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齐毅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Toll样受体2在关节置换术后小鼠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昆明小鼠的简易右膝关节置换术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将60只动物随机分为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组(A组)、假体置换术后无感染组(B组)、关节内注射细菌组(C组)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D组)。于操作后的第1、3、7天眼球取血0.2mL,流式细胞术分析TLR2在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取血后处死并取右膝关节及周围组织作细菌培养。对各组各时相TLR2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同一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同组内同一指标术前术后变化水平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 A组、C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阳性,B、D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阴性。操作后第1天和第3天,A/B组TLR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7天,TLR2的表达在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3天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第1天,P<0.05。结论假体植入不影响TLR2的表达,TLR2可能是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项敏感指标。
- 张紫机康焱翟齐毅张浩张阳春侯昌禾李子卿盛璞义
- 关键词:假体TOLL样受体流式细胞术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年龄较轻、骨质疏松严重、病程持续发展、全身情况差等特点,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报道不多.本研究拟对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THA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 盛璞义张紫机廖威明傅明康焱杨忠汉杨子波翟齐毅何爱珊
- 全髋关节置换术致神经损伤与术中电生理监测被引量:3
- 2011年
-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被认为是治疗不可逆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THA并发症之一是神经损伤,虽然发生率相对不高,但由于其可能带来恶劣的预后,已经引起骨科医师的重视。本文从发生率、原因与机制、危险因素、预后和THA术中监测的角度,综述了目前对THA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 侯昌禾翟齐毅盛璞义张阳春李子卿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诱发电位电生理学
- 假体选择对初次TKA活动度的影响有多大?--高屈曲度和常规膝假体的早期临床对比
- 目的 目前推荐使用高屈曲度假体的建议逐渐增多,本研究试图了解高屈曲度膝假体对初次TKA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度的影响.资料和方法2009年1月-2009年6月间按一定标准严格筛选患者,手术方案、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术后康复方案统...
- 盛璞义翟齐毅杨忠汉廖威明张紫机康焱张浩
- 14例炎症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临床效果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后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本组14例炎症性关节炎的患者(16膝关节)在芬兰坦配雷大学医学院医院应用翻修假体TCⅢ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其中女11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59岁(36~78岁),平均随访时间为74个月(44~122个月)。临床评估参照KSS评分系统,再次翻修、截肢和死亡视为随访终止。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结果 患者平均KSS评分从术前的37分(0~77分)提高至88分(61~100分)(t=-3.983,P<0.001),疗效大为改善;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的62°(0~120°)提高至98°(0~145°)(t=-2.655,P<0.05);平均膝关节疼痛评分从术前的22分(10~45分)提高至44分(20~50分)(H=5.696,P<0.05)。虽然其中5例出现无症状的X线穿透带,但无明显假体松脱。其中3例出现了并发症,包括髌骨疼痛,髌骨骨折和感染。结论 经验丰富的关节外科医师,熟练应用翻修假体系统及下肢力线重建是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在炎症性关节炎患者中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 盛璞义张阳春侯昌禾翟齐毅李子卿Matti LehtoYrj T Konttinen
- 关键词:再手术
- 假体置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2和4的表达
- 2011年
- 背景:研究证实全髋关节置换后松动假体表面生物膜中表达Toll样受体,但其变化规律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关节假体置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2,4的表达。方法:选择关节置换患者和同期10例行关节镜检查患者,于入院次日和假体置入后第3天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中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阳性表达,同时送血样至检验科检查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两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Toll样受体2,4均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而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率较低;关节置换组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术前(P<0.05);关节置换组Toll样受体4、关节镜组Toll样受体2,4手术前后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低于关节镜组(P<0.05),两组Toll样受体4表达率无差异。提示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手术本身应激和局部损伤不影响Toll样受体2,4的表达,假体的置入下调了外周血Toll样受体2的表达。
- 张紫机康焱翟齐毅张浩张阳春侯昌禾李子卿盛璞义廖威明
- 关键词:关节置换假体TOLL样受体人工假体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年龄较轻、骨质疏松严重、病程持续发展、全身情况差等特点,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报道不多。本研究拟对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THA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 盛璞义张紫机廖威明傅明康焱杨忠汉杨子波翟齐毅何爱珊
- 关节置换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与关节置换假体植入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及同期无假体植入的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及术后3 d外周血Tre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置换组术前外周血中Treg的水平为(2.99±1.33),术后为(4.66±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假体植入组术前为(3.36±1.61),术后为(3.47±1.8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置换组与非假体植入组对比,两组间Tre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假体植入体内可使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关节置换假体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与单纯组织感染时的免疫反应不同,T细胞能否成为假体感染的病情进展及疗效评估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 翟齐毅胡俊勇张阳春侯昌禾李子卿盛璞义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CD4+流式细胞术
- Toll样受体2和7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2、7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昆明小鼠的简易右膝关节置换术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将动物实验分为假体置换术后感染组(A组)、假体置换术后无感染组(B组)、关节内注射细菌组(C组)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D组)。于操作后的第1、3、7天眼球取血0.2ml,流式细胞术分析TLR2和TLR7在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取血后处死并取右膝关节及周围组织作细菌培养。对各组各时相TLR2和TLR7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同一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组内同一指标术前术后变化水平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 A组、C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阳性,B组、D组的组织培养均为阴性。操作后第1天,A/B组对比,TLR2(t=-31.562,P<0.001)、TLR7(t=-27.213,P<0.05)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A/B组间的TLR2的对比仍有统计学意义,至第7天,TLR2的表达在各组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情况下,有假体的A组和无假体的C组对比,TLR7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LR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LR7的表达可能受假体置入的影响。
- 张紫机康焱盛璞义翟齐毅何爱珊张浩张阳春侯昌禾李子卿廖威明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TOLL样受体流式细胞术
- 骨性关节炎和炎症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临床效果的比较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应用单一翻修假体系统行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骨性关节炎与炎症性关节炎的临床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对比。方法1994至2000年间,共69例患者71膝在芬兰坦配雷大学医学院医院应用翻修假体TCⅢ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56膝为女性,16膝为男性,平均年龄69.1岁(36~8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9年(3.0~10.2年);16膝为炎症性关节炎,55膝为骨性关节炎,初次手术和翻修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6.8年。临床评估参照KSS评分系统,再次翻修、截肢和死亡视为随访终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年和最终随访时的膝关节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及上楼评分等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23例假体周围有无症状性骨吸收线,但是关节均无明显结构上的松脱。并发症包括4例术后感染,1例髌骨疼痛综合症,1例髌腱断裂。以再次翻修作为终点,假体5年生存率为95%,8年生存率为94%。最终随访时,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数据比炎症性关节炎患者稍好,但统计学分析结果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炎症性关节炎会导致患者韧带松弛,容易感染,骨质破坏,一般情况较差,但是其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疗效与骨关节炎相接近。
- 盛璞义张紫机康焱雷紫雄杨子波翟齐毅廖威明Matti LehtoYrj T Konttinen
- 关键词:关节炎膝关节关节成形术翻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