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亚梅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大型盾构
  • 3篇盾构
  • 3篇盾构工作井
  • 3篇工作井
  • 2篇支护结构
  • 2篇软土
  • 2篇连续墙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设计
  • 1篇支护
  • 1篇软土地层
  • 1篇深基坑
  • 1篇深基坑工程
  • 1篇泡沫混凝土
  • 1篇连续墙接头
  • 1篇接头
  • 1篇接头模型
  • 1篇混凝土
  • 1篇基坑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作者

  • 4篇耿亚梅
  • 3篇田洪铭
  • 3篇陈卫忠
  • 2篇曹俊杰
  • 1篇乔春江
  • 1篇郭小红
  • 1篇杨阜东
  • 1篇陈培帅
  • 1篇诸以惇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型盾构工作井结构稳定性研究
深基坑工程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要确保基坑结构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护参数的选取。支护参数过大,虽然能保证结构的稳定,但会造成支护费用的浪费;反之则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如何在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同...
耿亚梅
关键词:盾构工作井支护结构连续墙接头正交试验设计深基坑工程
文献传递
泡沫混凝土预留变形层对深埋软岩隧道长期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32
2011年
泡沫混凝土的单轴和三轴试验研究表明,泡沫混凝土具有较高压缩性和良好延性,可以作为深埋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预留变形层填充材料,分析了其对宜巴高速公路深埋软岩隧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埋软岩软岩隧道在二次衬砌施工之后依然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单纯依靠提高二次衬砌的厚度,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围岩的蠕变变形,而且衬砌结构很容易由于变形压力过大而发生破坏。泡沫混凝土预留变形层,可以很好地吸收围岩蠕变变形,缓解二次衬砌承担的蠕变变形压力,减小衬砌的变形,改善其受力,采用厚度较小的二次衬砌即满足隧道长期运营的要求。
陈卫忠田洪铭杨阜东耿亚梅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
考虑连续墙接头效应的软土大型盾构工作井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基于地下连续墙分幅施工的工程实际状况,建立了连续墙不抗弯不抗剪柔性接头、抗剪不抗弯半刚性接头以及抗剪又抗弯刚性接头的力学模型。结合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盾构工作井地下连续墙的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连续墙接头型式对于墙体水平位移以及支护体系受力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在做好连续墙接头防渗的前提下,采用柔性接头时墙体的水平位移较大,支护体系内力明显增高;采用半刚性接头时既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的水平位移,又可以将墙体承担的土压力分担到临时支撑和环梁之上,降低连续墙墙体的内力;采用刚性接头时可以降低临时支撑、环梁以及内衬的内力,但连续墙墙体要能承担极大的竖向弯矩和数值相当的横向弯矩。综合考虑建议工作井采用抗剪不抗弯的半刚性接头。
诸以惇陈卫忠田洪铭曹俊杰耿亚梅陈培帅
关键词:盾构工作井接头模型
软土地层大型盾构工作井合理支护参数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控制超大盾构工作井的变形和结构受力状态是跨江跨海盾构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难点。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江北盾构始发工作井为例,通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系统分析,研究环梁厚度、连续墙厚度、内衬墙厚度和支撑截面对盾构工作井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规律,得到各个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分析;对工程的材料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提出材料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研究成果表明: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工作井合理的支护参数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数量,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优的支护参数组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的效果。
耿亚梅陈卫忠田洪铭曹俊杰郭小红乔春江
关键词:盾构工作井支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