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水电站
  • 3篇水建筑物
  • 3篇泄水
  • 3篇泄水建筑
  • 3篇泄水建筑物
  • 3篇构皮滩
  • 2篇电站
  • 2篇枢纽布置
  • 2篇消能
  • 2篇消能工
  • 2篇拱坝
  • 2篇构皮滩水电站
  • 2篇坝基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加固
  • 1篇电站厂房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渗控措施
  • 1篇渗流

机构

  • 7篇长江水利委员...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7篇胡中平
  • 2篇班红艳
  • 1篇王犹扬
  • 1篇郭艳阳
  • 1篇吴效红
  • 1篇杨一峰
  • 1篇肖桃先
  • 1篇曹去修
  • 1篇吴祥华
  • 1篇张燎军
  • 1篇翟利军
  • 1篇江义兰
  • 1篇杜华冬

传媒

  • 5篇人民长江
  • 2篇贵州水力发电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构皮滩水电站枢纽布置及优化被引量:5
2006年
构皮滩水电站是由大坝、坝身泄水建筑物、泄洪隧洞、引水发电厂房系统和通航建筑物等组成。2001年12月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2003年11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招标设计及施工详图阶段,结合本工程具体条件和国内外水电技术最新成果,对枢纽布置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王犹扬胡中平杨一峰
关键词:枢纽布置泄水建筑物构皮滩水电站
构皮滩双曲拱坝坝基三维渗流场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固定网格的结点虚流量法对构皮滩拱坝坝基进行了三维渗流场分析 ,重点考虑了渗流自由面、逸出面和排水孔幕的正确模拟。计算成果较好地反映了坝基实际渗流状态 。
张燎军翟利军曹去修胡中平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自由面渗流场渗控措施
构皮滩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被引量:1
2002年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 ,是国家“西电东送”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总库容 6 4 5 1亿m3 ,装机 30 0 0MW ,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 2 32 5m ,枢纽属Ⅰ等工程。综合分析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及各建筑物特点 ,选定的枢纽布置为 :河床布置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身表、中孔泄洪 ,坝后水垫塘消能 ;左岸布置泄洪隧洞及导流隧洞 ,预留通航建筑物 ;
胡中平班红艳郭艳阳
关键词:枢纽布置泄水建筑物消能工电站厂房构皮滩水电站
隔河岩重力拱坝拱座深层处理平面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坝基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夹层、断裂构造多,岩溶发育,两岸拱座存在局部滑动问题。设计中提出了许多基础处理方案,经综合比较确定对不稳定块体采用混凝土阻滑键和混凝土传力柱阻滑处理方案。应用平面有限元法对坝基处理前后坝体和坝基的变位和应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析表明:上述处理方案是合适的。通过本项计算分析,认为采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拱坝的拱座深层稳定处理问题是合适的。
吴祥华胡中平
关键词:坝基处理有限元重力拱坝拱座
江口双曲拱坝基础开挖及处理设计
2001年
根据江口水电站坝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系统介绍了坝基开挖及加固处理的设计思想 ,开挖基本设计原则为满足拱坝体形设计要求 ,大坝基础开挖采用径向开挖 ,不同高程控制点直线连接 ,保证满足大坝轮廓的要求 ,并方便施工。两岸坝肩O21n页岩部位根据风化情况局部掏挖 5~ 8m深 ,并往下游扩挖 4m左右 ,再作混凝土回填处理。
胡中平肖桃先江义兰
关键词:双曲拱坝坝基开挖江口水电站地基加固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大坝布置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沐若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拉让河河源沐若河上,电站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利用建基面岩体分布范围狭窄,且右岸存在当地人认为是"圣石"的突出山脊,需要加以保护。为了使坝址坐落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河段上,经比较后,大坝轴线采用弧线形式。设计中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从安全、技术可行、经济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较为合理的3种大坝布置方案。经比较,选定了安全性较好,经济性较优,又能保护"圣石"的方案。
胡中平吴效红杜华冬
关键词:坝型坝轴线
彭水水利枢纽泄洪消能设计研究
1999年
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坝址地处高窄峡谷河段,因该枢纽具有洪峰流量大、下游水位变幅大、泄洪与通航矛盾突出等特点,故其泄洪消能设计就成为枢纽建筑物布置及水工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方案比选,在泄洪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优选方案为大坝中部设7个表孔、两岸边设2条滑雪道,当洪水频率P≤5%时,开启2个近岸底孔联合泄洪。在泄洪建筑物体型设计上,除优化表孔及底孔设计参数、合理确定结构型态外,对左、右滑雪道分别采用异型扭鼻坎和连续式鼻坎型式;消能防冲设计则根据不同设计洪水条件采取挑流或挑流与面流相结合的消能方式,并且对滑雪道、岸坡和坝下冲坑进行了防护处理设计。
胡中平班红艳
关键词:消能工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水利枢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