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蕾
-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I-C-B三层递进教育体系的探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聚焦点。以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类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构建I-CB三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 舒蕾
-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特征加权和模糊聚类算法的植物叶片识别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针对当前植物叶片识别正确率低、识别时间长等局限性,为了获得更好的植物叶片识别结果,提出了基于特征加权和模糊聚类算法的植物叶片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传感器对植物叶片图像进行采集,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提取植物叶片识别特征,采用人工鱼群算法确定植物叶片识别特征权值,最后根据特征加权结果对植物叶片识别样本进行处理,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实现植物叶片分类和识别,最在MATLAB 2017平台上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正确识别各类植物叶片,植物叶片识别正确率高,误识率远远小于其它植物叶片识别方法,验证了文中方法的优越性。
- 舒蕾李龙龙磨莉
- 关键词:植物叶片模糊聚类算法分类器设计
-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自动化系统设计
- 对各种压力传感器的比较说明,了解传感器的优缺点,以选择合理的压力传感器来配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电路,系统实现根据设定的条件自动调节的目的.
- 舒蕾
-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自动化系统单片机程序设计
- 加强辅导员职业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
- 2010年
- 辅导员职业培训是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职业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应以人为本,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应在转变培训观念,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与手段,注重培训实效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 王天哲张科海舒蕾孙延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 基于光学偏振成像技术的机械臂运动结构稳定性检测被引量:3
- 2020年
- 针对机械臂运动时会产生振动,影响机器运行精准度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偏振成像技术的机械臂运动结构稳定性检测方法。采用成像稳定的分孔径光源偏振成像技术,应用BRDF模型测量机械臂运动结构偏振度,分析机械臂运动情况。结合机械臂运动分析结果,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械臂末端位置增加质量块时的弹性运动结构特征,获取保持机械臂运动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机械臂运动偏振度,分析机械臂运动情况。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当驱动关节转动惯量一定时,末端位置附加质量越大,机械臂的运动结构越容易失稳,当机械臂驱动关节转动惯量为1.6 kg·m^2时,维持机械臂运动结构稳定的最大末端质量为0.81 kg。
- 舒蕾
- 关键词:光学机械臂稳定性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 2018年
-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聚焦点。本文以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类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构建I-C-B三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 舒蕾
-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陕西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及分析
- 2010年
- 本文在对陕西省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其专业设置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陕西省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若干建议。
- 舒蕾
-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
- “学导式”教学法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学导式"教学在引发认知兴趣、激发主动思考、传授学习方法、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运用。
- 舒蕾
- 关键词:设疑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浅析
- 2004年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因为理论深、计算过程复杂、内容抽象、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性强,学生感觉“不好学”。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舒蕾
- 关键词:《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械类专业教学方法职业教育
-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介绍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的整体情况,叙述了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体系,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与具体构成,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了成果在校内的使用效果和校外的推广应用情况。
- 田锋社邓志辉王金辉赵利平朱航科舒蕾胡建辉魏康民刘清
- 关键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