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杰英

作品数:3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慢性
  • 9篇阻塞性
  • 9篇阻塞性肺疾病
  • 9篇慢性阻塞性
  • 9篇慢性阻塞性肺...
  • 9篇疾病
  • 9篇肺疾病
  • 6篇通气
  • 5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实时监测
  • 4篇气道
  • 4篇气管
  • 4篇哮喘
  • 4篇康复
  • 4篇呼气
  • 4篇呼气峰流速
  • 4篇患者管理
  • 4篇急性加重
  • 4篇峰流速

机构

  • 28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广东省农垦中...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佛山市高明区...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忠信制模(东...
  • 1篇重庆市九龙坡...
  • 1篇广州昊熹医疗...
  • 1篇大理大学第一...

作者

  • 34篇胡杰英
  • 25篇郑则广
  • 22篇刘妮
  • 15篇陈荣昌
  • 13篇杨峰
  • 10篇李有霞
  • 8篇钟丽红
  • 6篇吴璐璐
  • 4篇钟南山
  • 3篇王欣妮
  • 3篇邹少清
  • 3篇李德富
  • 3篇熊鹰
  • 2篇李业彪
  • 2篇曾秋璇
  • 2篇何耀军
  • 2篇张春云
  • 2篇钟丽红
  • 1篇卢文菊
  • 1篇唐秋静

传媒

  • 7篇中华结核和呼...
  • 5篇国际呼吸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蛋白丢失性肠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报告1例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蛋白丢失性肠病(PLE),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例男性SLE合并PLE诊治过程。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蛋白丢失性肠病"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以"Lupus Erythematosus,Systemic"与"Protein-Losing Enteropathies"检索PubMed数据库与FMRS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并复习,截止至2019年12月。结果患者男,45岁,以眼睑水肿半年,活动后气促、腹胀、双下肢浮肿1个月就诊,体格检查提示多浆膜腔积液(胸腔、心包、腹腔),实验室检查提示严重低蛋白血症,dsDNA阳性,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抗核抗体阳性,24 h尿蛋白定量为0.23~0.63 g;肾穿刺活检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微,结合临床考虑为狼疮性肾炎早期改变;小肠低张平扫及增强CT提示胃壁、空肠及部分回肠管壁不均匀增厚。胃、肠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示胃肠道黏膜水肿明显,可见淋巴管扩张。临床诊断考虑SLE合并PLE。文献检索共获得中文36篇、外文93篇,审阅符合新发病例报道且资料相对齐全的共40例,其中男性7例。结论SLE合并PLE临床少见,遇见难治性多浆膜腔积液需要考虑到此病可能。
杨峰胡杰英丘彬彬谭俊峰江颖李时悦钟南山郑则广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蛋白丢失性肠病
2016年中国肺康复网上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了解中国各级医院肺康复的开展情况。方法通过问卷星软件建立微信调查问卷,在微信群、呼吸疾病论坛等发放调查问卷链接,了解参加问卷调查医务人员所在医院肺康复治疗的开展情况。结果问卷提交327份,有效问卷314份。三级和二级医院肺康复开展良好的分别占比13.78%(35/254)和2.00%(1/50),开展了但不完善分别占比57.87%(147/254)和42.00%(21/50),准备开展分别占比20.87%(53/254)和26.00%(13/50),完全没开展分别占比7.48%(19/254)和30.00%(1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P=0.000)。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科室肺康复开展占比分别为:呼吸内科(79.53%和72.00%),康复科(38.58%和20.00%),重症监护病房(12.20%和6.00%),门诊(13.78%和6.00%),其他科室,包括神经内科、共建社区等(11.42%和18.00%)。已开展肺康复工作的医院中肺康复治疗内容,呼吸肌训练普及度是最高的,达到91.08%,其次是吸痰指导和气道湿化治疗,普及度81.53%,而运动康复也达80.57%,心理康复66.88%。结论我国二、三级医院已逐步重视肺康复治疗,但开展良好的占比偏低,且各科室发展不均衡,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刘妮郑则广胡杰英杨峰李有霞钟丽红范瑶瑶郑健琪赵红梅高连军郑劲平陈荣昌
关键词:肺康复问卷调查
RP-HPLC法测定雾化温度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建立雾化温度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稳定性影响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82∶18(V/V)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约为25℃,测定雾化温度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布地奈德的保留时间约为6 min,布地奈德与其他组峰的分离度>1.5;方法精密度试验RSD为0.46%;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布地奈德在浓度0.01~0.1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5×107 c+20336(r=0.9999)。不同批次样品测量平均回收率为96.35%(RSD=1.01%,n=3)。超声雾化仪药杯底部中心点最高温度≤46℃,供试品溶液在80℃以内稳定。结论:RP-HPLC法测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含量,其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布地奈德在雾化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周清冯钰凤韩海涛刘妮胡杰英杨峰吴璐璐董环何薇曹燕妃郑则广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稳定性超声雾化
噻托溴铵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及小剂量茶碱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患者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92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5组:A组为噻托溴铵组(n=52),B组为噻托溴铵联合小剂量茶碱组(n=29),C组为茶碱组(n=30。A组单独吸八噻托溴铵18阻g/d;C组单独服用茶碱缓释片,100mg/次,早餐前和睡前各1次;8组同时使用噻托溴铵及茶碱缓释片。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肺功能;(2)运动耐力:6min行走距离;(5)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4)急性发作次数。结果A组及8组FEV.、FEV,/FVC和FEV./预计值,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较用药前均明显升高,且B组急性加重人次较用药前明显减少,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用药前后COPD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EFEVI、FEV,/FVC和FEVi/预计值,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小剂量茶碱能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胡杰英邹少清李业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小剂量茶碱
烟草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消化道的病理特点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消化道的病理改变,为探究COPD营养不良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烟草烟雾暴露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查大鼠肺功能、动脉血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水平以及肺组织、肝、脾、胃、小肠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功能残气量、肺总量上升,静态肺顺应性增加,呼气流速50毫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下降;肺泡结构大小不一、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均高于对照组,促炎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抗炎介质IL-10低于对照组;肝小叶中央静脉充血伴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轻度水肿、脾出现淤血、胃出现轻度糜烂、小肠黏膜萎缩伴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在COPD大鼠模型中,肝、脾、胃黏膜、小肠黏膜等消化道组织均出现充血、水肿、淤血、糜烂、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性病理改变,这些病变可能与COPD营养不良有关。
李狄非李德富郑则广卢文菊胡杰英陈荣昌
关键词:炎症
无创通气中测压管内冷凝液对人机同步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的探讨
研究背景: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指通过鼻(面)罩、鼻枕或接口器等连接患者的正压通气方法。与有创机械通气比较,NPPV无需建立有创...
胡杰英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肺康复治疗
文献传递
基于呼气峰流速实时监测调整治疗强度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钟丽红郑则广刘妮李有霞胡杰英陈荣昌
呼吸训练器对机械通气患者主动咳嗽气道峰压的泄压作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对机械通气患者主动吹气或咳嗽所致气道高峰压的泄压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7-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二区的15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通气回路连接呼吸训练器前后患者主动用力吹气、轻轻咳嗽、用力咳嗽对气道峰压的影响.结果 机械通气呼吸回路连接呼吸训练器后,5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深吸气末用力吹气、平静吸气末轻轻咳嗽、深吸气末用力咳嗽时的气道峰压分别从(30.0±4.5)、(31.4±5.0)和(34.9±5.0)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26.3±2.9)、(26.7±3.5)和(29.0±4.1)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10例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从(17.7±1.9)、(16.6±2.5)和(18.9±2.5)cmH2O变为(18.9±2.5)、(16.3±1.9)和(18.8±2.0)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呼吸训练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回路中,可明显降低用力呼气和咳嗽所致的气道峰压,是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气道高压的主动咳嗽辅助装置.
姚绍枢杨峰郑则广曹燕妃钟敏曾秋璇董环刘妮胡杰英陈荣昌
关键词:气压伤气道峰压呼吸训练器
呼吸训练器与缩唇呼气对AE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8
2020年
目的比较呼吸训练器与缩唇呼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因急性加重住院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和比较呼吸训练器和缩唇呼气的排痰效果。结果呼吸训练器和缩唇呼气干预期间,2组痰液总量和纯痰液容量均比干预前的显著增多(呼吸训练器组:P值均<0.01;缩唇呼气组:P值均<0.05),其中呼吸训练器增加痰液总量比缩唇呼气更显著(P<0.05);呼吸训练器组的痰液水成分容量/痰液总量比值比干预前明显增加(P<0.01),呼吸训练器组的咳嗽难度和痰液性状均比干预前的明显改善(P值均<0.05),呼吸训练器组的痰黏稠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而缩唇呼气的咳嗽难度、痰液性状和痰黏稠度没有改变;排痰干预后期,2组痰液总量和纯痰液容量均低于干预前期的,2组痰黏稠度均比干预前期增加,其中呼吸训练器组的效果更显著,但咳嗽难度和痰液性状均比干预前期和干预期的明显改善;2组干预期和干预后期,BORG评分和外周氧饱和度均较干预前改善。结论呼吸训练器与缩唇呼气均能帮助AECOPD患者排痰,呼吸训练器更能促进痰水化、改善痰性状和加快排痰。
张平杨峰李寅环刘妮胡杰英段文帅曹燕妃徐惠茵段春花陈荣昌钟南山郑则广
关键词:呼吸训练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排痰
烟草烟雾与机动车尾气暴露建立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比较
2024年
目的对比烟草烟雾(CS)暴露和机动车尾气(MVE)暴露两种方法构建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模拟程度。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S组与MVE组,每组8只。CS组与MVE组大鼠分别采用CS或MVE暴露建立COPD模型。建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炎性细胞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黏蛋白5AC(MUC5AC)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气道病理变化;PAS染色检测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组和MVE组大鼠的肺功能参数吸气阻力(RI)、肺总量(TLC)、肺静态顺应性(Cchord)均明显增高(P<0.05),而呼气流速参数FEV50/FVC明显降低(P<0.05);与MVE组相比,CS组大鼠的RI、TLC、Cchord均明显增高(P<0.05),FEV50/FVC降低(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CS组和MVE组大鼠平均肺泡截距(MLI)均高于对照组(P<0.05),CS组MLI高于MVE组(P<0.05)。CS组和MVE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以及IL-6、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S组中炎性细胞数、IL-6及TNF-α含量均高于MVE组(P<0.05)。肺组织PAS染色结果显示,CS组和MVE组大鼠大气道杯状细胞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5),且CS组杯状细胞数高于MVE组(P<0.05);CS组和MVE组BALF中MUC5A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S组大鼠BALF中MUC5AC含量高于MVE组(P<0.05)。结论应用CS或MVE暴露均可建立大鼠COPD模型,但CS暴露比MVE暴露能更好地模拟COPD急性加重期特征。
李德富叶园园章洪萍侯润华何耀军张春云胡杰英陈蕊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烟雾机动车尾气动物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