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晔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军事

主题

  • 1篇动力作用
  • 1篇盛夏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形成
  • 1篇热力
  • 1篇热力作用
  • 1篇物理机制
  • 1篇力作
  • 1篇复杂电磁环境
  • 1篇干旱
  • 1篇高温
  • 1篇高温干旱

机构

  • 1篇西昌卫星发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作者

  • 2篇胡晔
  • 2篇陈丽华
  • 1篇沈永伟
  • 1篇程晶
  • 1篇盛飞
  • 1篇党建涛
  • 1篇周率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气象装备保障探析
2010年
从野战气象装备保障的实际出发,简要、定性地分析了野战气象装备当前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野战气象保障分队必须强化野战气象装备指挥、维修、器材供应及防护等"四个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野战气象装备保障建设和准备需把握的问题。
沈永伟陈丽华姜莉胡晔程晶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
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利用1970 2000年、2006年6—8月的NCEP资料,研究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通过敏感性试验和控制性试验的对比分析发现,感热加热对青藏高原、川渝地区地面温度的升高、500 hPa高度场的增强有显著作用,而高原高度场的加强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的加强西伸和大陆高压的加强东进;对动力作用的分析发现,高原动力作用在这次高温干旱事件中的作用不是唯一的,川渝地区上空异常强盛的下沉气流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以及高原北侧南伸气流共同作用造成的;感热加热是导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天气发生和维持的首要原因。
陈丽华周率党建涛胡晔盛飞
关键词:高温干旱物理机制动力作用热力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