞荧光素酶
胃大弯侧外生性浆膜层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被引量:1
2024年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是一种以钙化、沙砾小体等为特征性表现的良性间充质病变,其主要成分为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CFT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相对好发于女性,其发病部位有胸膜、胃肠道、纵隔、心脏、肺部、颈部、背部、腹股沟、四肢等。其中发生于胃部的病例较少,以病例报道为主。目前对胃CF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的探索也并不深入。本例胃CFT的特殊性在于肿瘤发生在胃体大弯侧浆膜层下,并呈外生性发展,与胃壁间有蒂相连,早期可能不在胃囊内形成明显隆起,难以被常规胃镜检查检出,与目前报道较多的内生性CFT有明显区别。本病例报道能为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胃CFT患者的诊断方向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朱常琰王修远胡玉秋陈广成李森茂金少文罗兴喜
关键词: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外生性
外科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在提升临床教师教学水平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我院外科教研室承担中山大学临床五年制、临床八年制、MBBS、口腔医学等的外科教学任务。如何使外科临床医生在繁重的临床、科研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一直是外科教研室的工作重点。经过调研,我们大胆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于2013年建立外科教学管理网络平台,旨在为临床教师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提高其教学能力,满足教学模式改革需求。实践证明,外科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在提升临床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
施旖旎余珍燕李春海罗兴喜陈铿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水平
草酸铂联合希罗达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估草酸铂联合希罗达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4月~2008年6月收治46例原性肝癌患者均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接受以草酸铂和希罗达化疗方案的患者为治疗组,19例接受以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和阿霉素化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参照RECIST标准对该方案疗效(CR、PR、SD、PD、ORR、OS和DFS)进行评估,按照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46例获得可评估客观疗效。在治疗组中:CR10例(37.04%),PR9例(33.33%),SD3例(11.11%),PD5例(18.52%);其毒副作用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但均可以耐受。对照组5例获得CR(26.32%)、2例PR(10.53%)、4例SD(21.05%)、8例PD(42.11%);毒副作用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反应,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两组比较:CR、PR、SD、PD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在ORR(P=0.0355)和DFS(P=0.0004)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草酸铂和希罗达联合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的疗效较高,安全性好,此化疗方案可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病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
刘宏涛刘建平罗兴喜吴祖光陈涛赵海燕区庆嘉
关键词:希罗达草酸铂化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
结合病例大赛谈住培医师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21年
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重心由体制建设向提升质量转变的背景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承办2020年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医师病例大赛为基础,分析当前住培医师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住培医师病历书写质量的方案,并就如何通过病历书写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提出建议。
叶瑜王宜罗兴喜陈华胜林锋
关键词:病历书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肝再生磷酸酶-3、趋化因子CCL26和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肝再生磷酸酶-3(PRL-3)、趋化因子(CCL26)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肠癌患者83例,检测I~Ⅳ期结肠癌组织PRL-3、CCL26和TAMs表达;Kaplan.Meier法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迁移实验分析CCL26对TAMs迁移作用。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随着肿瘤分期TNM进展,PRL-3,CCL26与TAM8逐渐升高,在I期结肠癌中三者表达阳性率为(25%、20%、15%),在Ⅳ期肝转移灶中,三者阳性率分别为(94.7%、89.4%、78.9%,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各蛋白对患者生存影响,PRL-3、CCL26和TAMs阳性的结肠癌患者其术后总生存期明显较阴性组低(P〈0.001)。迁移实验显示随着CCL26浓度递增对TAMs有明显趋化作用(P〈0.01)。结论PRL-3能促进结肠癌组织分泌CCL26,趋化TAMs聚集,促进结肠癌进展,降低患者总的生存期。
蓝球生曾育杰来伟罗兴喜褚忠华
关键词:肝再生磷酸酶-3结肠癌肿瘤进展
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2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32例因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手术后5—8d,其中胃部手术占40.63%。术中出血量100~300mL者15例,9例术中出血量〉350mL,占75%。3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占93.75%,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0天及31天再次手术后治愈,占6.25%。结论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和手术的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措施是治愈胃排空障碍的主要方法。
周军杨斌伍衡刘璐罗兴喜褚忠华
关键词:上腹部手术胃排空障碍诊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