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退耕还林地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耦合关系被引量:11
- 2014年
- 退耕还林的林地结构与生态功能效益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性问题。基于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7种代表性的退耕还林模式的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结果,选取14个林地结构因子和2个代表性生态功能因子,对林地结构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了林地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用建立的模型分析吴起县退耕还林地7种模式的林地结构、土壤侵蚀及地表径流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林地结构因子间相关度不同,经过主成分分析降维为4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反映了林分的乔木层结构指标、上层结构生物量指标、土壤层指标及其它指标;不同林地结构因子与生态功能的关联度系数不同,林地结构因子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土壤侵蚀率的影响,其中林分组成对径流的影响最明显,土壤因子影响最不明显;草本层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等近地表的相关结构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明显。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林地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度状况都不良好,仍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 于明含孙保平胡生君王慧琴赵岩
-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功能
- 毛乌素沙地腹地荒漠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 胡生君
- 典型土石山区驿马图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居适宜性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具土石山区典型特征的驿马图地区为对象,在ArcGIS平台下,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土石山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及其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驿马图居民点在高程为1060~1200m、坡度为0~15°、坡向为平地或东南方向、距离道路为200m的范围内的分布最多,其分布指数也处于优势区间,而居民点受河流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所用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土石山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土石山区适宜建造居民点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流两旁一定距离的低海拔、低坡度地区,而不适宜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远离交通的高海拔区域。
- 李四高李亚光李宪王乐刘洁胡生君
- 关键词:居民点ARCGIS
- 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蒙柽柳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1年生甘蒙柽柳幼苗为对象,采用人工壕沟挖掘法,对柽柳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干旱处理、适度灌溉、充分灌溉)根系生态学特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垂直根扎根深度和生长速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小而增加。地面灌溉量的增加会导致根系分布的浅表化和根系消弱系数的减小,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对数关系。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7—10月的根/冠比平均值分别为0.43、0.60、0.90、1.12,其根、冠间存在典型的异速生长关系。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而增加,且生长季后期大于初期。
- 王同顺孙保平冯磊胡生君于明含
- 关键词:柽柳根系生长异速生长
- 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以云南巧家县为例被引量:22
- 2014年
- 在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评价研究成果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巧家县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参照相关价格参数,科学评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应,截止2012年巧家县退耕还林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和固碳制氧等生态效益价值为39.90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价值为4.90万元·hm2,接近云南昭通市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5.25万元的水平。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37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 胡生君孙保平王同顺
- 关键词:干热河谷退耕还林
- 喀斯特地区不同退耕林地的生物量及其评价——以广西平果县为例
- 2014年
- 为了揭示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后生境的演变和特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自然封育7年的天然草地为对照,调查当地板栗纯林、桉树纯林、马尾松纯林、任豆纯林、早熟桃纯林和八角纯林6种纯林的退耕林地生物量,计算不同退耕林地的群落生产力,并用统计模型对不同退耕林地进行生物量评分。结果表明:1)广西平果县各退耕林地的生物总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表现为板栗>桉树>八角>马尾松>早熟桃>任豆;2)各树种生物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其中八角、桉树、板栗的地下部分比例较大,更有利于保持水土;3)各退耕林地林下草本层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灌木层,但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仍低于天然草地;4)枯落物干质量平均值表现为板栗>桉树>早熟桃>任豆树>八角>马尾松;5)生物量综合评分值表现为八角>板栗>桉树>马尾松>早熟桃>任豆。通过研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因此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林地生物量的调查统计对于客观、全面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于明含孙保平胡生君王慧琴赵岩
-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物量综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