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启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水利工程更多>>
- 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
- 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水利管理的地理格局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官员对水利环境的地理感知以及决策。官员对水利环境的地理感知可分为明前期、明中后期、清前中期等三个阶段。在开穴口、修筑堤防、疏浚河道三种政策中,督扰选择以...
- 肖启荣
- 关键词:水利社会明清时期
- 文献传递
- 记忆与遗忘(散文)
- 2001年
- 纵然酷暑来临。纵然清凉的校园是夏日的天堂,但这都不能使我们的脚步停留。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没有什么能使我停留——除了目的地。纵然岸边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带着几分欣喜,几分激动,几分向往,我们踏上了北上襄樊的火车。
- 肖启荣
- 关键词:散文艺术风格
- 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干堤修防的组织、管理与纠纷
- 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汉江干堤的修防在组织与管理、资金来源与运用上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关乎全局的堤防——沙洋堤、襄阳老龙堤、钟祥县境内汉江干堤、京山县境内汉江干堤——在人力、资金投入上的倾斜,以及...
- 肖启荣
- 关键词:干堤明清时期
- 文献传递
- 明清时期汉水下游泗港、大小泽口水利纷争的个案研究——水利环境变化中地域集团之行为被引量:3
- 2008年
- 该文结合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通过对清代、民国时期关于襄河水利纷争的史料——《襄堤成案》、《大泽口成案》、《襄河水利案牍汇抄》的解读,理清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州县关于小泽口、大泽口水利纷争的全貌。分析纷争过程中地方社会的行为,以及督抚、府州县官员等不同层级官员行政的实质与角色,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利环境变化之下地域集团行为的性质,以及其行为对水利环境的影响。
- 肖启荣
- 关键词:水利纷争明清
- 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堤防管理制度被引量:9
- 2008年
- 明清时期国家对于汉水下游的水利管理制度经历一个变迁的过程,与这一区域的水利问题的日益突出密切相关,垸田的发展以及带来的问题是主要的因素。钟祥至沙洋的汉江干堤极易溃决,并且关系到整个下游地区的安全,因此在人力组织、资金筹集、岁修维护上,国家的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倾斜性,相对于沙洋以下的区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沙洋以下,天门、潜江、沔阳等州县所在区域主要以垸田为主,国家将这一区域的堤防修筑与维护主要交由地方来进行。垸堤岁修维护采取堤甲制的组织形式,由垸民完成,一方面没有固定的资金,另一方面在正常年景之下,垸民可以获得基本的物质生存,因此垸堤的维护面临相当的困难。
- 肖启荣
- 关键词:地理环境
-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手段与途径被引量:6
- 2004年
- 鲁西奇陈勇张星久魏幼红江田祥肖启荣席会东(整理)何峰
- 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国家权力国家意识形态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