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晓辉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纳米
  • 2篇光催化
  • 2篇TIO
  • 2篇催化
  • 1篇纳米TIO2
  • 1篇纳米管
  • 1篇纳米管阵列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催化
  • 1篇可见光催化剂
  • 1篇固溶
  • 1篇固溶体
  • 1篇光催化活性
  • 1篇光催化剂
  • 1篇N掺杂
  • 1篇RUP
  • 1篇ZNO
  • 1篇掺杂
  • 1篇催化活性
  • 1篇催化剂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翟晓辉
  • 3篇曹亚安
  • 2篇董江舟
  • 2篇龙绘锦
  • 1篇曹永强
  • 1篇王恩君
  • 1篇袁继翔
  • 1篇赵俊岩
  • 1篇巢晖
  • 1篇王玲玲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TiO_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的掺杂机理及其光催化活性被引量:18
2010年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直径约为100nm,壁厚约为20nm;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翟晓辉龙绘锦董江舟曹亚安
关键词:光催化N掺杂
高效率纳米TiO2基复合固溶体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
曹亚安曹永强龙绘锦王恩君翟晓辉王玲玲董江舟袁继翔
该项目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多相掺杂技术,针对"高效率纳米TiO<,2>基复合固溶体新型可见光催化剂"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研制出多种新型结构高活性TiO<,2>基复合固溶体或多相掺杂型TiO<,2>基可见光催化...
关键词: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剂
Rup_2P表面敏化TiO_2基复合薄膜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出TiO2/ITO、Zn2+掺杂的TiO2(TiO2-Zn)/ITO和TiO2/ZnO/ITO薄膜,采用表面敏化技术和旋转涂膜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表面敏化的TiO2基复合薄膜Rup2P/TiO2/ITO、Rup2P/TiO2-Zn/ITO和Rup2P/TiO2/ZnO/ITO.表面光电压谱(SPS)结果发现:敏化后的TiO2基薄膜在可见区(400-600nm)产生SPS响应;TiO2基薄膜的能带结构不同,其在400-600nm和350nm处的SPS响应的峰高比不同.利用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TiO2基薄膜和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各种物理参数,并确定其能带结构.分析可知,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在400-600nm的SPS响应峰主要源于Rup2P分子的中心离子Ru4d能级到配体1,10-邻菲咯啉π*1和2-(2-吡啶基)苯咪唑π*2能级的跃迁;TiO2中Zn2+掺杂能级有利于Ru4d能级到配体π*1和π*2跃迁的光生电子向TiO2-Zn导带的注入;TiO2/ZnO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向ITO表面的转移,从而导致可见光(400-600nm)SPS响应增强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翟晓辉赵俊岩巢晖曹亚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